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7年,宿州电视台搬迁进入了新的广电大楼,并进行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先后组建了新闻制作网、自动化办公、硬盘播出系统等项目,不仅提高了节目制作质量及效率,而且优化节目生产管理流程。结合新闻制播网的改造,搭建了一个新闻媒资系统,本系统投入较小,完全适合本单位实际使用,而且能迅速投入到节目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关键词】新闻媒资系统 编目 检索 存储
2007年,宿州电视台搬迁进入了新的广电大楼,进行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目前已拥有的4万余盘音像节目和素材资料,由于存储介质和存储格式的局限性,如何完好地保存和再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素材和现有素材,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空间需要,已成为我台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解决了当前存储和管理的一些迫切问题,由于它能够有效解决电视台有价值的视音频素材的存储和再利用问题,成为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核心。它不仅可以用来管理和处理视音频的存储,而且可以对存储媒体及其相关的诸多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和检索处理,从而实现高效、安全的管理和存储。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制作节目的数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媒体资产的再利用也越来越频繁。我台在进行新闻非编网络系统的项目改造的同时,建立新闻制作网,并把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纳入这个网络的建设当中。要建立的媒资管理系统就是集数字化采集、保存、管理、共享利用的综合系统,是要以数字化为前提,解决音视频内容的存储和再利用问题,为媒资使用者提供简便的查询方法和手段,实现安全、完整地保存媒体资产和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媒体资产的目的。
媒资系统建设在我台进行广泛的讨论,形成了共识,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建立媒资系统都是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媒资系统的高额投入以及全台媒资系统在技术、管理上的难度和目前阶段素材内容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又一直困扰着我们。对此,有关领导指示,要在低投入的情况下,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媒资系统。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决定选择在国内有较强实力的中科大洋公司,做一个紧密结合新闻非编网络系统使用的新闻媒资系统。其主要原因如下:
1.新闻节目制作独立性较强;
2.新闻素材和其他节目类型素材有较大的区别,具有独立性强,重复利用率较高,素材短小的特点;
3.结合新闻制作网络建立新闻媒资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设备和存储资源;
4.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单点突破,建立一套小型、高效、具备较强扩展性的媒资系统。
一. 新闻媒资管理系统的组成
新闻媒资管理系统是由数字化采集处理、编目处理、转码、存储管理、检索应用,数据输出及下载等部分组成。
1.数字化采集处理部分
通过上载工作站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到在线存储区,经过编目、审核后归档到近线存储,保证可以从磁带上载进行数字化的同时,也可以从非编网络中直接进行文件素材的上载。在上载过程中将同时生成作为节目存储的高码流文件和用于浏览、检索、查询用的低码流文件。
2.编目部分
结合新闻应用特点,优化了编目选项,采用两次编目的方式进行。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在编目工作站中进行编目,包括关键帧采集、关键词、节目制作信息等文字信息的注录,使这些新上载的节目基本信息尽快能被查询利用。然后,对已初编的节目,如需进行深层次的编目,可调出原编目信息,根据关键帧进行节目树、文件信息、关联对象、问题片段等反复编目注录。如下图:
3.转码存储管理
近线存储中采用了12M MPEG-2帧内帧、双向内插帧、预测帧(IBP)的格式,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非编进入媒资系统的素材经转码后直接进入数据库。在保证应用的前提下,充分节省了在线存储空间。
4.检索部分
公共检索子系统是整个系统共享信息的数据发布及输出平台,它提供各种途径的检索服务,如提供关键词检索、节目期号检索、正题名检索等,使得网络内的任何一台检索工作站,在登录用户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检索媒资系统内的节目素材的原数据信息,同时可以在线浏览该素材文件的低码率的流媒体文件。检索部分采用B/S结构,并针对新闻应用特点,优化了检索界面和首选检索项目,使得编辑、记者检索更加方便。
5.下载部分
通过下载工作站将存到媒资系统的节目通过磁带、光盘等输出方式来满足制作、共享的需要。其下载便捷、高效,短素材在一分钟内就可在非编网内调用,同时系统也支持分段回调,大大减轻了系统负担。
二. 新闻媒资系统的特点
1.完全针对新闻系统进行优化的媒资系统,与新闻制作网可以实现新闻素材共享功能,支持新闻制作网媒资素材的编目和检索;
2.媒资上下载与新闻制作网无缝连接,数据直接导入,导出;
3.能够实现节目管理、资料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等功能;
4.新闻媒资系统是个低投入的系统,整个媒资系统建设只在网络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到50万的投资。
我台的新闻媒资管理系统,其业务流程如图。
三、新闻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存储
存储是媒体资产管理的核心,能否高效和海量地存储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重点。我台在存储问题上包括以下选择:
1.存储内容选择:我们新闻中心需要保存的资料有两类,一是新闻节目,即新闻的成片播出节目,这部分节目有同期声、有字幕、有解说配音、有主持、有图标和片花等;二是新闻素材,即现场拍摄回来的,画面干净、亮丽,有一定存储价值的现场资料。保留这些素材,可利用的价值很大。以我台《宿州新闻联播》为例,在会议新闻中加入适当的背景素材,增强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避免了会议新闻的枯燥、乏味。
2.存储形式选择:一般认为,媒资系统由三级存储构成:即在线存储(硬盘阵列)、近线存储(数据流磁带库)、离线存储。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记者、编辑在做回顾性和总结性新闻时要求能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素材资料,并要求快速下载,故此我们在盘阵上划分了低码流素材存储和转码迁移,所有的访问都在新闻网络中心内部,从检索后下达回迁命令到可以在非编网中调用,1个小时的素材只需要10多分钟,实现了方便、快捷。
3.存储格式选择:由于考虑到近线存储空间,我台选用采样率为4:2:2的MPEG-2格式,用于存储高质量的视音频素材;而用于编目、检索、查询和浏览的素材采用MPEG-4格式。经测试,MPEG-2的素材,经转码回迁后,其图像质量能满足我台的节目生产需要。
4.媒资数据备份问题:媒资系统中的素材数据是历史数据的积累,非常珍贵。为充分保证素材资料的安全性,对高码流素材,我们采用1+1备份的方式,即带库中一盘数据流磁带装满后,我们会手动备份一盘,并从带库中取出;对低码流素材,我们在带库中选取一盘数据流磁带,定期将盘阵上的低码流素材覆盖备份到指定的数据流磁带上。
5.实现与节目制作人员的互联互通:节目制作人员可以在其非编站点检索、浏览媒资系统的低码流文件,通过编目信息进行任意调阅、查询,并可以在其非编站点上直接发出指令,通过媒资系统的权限认证后,将节目从自动磁带库中下载到媒资的磁盘存储池的交换缓存区,再通过网络传送至制作人员所在的非编站点中的素材资源里。制作好的成品节目,珍贵的素材也可通过相同路径上传到媒资系统盘阵的交换缓存区,经过编目、审核后归档存储。
6.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