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展馆正式开幕。本届广交会展位总数达7.46万个,参展企业超过3.2万家,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0月13日,已有来自21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4万名采购商完成预登记,数量环比增长10%。其中,欧盟、美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增长尤为显著,充分彰显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风向标”与“晴雨表”的全球影响力。
截至开幕首日17时,境外采购商现场到会人数已突破6.9万。在首日的盛况中,新质生产力的集中展现与全球订单流向的结构性变化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这一趋势既印证了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也折射出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所带来的新机遇。

一、规模打底:史上最大广交会,为订单增长筑好“舞台”
作为外贸“晴雨表”,本届广交会的规模扩容与质量升级,直接为全球订单对接提供更广阔空间。
规模再创新高: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分三期设55个展区;首期“先进制造”主题展(10.15-10.19)占52万平方米,展位超2.5万个,吸引1.2万家企业参展,均为历史峰值,为供需对接提供充足载体。
企业质量护航: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突破1万家(占比34%,较上届增10%),现场展示近110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超100万件新产品——优质供给的增加,直接提升订单匹配的精准度与高端化水平。
二、新质生产力引共鸣:创新产品成订单“吸金石”
首日展会中,新质生产力相关展品成为绝对焦点,智能制造、数字技术、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不仅引发采购商广泛关注,更直接转化为订单增长动力。
专区聚焦硬科技:首设的智慧医疗专区(47家企业),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设备成热门;4200平方米的服务机器人专区(46家企业)内,智元机器人、深圳越疆等龙头展出人形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强脑科技仿生灵巧手Revo 2以“6个鸡蛋重量提20公斤重物”的技术突破,现场吸引多批海外采购商洽谈。
企业订单见实效:创新产品直接拉动订单增长。上海氦豚机器人携第六代咖啡机器人(可定制图片拉花)参展,其产品已出口57国,负责人预计本届意向成交额同比增两位数;恒林家居在上届广交会中,仅1天便与美国采购商敲定订单,印证“新质生产力=订单竞争力”的逻辑。
三、全球订单流向生变:多元市场透露外贸新信号
首日采购商动态与预登记数据,清晰反映全球订单流向的调整,为中国外贸布局提供关键指引。
区域分布显多元:218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中,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增长显著,其中“一带一路”采购商占比持续攀升,成为订单来源的重要支撑;头部跨国采购企业预计超400家(超去年376家),表明国际大型买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未减,高端订单仍向中国集中。
合作网络扩边界:新增18家全球合作伙伴(总数达227家,覆盖110国),德国历德卡福连供应链中国总经理斯特凡·希尔盖斯特直言,“广交会是我们采购战略的核心,依托中国供应链才能实现采购愿景”,凸显中国在全球订单分配中的核心地位。
四、服务与绿色“助攻”:为订单落地扫清障碍
除了产品竞争力,广交会在服务升级与绿色转型上的举措,进一步优化订单对接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一)科技服务提速订单对接
首次推出多项数字化服务,让“找订单、谈合作”更高效:
精准导航:“蓝牙+北斗+5G”实现展位级导航,配合AI逛展功能,采购商快速找到目标供应商,减少对接时间成本。
便利办证:首次实现APP办证(含24项功能),采购商自助办证窗口超400个,制证仅需30秒且免费用,加速采购商入场洽谈。
退税便利:首设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馆内及广州近千家门店购物可直接办理,降低订单成交后的流程成本。
(二)绿色转型契合订单新需求
全球订单对“绿色属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广交会的绿色实践精准匹配这一趋势:
绿色展品密集:38.4%参展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展示绿色低碳产品108.3万件;新能源展区(含氢能、储能)吸引305家企业(较上届增3%),深圳市豪鹏科技的绿色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现场收到多份东南亚采购商意向订单。
绿色运营降本:试点“拼积木”式模块化特装搭建,企业搭建成本降低约20%,同时减少碳排放,间接提升订单利润空间。

五、前瞻:从首日信号看外贸未来方向
广交会首日的新质生产力热潮与订单流向变化,为四季度及长期外贸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短期看,新质生产力相关产品将持续成为订单增长主力,“一带一路”与欧美市场的双重发力,可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长期看,需持续以技术创新强化产品竞争力,以数字化服务优化贸易流程,以绿色转型契合全球需求——正如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朱咏所言,“以广交会的确定性,为中国外贸和全球订单对接注入稳定性”。
以上涉及数据以官方为准;第一张图来自广交会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