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完美的声景是电影讲好故事的基础。做得好,你的观众会发现自己被叙述所吸引,沉浸在你讲述的故事中。如果做不好,你的观众就会瞬间从迷醉中惊醒。但是,如何区分好与坏呢?声景到底是什么?容我解释一下。
如果你环顾四周,你可能会发现声景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它本质上只是音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所见过的一个更好的定义是:
声景是由沉浸式环境形成或产生的声音或声音组合。
简要地说,正是这些声音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声音无处不在——树林中的风声,驶过的汽车声——但在电影中,这些声音必须为每个场景精心制作,把观众带入这个人工环境,让他们感觉身临其境。
但为什么这如此重要?当我们看东西的时候,我们真的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吗?事实证明,我们真的注意。人类的本性如此。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探测声音的能力在生存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我们想想史前时代的穴居人,你可以想象,对他们来说,能够听到食肉动物靠近的声音是多么重要——如果你没有发现它们来了,你就会成为他们的晚餐。从那时起,总是注意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以防一只剑齿虎碰巧经过。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害怕被吃掉。即使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仍然对大声或意想不到的声音保持警惕,这些声音会使我们吓一跳,因此我们能够迅速对任何危险作出反应。声音还帮助我们在周围的世界中引路——标记出其他人、交通工具和物体的存在,更不用说通过语音的交流对我们生活至关重要。正如一开始所述,我们对声音及其意思非常敏感。这是在制作声景时可以有效利用的东西。
有很多能够成功地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的好声景例子。当思考我之前提到的关于我们如何警觉可能表明危险的声音的建议时,我认为恐怖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提名电影《寂静之地》的声音设计就是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该影片讲述的是一种没有视力,只会攻击声音源的外星生物占领地球,人类要想存活就不能发出声音,只能用手语交流。所以影片大部分时间的背景音都是非常安静的。这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声景,原因是通常突出的对白和声音设计被一个稀稀疏疏和安静的声景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它将你置于一个全无人类日常生活中平常声音的空间中,取而代之的是不易察觉的沙沙声、微微的风声和昆虫的嗡嗡声,让你觉得你真的是这个末日后世界的一部分。

几十年来,声音设计师一直在创作巧妙设计的电影声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使他们能够继续改善沉浸式体验。其中一个进展就是空间音频的使用。电影从单声道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发展到使用更多的声道,当前最新的创新是杜比全景声——一个允许你更动态地放置声音的系统,开放水平面,这样你可以有听者上方的声音。显然,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观众沉浸在你所讲述的故事中,因为他们能够感觉被所创造的声景完全环绕。这在音乐界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像Spheretrax这样的创新公司提供杜比全景声音乐,以满足电影制片人、广告公司和游戏公司对沉浸式音乐内容的需求。
空间音频也不只是在电影领域发展。在游戏领域,许多最近发行的游戏都选择使用杜比全景声制作游戏,这意味着使用耳机的玩家可以从产生三维声幻觉的双耳体验中受益。这又可以归结为让玩家沉浸于环绕着他们的环境中,让他们与正在玩的游戏更亲近。当与虚拟现实(VR)技术相结合时,效果会相当惊人。
杜比全景声技术的推广仍在进行中,但未来很可能会看到世界各地更多的银幕和影院采用它,因为它对观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声音设计师也在继续寻找打破常规的方法。看看《金属之声》,这是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很好的声景例子——电影讲述了一个鼓手开始失去听力后的生活,声音设计非常紧扣地模仿了这种感觉,让你真正感受到角色正在经历什么。
人们总是会找到创新的新方法,无论是通过新技术还是仅仅通过创造性的使用。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哪些新发明可能会改变声景的创作或体验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体验只会变得更加沉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