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叙述电视节目录制技术的质量要求和节目制作设备的技术调整方法,对于承担节目制作的技术部门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为电视技术制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 引言
电视节目录制质量,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要达到较高的录制水平,仅有好的设备是不够的,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要严格把握技术标准,认真履行制作要求,保证节目录制标准化。在整个录制过程中,要画面清晰透亮、色彩艳丽、信号稳定,节目录制指标不出现超标现象,有细腻的质感、丰富的层次。整个节目色调合理,信号幅度标准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制作出优良的画面质量往往比拍摄难度更大。用同一档次设备制作出来的节目技术质量差距也相当大,有时旧设备也能制作出较高质量的节目。现代的电视制作设备,技术指标高,稳定性也相当好,有些还设有许多自动校正功能,使用起来很方便。这往往容易形成一个错觉,好像技术人员无事可做了。其实先进的设备,若不掌握操作程序,也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从节目的录制过程和播出效果看,重视技术制作质量,对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电视节目录制质量标准
我国电视广播行业中规定的电视广播制式、技术参数、节目磁带录制和交换标准是节目磁带录制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的。国家广电总局在1996年颁发了《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奖励办法(暂行)》,其中,录制技术质量奖评奖条例综合了各项录制和交换规范内容,重申了对节目磁带录制的规定。电视节目录制要严格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范中规定的内容依次进行录制,具体规定见下表:
磁带段 | 持续时间 (秒) | 图像 | 声音 | 控制磁迹 | 时间码 |
磁迹1 | 磁迹2 |
引带
| 保护 | 约10 | 空白带 |
校准 | 60
| 100/0/75/0 彩条信号 (见注) | 基准磁平 1000Hz信号 | 连续 | 连续 |
提示 | 30 | 黑底 | 无声 | 无声 |
正式节目 | 节目实际 运行时间 | 节目 |
带尾 | ≥10 | 黑底 | 无声 | 无声 |
1.磁带引领处预留10秒空白带
为实现磁带运行中的简单控制,磁带带头和带尾均粘贴5秒左右的透明引带。由于透明引带与磁带粘接的不平坦,而造成了磁带此处的抖动率大,亮度与色度分离大,故规定留10秒空白带。
2.图像彩条信号
要求在预留的10秒空白带后录制100/0/75/0的图像标淮彩条信号60秒,用于质量监测。
彩条信号是检验视频通道传输质量的一种常用信号。尽管它无法用于通道的指标测量,但它可以方便地将复合电视信号的幅度、周期、色调、饱和度、色同步相位及其与各色条间的向量关系等显示得十分清晰而精确。
彩条信号分100/0/l00/0(简称l00%彩条)和100/0/75/0(简称75%彩条,是要求的彩条):其中第一个100为白条幅度值;0为黑条电平值;第二个l00(或75)为色条信号亮度值,以白条幅度值作参考;最后一个0则为色条信号最小值。两种彩条的排列和颜色都一样,区别仅在于彩条的饱和度和亮度。我国彩色电视广播在电视发射、传送和磁带录像中统一使用100/0/75/0彩条。
原始记录时,彩条信号应是经过信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