现在可以说全世界广电业界的工作重点都是数字转换,那么数字转换究竟转换了什么值得思考。
我们可以看看面临明年2月大限的美国广电业的情况。由于明年2月就要关闭全功率模拟电视广播,美国广电界都已在考虑数字电视转换是否准备就绪,而在此期间并行发生了许多数字转换。
例如,朝向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的发展趋势,用于业务和自动播出的BXF标准实施、新ATSC移动广播标准、BAS(广播辅助业务)转换,以及HD转换(尤其是本地新闻)的需求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技术革命都是同时出现的,因而导致电视台在经济不景气期间还要不断追加基本投资的情况,为了生存,必须寻找多元化的新商业模式,广开财路。而在这之前,电视台必须首先保证他们的设备是基于最新的技术,并转向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使他们能够找到可以再利用的资产。
在转换过程中,美国的经验是电视台要前所未有地重视看家本领—内容制作。由于来自其它平台(电信、有线、卫星和网络)的竞争增加,它们也在向市场提供新的新闻和娱乐内容,导致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在萎缩。电视台单靠转播电视网节目并销售围绕该节目的广告播放时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电视台需要把他们的大笔资金投于最赚钱的地方—本地新闻,并朝收入多元化方向发展,无论是以传统的还是非传统的媒体商业模式。
数字资产的追踪、查找和再利用能力使资产生钱更容易了,比如在网站上或公共因特网上销售。本地电视台应该回到内容制作业务老路,制作本地“杂志”节目、谈话节目及活动转播,特别是高清制作,然后寻找赚钱方式,如通过广告,网上销售和DVD及空中销售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挑战错综复杂,令设计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广播中心变得极其复杂。例如,广播中心现在可能需要能处理大量HD/SD视频、实况节目信号的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无磁带新闻制作,即时HD包装,精美的布景技术,先进复杂的自动播出系统和QC监看,自动控制摄像机和功能强大的HD矩阵分配,任何一间HD控制室可以控制任何HD演播室,音频控制室能够混合来自任何演播室的音频等。因此,对于新技术不能等闲视之。
除了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特别重要外,基于IP的控制是AV/IT融合环境的一大好处。目前一个重大发展趋势是广播机构正转向由一个或更多中心枢纽,基于IP命令、控制和监看远地电视台。此新方案不再需要昂贵的高带宽电信线路,仅仅需要1或2条1.5 Mb T1线路,就足以传输命令到电视台,并返送一个核实电视台输出的低分辨率信号。凭借此节约成本的方案,电视台可以将视频信号保留在原地,只需从一个中心地点操作控制机制,监视电视台的运行情况,当然,这具有美国特色,他们的广播机构由电视网、附属电视台等组成。
而电视中心内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在每秒多千兆网络上处理电视台现在采用的多种文件格式的面向IT的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这里再次看出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对未来非常关键,它使传统电视广播之外的其它媒体也可获得基于文件的方便性。
另一平行发展趋势是3Gb/s,它主要用于制作,使电视中心能处理超越1080i的HD格式,如1080/60p和1080/24p,以及在中心实时传输这些信号。电视台正在越来越多地在其电视中心内增加光纤分配,而不是传统的全同轴电缆方案。增加光纤的目的或是使设备之间信号(尤其是HD信号)传输距离更长,或是电视台欲采用超过1080i的 HD格式。
在转换中,还应特别关注因特网的作用。电视台既向服务器迁移内容供播出,又通过网络出版是一大趋势。这也需要一个端到端的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通常做法是新闻节目最先被上网,取得经验和实效后,电视剧也将在网络上发布。
也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广播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去面对和适应广播领域与生俱来的迅速的变革步伐,他们还在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当然,我国电视台和美国的情况千差外别的,但在技术上还是共性居多的,他们的许多经验还是可以拿来的。而从包括大洋、索贝、新奥特、方正、国际精华、捷成世纪、世纪睿科等公司分别承建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工艺项目各分项目,也能看出上述的某些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