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2025-10-09 依马狮视听工场


2025年国庆档收官,10月1日至10月8日总票房18.34亿,档期内观影总人次5009.9万。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档期内的票房表现,《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4.5亿位列第一,《731》3.44亿位列第二,《刺杀小说家2》2.95亿排在第三名。

其他影片票房不甚理想,按照票房排名依次为《浪浪人生》《震耳欲聋》《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开始累计票房都在1亿元以下。

如果回顾历年国庆档,会发现已经跌回到10年前。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中国电影票房差不多从2014年开始井喷,那一年7天假期砍下11.18亿票房,接着2015年达到18.59亿,相比而言,今年多了一天假期的国庆档总票房,比10年前还少了2000多万。

原本今年国庆档上映电影多、整体品质强,结果票房集体踏空,观影人次相较高点减半,电影市场步入更深的低谷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结果。经济下行、票补消退、观众对电影品质的信心近几年透支严重。当然还有短视频、短剧的影响,这部分的影响绝非分流一部分用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群体消费习惯和对内容的需求——

看短剧同样是休闲娱乐,只需要花几块钱,甚至从今年开始都不用花钱了,为啥还要花几十块钱买电影票?

短剧和短视频主打一个短平快,五秒钟就要笑出声、一分钟要有两三个反转,一集一两分钟的短剧看完,爽感和情绪价值就都得到了,可电影两个小时才给观众一两个,如何满足?

以及当下自媒体引导的舆论环境,让大众包容性越来越差、对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情绪价值供给越来越看重。两极分化的评价越来越多,不打五星捧上天,就恨不得打负分踩到泥里。以往电影口碑发酵需要时间,不好看的电影还会有一段时间“喘息”的机会,如今可能第二天第三天就被观众抛弃了。

当然还有院线和上线的窗口期越来越短,有的电影不到一个月就能线上观看了,不着急的人就会省下几十块的票钱。

影市寒冬是既成事实,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往前走,毕竟要放眼未来,所以总结经验和教训更重要。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一、未来十年可能会越来越难

单从数据上看,除了口罩原因导致2022年国庆档总票房不到15亿外,其他年度都要高于今年,其中2019年达到44.66亿的巅峰。可以说,2025年是过去十年来,市场最差的一年。

但悲观点说,今年虽然相当惨淡了,但有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后面会一年比一年差。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原因一,今年国庆档票房不达预期,迅速反映到资本市场。截至发稿,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都是大涨,共上涨3200多家。但影视板块集体下跌,出品《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果麦文化跌停,光线传媒下跌10.22%;参与国庆档多部电影出品的中国电影跌停。以及不是国庆档电影主要出品方的博纳影业和横店影视,也受到波及跌停,主营院线的万达和幸福蓝海等公司也大跌。

这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影视和其他行业一样,上市的目的是募集更多资金,用于影片拍摄、影院建设,推动行业发展,但今年以来影视股呈下跌趋势,公司市值均大幅缩水,资本市场不被看好,意味着接下来如果等不到行业复苏迹象,将不会有行业外的资本进来投资,影视公司只能靠“内循环”维持运营,而这又会拖慢行业复苏的速度,恶性循环,积重难返,想破局太难了。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原因二,接下来娱乐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多元。科技发展趋势已经相当明朗,除了传统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外,辅助驾驶的普及让汽车娱乐发展有了广阔的拓展空间,AI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普及也能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像看电影这样的传统娱乐方式,会被以年轻人为主的主流消费群体放到越来越不重要的位置。

二、大制作电影会越来越少

这既是对未来的判断,也是各大公司应该秉承的创作原则。

今年国庆档有两部大制作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最终票房可能到不了上一部的一半,《刺杀小说家2》的最终票房,基本可以确定到不了前作的一半。两部电影制作成本都很高,高投资意味着高风险,太容易亏本了。

相反,近几年赚钱的电影主要集中在“小而美”的作品上,比如贾玲的《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比如张艺谋完全摒弃了美学表达的《满江红》,场景都集中在一座城里。还有前你那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票房也都超过30亿,今年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票房迈过30亿大关,其实也不是大制作的战争片,而是聚焦人性挣扎的电影。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深谙市场、最会审时度势的张艺谋和宁浩非常有前瞻性,他们分别拍出了《第二十条》和《爆款好人》,都是成本不高的电影,就算赚不到大钱,也不会陷入巨亏境地,徐峥的《逆行人生》只用不到一个月拍完,轻松盈利。

头部导演们的选择,差不多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银幕上能看到的都会是成本不高的国产电影、主打故事和情绪的现实主义题材,想看到大制作电影会越来越难。

当然,这也是影视公司必须选择的创作方向,市场不好,就算不“冬眠”也不该有太大动作,都应该谨慎投资、减少亏损了。

三、明星号召力彻底失效

其实这一点早在春节档就验证过,顶流明星参演的《射雕英雄传》票房垫底,最终只有不到7亿票房。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这个国庆档,不乏流量明星和大牌演员,檀健次主演的《震耳欲聋》,北京首映礼电影票一度炒到6000元一张,结果国庆七天累计票房还不到2亿;《刺杀小说家2》既有实力派演员雷佳音,也有流量鲜肉丁程鑫,结果票房也不达预期;《浪浪人生》由黄渤领衔、《毕正明的证明》有王安宇扛鼎,票房也都不理想,这些影片都输给了年轻人口中的“老登”姜武、王志文、李乃文主演的《731》。

这个反复 论证的事实,其实对行业发展有积极意义,未来电影创作会更加注重剧本和制作,摆脱了对高片酬演员、流量明星的依赖,其实有利于电影创作和行业发展。

国庆档倒退十年,电影公司想活下去,仅剩四条明路

四、创作方向已经明朗

电影创作和市场环境、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也会被当下的审美和语境所左右。4D影厅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电影依然在“原始”的视听感受原地踏步,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发展不明朗的前提下,未来电影创作肯定是要主抓剧本,用有感染力的好故事抓住观众,极可能的压缩制作成本,主旋律和容易释放情绪价值的现实主义题材将成为两大主要类型。

如果不出意外,定档12月19日的《阿凡达:火与烬》应该是年内最重量级、也是唯一一部大片了,且看且珍惜吧!

国庆档 电影 电影市场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