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电视厂商来说,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冷清而惨淡。国美苏宁等大卖场里,索尼三星等国际消费电子巨头的门店里人头攒动,付款单一笔接一笔地开,厂方销售经理和店员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的确,这熟悉的笑容,在2007年五一黄金周还属于中国电视厂商,但今年五一黄金周属于中国电视厂商的只有冷清和惨淡。
索尼们在中国电视市场已耕耘近20年,有过80年代的辉煌也在90年代吃过中国长虹们的低价炮弹,被打得萎进高端市场。但索尼们怎会善罢甘休。卧薪尝胆、苦心修炼之后,参透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索尼们重新出山,不再端着高贵的架子,俯下身来,以极低的价格在黄金周给予中国长虹们重击。索尼们的低价策略在2007年的十一黄金周已初见成效,在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更是大获全胜。
相比CRT电视,平板电视的技术平台要开放得多。技术相对封闭的日系产商也开始大规模采用美国泰鼎以及GENESIS等专业芯片公司的产品。面板无非来自中国台湾、韩国以及日本的几个大厂。索尼们在中国销售的平板产品大都在中国生产,也可以分享中国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如此一来,索尼们和长虹们的成本相差已不大。部分拥有面板资源的厂商,如三星、索尼、LG以及夏普,在成本上可能较长虹们更有优势。
索尼们之于中国电视厂商,在整机设计上有着更为深厚的功力。即便用相同的屏以及相同的芯片,但却可以因为芯片内关乎画质的寄存器参数设置更合理,PCB线路布板更合理以及采用更为优质的元器件,从而获得更为出色的画质。索尼们在外观设计上也更得消费者的心,模具的精细程度远远超过中国电视厂商。再加上巨大的品牌优势,索尼们以靠近长虹们甚至低于长虹们的价格销售,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电视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价格也许不太可能再成为中国电视厂商安身立命的法宝。只有加强自身技术实力的修炼,提高整机设计能力,集规模和渠道优势,以更精细化的方式设计和生产产品,中国电视厂商才能止住颓势,重新赢回胜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