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新”字渐渐消逝
“媒体”是“新”还是传统,如何区分?这个“新”字究竟如何理解?在报业时代,报纸一统天下,媒体人曾骄傲地自诩为“报人”,那时候,广播收音机算是“新”媒体;一个和现在的台式电脑主机差不多大的箱子里能持续不断发出声音,这是报业为主导的媒体领域的新鲜事。进入广播电视时代,人们不仅能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画面,多媒体的视觉听觉体验是这个时代的新意。再往后,我们不断听到第四媒体互联网、第五媒体手机等等的此起彼伏的排序。究竟是第几媒体,究竟是谁,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纳媒体行业规律性、结论性的东西——第N媒体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融合。
现在,融合已然是无处不在。广电和电信融合,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互联网和IT融合,IT和广电融合。即使是最恪尽职守的广电运营商,也不再像最初那样担心融合会影响自身的领地。由于来自传统广告的收入模式日渐“憔悴”,广电与其害怕还不如迎上恐惧一起跑。我们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本刊同期刊出的“打造快捷、高效、稳定的新媒体”文章作为央视国际案例,供大家参考)、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许多公司都已经推出自己的全媒体帝国,并以增值服务为重点目标积极探索。融合带给广电的是换一种方式提供内容。
对于受众来说,融合意味着得到内容的方式更加多样、获取内容的途径更加便捷、获得内容的体验更加惬意。对于商业有一个共同的真理:有了受众,才会有商业价值,受众越多,商业价值越大。我们感受到,融合所带来的新媒体正在从配角变成主流。
2008年6月,“新媒体聚焦”栏目创办三周年。她就像我们自己的小孩,她的出生是我的快乐,她成长的烦恼也激励着为人父母的我们不断成长。本期,我们大胆以“新媒体的‘新’字渐渐消逝”为题给栏目作序,读者可能会问:“这样不等于改掉了你自己?”不错:不破不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应该有能力先知先觉,更要有勇气改变自己去适应行业的发展和演变。
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将成为大众生活、工作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内容终端。那时,她是媒体的主流。
那么,什么因素导致了她成为主流?今天的她和3、4年前的她有何不同?作为即将到俩的主流,她的产业特点、新新技术、市场机会又在哪里?请听我说说——
“新媒体”主流之趋势(上)
政策环境:力促
2008年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信息和工业化部,这表明国家基础设施的重点是发展以信息化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强调了信息化与国家基础行业的融合,比如与工业融合。信息产业的重要性显然已经被国家提上日程。
从产业方面来讲。2008年,视听领域也发布了很重要的政策出台。2007年底信息产业部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08年初又有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台,这个政策推动三网融合迈出一大步。其中一条明确规定,“有关部门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促进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这显然指出执行的主体应该是电信网、广电网和IT网络,三方需要积极协调配合网络资源,一齐配置好、利用好、规划好。通知也“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还有一句话是,“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很明显,广电可以借助电信的通道,同时电信企业也可以大力参与广电接入网的建设和电视接收端的数字化改造,从政策的层面规定两电之间可以也应该彼此渗透,从行业推进的角度而言,是非常进步的决定。国务院信息办一位领导这样评价道,“这个文件对广电和电信相互接入对方的领域打开了渠道。只要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可以为我们国家三网融合和IPTV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业务方式:拓展
在2007、2008两年,印象最深的是新媒体业务形式的拓展,个人认为,这里面更多是思维的拓展。姑且让我们用坎坷而瑰丽的IPTV为例,进一步说明。
正如国内某电信基础设备提供商向我们介绍的,目前的IPTV发展,已经不是三年前、四年前大家所认识和理解的IPTV。比如在新疆、江苏、湖北、重庆等地区,利用IPTV业务的解决方案,IPTV可用于为当地的电信运营商提供视音频监控,还可以为党员同志提供我党教育服务,这样的IPTV融合了更多的增值业务,拓宽了过去以娱乐为主导的IPTV,加进一些行业类的应用。很类似上一个十年,手机所经历的从娱乐驱动到效率驱动一样的进程。
那么IPTV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IPTV2004、2005年更多的是试运行,很多都处于摸索、发展等初期阶段,主要针对通过电视机、宽带网为用户提供视音频业务。经过2005年的试点,包括陕西、广东、江苏等省初级应用,IPTV走过了萌芽阶段。2006年是多事的一年,广电和电信之间的利益纷争越来越明显,导致IPTV发展曲折。但也是这一年,上海电信正式发展IPTV,是上海的完善的IPTV解决方案使IPTV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务上得到提升,为产业树立了典范。发展到2007年,是IPTV破冰一年,竞争环境、整个产业链的环境逐渐趋好,产业链逐渐完善起来;同时,运营商、厂商等都对IPTV有了更深、更成熟的认识;用户对IPTV也有更多的了解。2007年,推出IPTV视音频业务,包括浏览业务和其它视频类的业务,比如视频监控,还引入会议电视的功能,其他还包括融合一些可视通讯的功能,比如广告投放、营业厅的视频推送等等一些视频类的业务。“这些与视频相关的所有融合业务,构成IPTV整体解决方案新的定义。“2008年,IPTV整体解决方案会进一步提升,不排除加入可移动性这样的功能。”这家设备提供商预测道,“IPTV的视频监控应用是今后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未完待续)
注:请继续关注《传播与制作》第七期《新媒体聚焦》栏目“新媒体”主流趋势(下)”。届时,我们将从产业特性、新新技术、市场机会等几个方面继续阐述,还会奉上编者随笔。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