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人眼无损”,哪些关键技术是研发重头戏?

—— 伟乐视讯科技以IPMX+JPEG-XS定义专业视听新基准

2025-03-31 《InfoAV China》编辑部 依马狮视听工场


从广电演播室到远程医疗,从智慧教室到沉浸式展厅,伟乐科技的技术图谱已悄然覆盖专业视听的全场景。当行业仍在争论"画质与带宽孰轻孰重"时,他们用JPEG-XS方案证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北京InfoComm China展会上,伟乐视讯科技以一场"人眼无损"的视觉盛宴,向业界展示了JPEG-XS 4K@60 4:4:4传输方案的技术突破。在这场专业视听技术的竞逐中,"画质无损耗、延迟无感知"的极致追求,正推动着行业向更高维度进化。

 

解码"人眼无损"的技术密码

 

在专业视听领域,"人眼无损"并非简单的营销话术,而是由分辨率、色彩、动态范围与压缩算法等技术要求构成的应用体验,是对视频传输系统的严苛考验。

在行业内,我们讲"人眼无损"一般是指经过传输后的视频质量在视觉上与信号源无差异,人眼无法察觉失真或质量下降。伟乐技术负责人表示,做到“人眼无损”,除了采集和显示首尾两端,中间的传输主要涉及以下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

  • 分辨率:人眼无损通常需要足够高的分辨率,确保细节不丢失;
  • 采样和色深:高色彩采样确保颜色还原真实,高色深则是让颜色的过渡更加平滑;
  • 动态范围:高动态范围(HDR)能更好还原真实场景的亮度变化,动态HDR效果更佳;
  • 压缩算法:“视觉无损”的压缩算法,在压缩过程中去掉一些人眼无法察觉到的信息,比如高频信息,从而尽量减少视觉质量损失。

 

伟乐JPEG-XS方案定义传输基本标准

 

这似乎像在针尖上跳舞,既要极致压缩,又要无损体验。

而伟乐本次展出的传输方案,堪称技术矛盾的破局者。通过JPEG-XS与H.26x双编码模式,既能满足广电级4K@604:2:2 12bit的严苛要求,又能兼容H.26x的通用性。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在半帧时间内完成端到端处理,这意味着即使面对体育赛事转播或手术示教等毫秒必争的场景,也能实现"所见即真实"。而千兆带宽的控制策略,则为既有网络设施的平滑升级开辟了路径。这种兼顾专业性与普适性的设计哲学,恰是伟乐深耕行业二十余载的智慧结晶。

 

“人眼无损”,哪些关键技术是研发重头戏?

“人眼无损”,哪些关键技术是研发重头戏?

“重仓”IPMX,重构专业AV的生态蓝图

 

除了JPEG-XS,伟乐在IPMX技术上的布局更是值得关切,而IPMX要解决的远不止于“人眼无损”的要求。

当IP化浪潮席卷视听行业,伟乐选择以IPMX标准为支点撬动生态变革。这套由AIMS制定的开放架构,不仅支持1G-25G弹性组网,更通过IPMX标准实现跨品牌设备的智能互联。展会现场演示的SCG流媒体网关,正是IPMX生态落地的关键一环——它能将NDI、SRT等私有协议实时转换为IPMX标准流,使电视台现有设备无需改造即可接入IP化制作系统。某省级广电集团的实践显示,该方案让4K新闻制播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支持数十路信号并行处理。

伟乐这种打破技术藩篱的尝试,正推动专业AV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生态演进。正如伟乐技术负责人所言,"IPMX不是替代现有技术,而是构建一个让不同协议'讲同一种语言'的智能底座。"

 

以用户需求为锚点的技术进化

 

“真正的‘人眼无损’不是终点,而是认知交互革命的起点。

面对用户对沉浸式体验的渴求,伟乐在三个维度展开突围:通过可视化网管系统降低运维门槛,凭借开源NMOS协议提升设备互操作性,依托REST API接口赋能第三方集成。而在底层硬件层面,AMD的MPSoC芯片组为双模编解码提供了强劲算力支撑,使得4K@60 4:4:4传输与KVM无感交互得以并行不悖。这种"软硬协同"的创新范式,正在重塑专业视听系统的价值边界。

AMD 赛灵思 伟乐 人眼无损 IP IPMX JPEG-XS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