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个省级卫视4K超高清频道集中开播,同步推进国产技术标准落地与产业生态建设,标志着我国超高清视听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同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全国省级卫视将于2025年12月底前全面取消虚假医药广告。此举旨在强化媒体公信力,保障公众权益,并推动行业内容质量提升。
当前,现在线性电视衰落,联网电视崛起,即使有超高清频道加持,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也在急剧下降,许多电视台不得不播放长篇累牍、泛滥成灾的医药、保健品等广告,令观众深恶痛绝。
在新形势下,电视广告形态和创新值得研究。
随着消费者从线性电视转向联网电视,电视媒体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电视的定义正变得模糊,而电视广告也变得更可寻址。这一转变引发了关于什么算作电视的辩论,以及电视广告是否应由格式、设备或媒体所有者定义。
毫无疑问,随着观众正转向不断扩大的联网电视生态系统。线性电视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无论是从观众数量还是广告收入方面来看都是如此,然而,科技巨头和零售媒体销售商等新参与者希望电视能够帮助他们赢得品牌广告预算,智能电视制造商也在创建自己的广告支持频道。随着消费者在不同视频发行商、不同视频形式之间和设备之间无缝切换,广告商们正面临重新评估他们定义电视方式的难题,是某一类型的视频广告格式、媒体所有者,还是仅仅是家庭中最大的屏幕,这将对广告策划与购买、频次管理以及效果衡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例如,YouTube就自称是“新的电视”,正在全力争夺电视广告。该平台从显示在联网电视屏幕上的广告获得了快速增长的收入,并且电视公司自身也在寻求通过在YouTube等的视频网站上发布内容提高盈利水平。
联网电视及其广告崛起的同时,还要看到向电视流媒体的转变中出现了代际差异,年轻观众转变更为显著。广告应契合这一趋势。
此外,整个行业还需要在所有形式的电视广告中有更标准化和更健全的测量。
未来,电视行业将由数据融合、设备生态主导者、与平台相适配的创意以及新型广告购买模式共同定义。
电视本身在广告创意方面变化也很大。非广播广告格式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意味着不再有那么多理由将30秒广告作为默认格式。一些品牌正在尝试诸如二维码、半透明的覆盖层购物广告和游戏集成等互动广告形式。AI也将成为颠覆者。
目前,全球最大的品牌将平均38%的广告预算投放于电视,而小品牌这一比例则降至9%。联网电视中转向程序化广告可能会使该媒介迎来更多广告商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