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其最新发布的关于广电行业正在进行的变化的报告中,数字制作合作组织(DPP)分析了当前云技术被应用于各个层面的现场制作的方式。
据该“云原生现场制作”报告称,在某些情况下,延迟、带宽和互操作性仍存在诸多难题,但在向云制作转型的过程中,它们已不再被视为无法克服的障碍。
该报告指出,真正的变革源自向软件定义制作的转变,通过更灵活的软件使用许可提供可扩展、适应性强的工作流程,无论运行在云端、私有数据中心,还是在转播车中。
尽管定制硬件在未来数年仍会有所应用,但整个行业正不可避免地朝着软件方向发展,该报告表示,并补充道,软件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可扩展性和对当今所创作的各种现场内容的适应性。
“Instagram直播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拍摄,并在APP中添加特效,然后通过Meta的数据中心分发,”该报告指出,“高质量的YouTube直播则可能使用准专业级软件制作,并使用为游戏玩家设计的硬件接口控制。而大型现场活动的专业电视制作则可能会在会场内使用大量专用服务器进行低延迟混合,然后再在云端进行复杂的图文包装。”
该报告列出了其它4个重要结果:
1. 云现场制作仍难达顶级水准:云制作现已应用于新闻直播、娱乐节目及体育赛事领域。但部分高端功能依然存在实施难度大、成本高昂且风险较高的问题——这些风险对多数顶级制作项目太高。
2. 倾听音频要求:现场音频混音和制作沟通仍是云制作中最不成熟的环节。有些问题是固有的;有些则可以解决。
3. 物理特性虽无法改变,但总有应对之道:延迟仍是最大挑战,物理限制始终存在。但通过工作流程的革新,我们能够弥补这一差距。
4. 下一代媒体共享即将到来:多厂家合作已经在提高云制作效率。全新的媒体共享方式将不断推动变革。
DPP补充道,若三年中重新审视行业格局,云制作将成为活动内容制作、临时性直播、低级别体育赛事(如大学体育)以及数字优先内容领域的主导模式。
一些媒体公司已经将新闻和娱乐等类型的核心现场制作基础设施迁移到了云端——但这只是少数。而在那些已经大规模迁移至云端的案例中,这都是在进行技术更新或新建项目时才进行的;媒体公司不会急于用云取代现有的基础设施。
DPP首席执行官罗恩·德·波梅拉伊表示:“关于云现场制作的讨论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直到不久前,媒体公司还在询问能否在云端制作高质量的直播内容。如今,讨论已经发展成为云是否最佳选择时候的细致分析。这份新报告阐述了云制作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