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厂商和广播机构正在积极开发和采纳基于IT技术的系统,例如在过去的几年中, Sony一直在积极宣传“AV/IT"的融合,即把IT技术集成到广播电视和后期制作领域。两年前,Sony宣布其未来专业A/V产品都要具有一个IP地址;去年,Sony推出了eVTR;今年,Sony专业蓝光盘系统登台亮相,这是可能把专业音频和视频制作转移到无磁带环境的基于IT的平台。
IBM为了推动广电机构迈进全IT环境,今年NAB推出了“数字媒体中心”,这是一种基于IT的开放平台,能够使电视台向一个可能最终淘汰人工传递网络的全计算机化系统转变。IBM预计六、七年后,世界上大量的广播设施将过渡到IT技术。蓝色巨人已经瞄准了电视广播行业,将其视为一个需要彻底的转变工具和全新工作流程的主要新市场。IBM近期搞了一个活动,向心存疑虑的广播机构保证IT工作起来不仅可靠,而且比传统的以视频为中心的技术更胜任现代制作任务。她还开始一项计划,认证普通的广播产品将无瑕疵地工作于基于标准的IT环境。首批3家接受认证的合作伙伴为品尼高、汤姆逊草谷和宽泰。
品尼高总裁兼CEO Kim Fennell和品尼高亚太区总经理Warren Allgyer都有IT的背景,他们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都对自己在IT行业的工作经历引以为豪,品尼高在开发基于IT技术的产品上是不遗余力的。Leitch亚洲董事总经理彭嘉敦(Karlton Burn)也在着意为其团队引入IT的精英。
以上这些例子是否意味着数字过渡要让位于IT过渡,或者预示着广电领域将发生巨大变化?
领先的设备厂商致力于使广播机构从基于视频的基础设施转换成基于IT的基础设施是因为IT优点多且诱人。IT高效灵活,而且由于计算机联网现在相当成熟,采用IT要比升级到以广播为中心的专有A/V系统经济得多。而且,将广播基础设施与因特网相连也是新闻和信息文化的一种自然延伸。例如,像CNN记者那样在全球即时远程访问CNN素材库视频谁不心动?
向IT转变还有一个好处是使传统广播机构具有未来的灵活宽容度,包括对新商业模式的适应能力。IT的特点是它不管你做什么,文件就是文件,无论它是电视视频文件、广播音频文件、报纸文本文件,还是网站的HTML文件。因此基于IT的基础设施可以经营出版、电视、广播和Web等混合业务。可以看出,对于广电机构来说,IT技术是双赢的技术,那些具有更充分利用其节目资产远见卓识的广电机构可以较少的支出实现更高效的运营。
从目前热门的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广电机构的基础设施也必须基于IT,而不是基于格式,不是基于视频,不是HD、 Betacam或DVCPRO, 它就是能随意转换的文件形式。非IT时代必须考虑编码、解码和清晰度的损失,但IT新时代,由于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可把资产转码为想要的任何东西。
此外,经济因素也推动数字过渡向IT过渡转变。这是由IT技术的开放性、可缩放性和基于标准性等等所决定的。当然,广电机构的一些固有思维方式在IT时代也需要换脑了。
过去习惯于购买分立设备和技术的广电机构可能期望这些设备有8到10年的使用寿命。而IT硬件的使用寿命通常短得多。处理平台一般2到4年可能就过时了,并且往往5年后就不可支持了。数字数据磁带格式比录像带格式变化甚至更频繁。这对广播机构来说意味着要摒弃着眼于设备寿命的观念,必须考虑总体的投资回报。例如如果由于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新收入机会,系统在两年内就能赚回本钱,这就是好投资。还是以媒体资产管理为例,投资回报率计算可以从提供改善的工作流程、素材同时访问、内容数字分配和新收入机会等入手,可以把媒体资产管理置于运作的中心来估计其价值。媒体资产系统的寿命有多长?媒体资产管理往往是在管理广播机构最有价值的资产—节目库和档案,因此它并非短期行为。节目库和档案有非常长的寿命,管理这些资产的核心设施应视为长期投入。
当然处理平台可能改变,数据应当定期地转变到新的长期存储格式。应用可能改变和发展,但内容是稳定的。
未来广电机构还有专用设备的一席之地吗?我觉得由于广电不同于IT行业的固有特殊性,回答是肯定的。但专用设备的拥有量肯定将减少或受到限制,并由IT系统控制。
谈了那么多从数字过渡转为向IT过渡的理由和优点,如何实现呢?现在有专家有这么一种观点,即对广播机构来说,向IT设施过渡过程基本上有3个步骤。首先是连通性。截然不同的视频系统之用户可以依赖相同的集中式存储器。一旦成功地实现此连通性,则为第二步资产管理铺开了道路,广播机构就能有针对性地尽览各种各样的内容。而如果实现了这一步,第三步就是广泛使用类似MXF等的公共格式。
这3个步骤,第一步很熟悉;第二步目前也是个热门话题,第三步我们熟悉的大公司如Sony、汤姆逊、品尼高、Leitch、Quantel、SGI、Matrox等推动MXF等格式的动作和力度也很大,国内大洋也承诺使MXF成为针对广播和后期制作的多层互操作性标准。由此看来,向IT过渡是大家确确实实的行动了。
向IT过渡,自然引来全球性IT厂商的参与,但对于他们来说广电毕竟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而且做这个市场比较辛苦。广电对存储的要求是巨大的,但花巨资投资一个大型的共享存储系统的广电机构数量却很少。广电的工作流程比较复杂,传统系统和设备也是各种各样,而且缺少标准化接口,等等。这些都是全球性IT厂商较少介入广电业的原因,而这可能阻碍向IT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