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别落后:理解AVoIP的延迟

2025-02-15 AVPro 依马狮视听工场


在设计及实施 AV over IP(音视频网络传输)系统时,延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理解其原理对各领域从业者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AV over IP应用中的延迟概念、定义关键术语、分析不同延迟类型及其在各行业的适用性,并解释如何在真实场景中测试延迟。

什么是延迟?

别落后:理解AVoIP的延迟

在AV over IP解决方案中,延迟指信号从源端(如摄像机或媒体播放器)出发,经过编码器、网络、解码器,最终到达显示设备的时间差。简言之,延迟即视频信号从源到屏的传输耗时,通常以毫秒(ms)或微秒(μs)表示。

AV over IP中的常见延迟描述

  • 低延迟(Low Latency):通常低于50 ms(约等于一帧视频时长)。
  • 超低延迟(Ultra-Low Latency, ULL):低于一帧的延迟(几毫秒)。
  • 零延迟(Zero Latency):低于100微秒(μs)(0.1 ms)。

这些描述与视频编解码类型及压缩强度直接相关。

别落后:理解AVoIP的延迟

压缩算法对延迟的影响

压缩是影响延迟的核心因素,需平衡压缩率、画质与编解码耗时:

  1. 高压缩率编解码器(如H.264/265):带宽效率优先,适合容忍低延迟的场景,通过高压缩,降低数据量,但复杂编码过程增加延迟(30-50 ms)。
  2. 中等压缩率编解码器(如JPEG2000/MJPEG):适用于超低延迟(Ultra-Low Latency)解决方案。相较于H.264/265,它们的压缩强度较低,这意味着编码和解码速度更快,从而显著降低延迟。例如,AVPro MXNet Revolution II采用的优化版 JPEG2000 编解码器支持超低延迟(ULL)模式,可将延迟降至2-4毫秒(ms)。若客户因成本限制无法部署10G网络,但延迟仍是关键需求,AVPro MXNet Revolution II 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需启用ULL模式时,请联系AVPro技术支持团队获取帮助。
  3. 轻压缩或无压缩(如SDVoE):以SDVoE(软件定义视频以太网传输)为代表的解决方案采用极轻量压缩技术。对于4K@60Hz分辨率的输入信号,其压缩比约为1.4:1至1.3:1,在Genlock(同步锁定)模式下,延迟可低至约100微秒(μs)。而对于4K@30Hz或更低分辨率的输入信号,SDVoE则采用无损传输,进一步降低延迟。根据我们的测试,SDVoE的延迟几乎无法察觉,因此常被描述为近乎于零延迟(Near-Zero Latency)的解决方案。

压缩比直接影响延迟,因为更高的压缩比通常需要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进行更多计算,这种计算负荷会直接导致延迟增加。反之,若采用低压缩或无损压缩,编解码器能快速处理视频信号,从而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

端到端系统延迟的构成

端到端系统延迟指信号从源端到显示终端的完整传输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信号源 → HDMI线缆 → 编码器 → 以太网 → 网络交换机 → 以太网 → 解码器 → HDMI线缆 → 显示设备。

  1. HDMI线缆:每米延迟约5-10纳秒(ns),整体贡献可忽略(除非使用超长线缆)。
  2. 以太网线缆:每米延迟约5-50纳秒(ns),具体取决于线缆质量和长度。
  3. 网络交换机:每台交换机增加3-10微秒(μs)延迟(受型号和流量影响,管理型交换机可能略高)。
  4. 编解码器处理:主要延迟源,取决于编解码器类型。例如:
  •   H.264/265编码延迟:30-50毫秒(ms)。
  •   SDVoE等轻量编解码器延迟:<0.1毫秒(ms)。   

      5.显示设备:延迟通常为10-30毫秒(ms),专业显示器可优化至更低。

总延迟为上述所有组件延迟的累加值,即端到端延迟。

别落后:理解AVoIP的延迟

测试步骤如下:

  1. 连接设备:
  • 使用HDMI线将Murideo SIX-G信号发生器连接至SDVoE编码器(型号AC-MXNET-10G-TCVR)的输入端口。
  • 使用HDMI线将Murideo SIX-A分析仪连接至SDVoE解码器的输出端口。
  • 通过3.5mm模拟音频线,将SIX-G与SIX-A的SYNC端口互联。

      2. 启动测试:

  • 进入设备的“SYNC & LATENCY TEST(同步与延迟测试)”菜单。
  • 按下“OK”按钮开始测试。
  • 读取测试结果。

别落后:理解AVoIP的延迟

测试结果:

  • 4K@30Hz直通模式:端到端系统总延迟约为0.1毫秒(100微秒)。
  • 4K@60Hz直通模式:端到端总延迟低于0.1毫秒,SIX-A最终显示读数为0.0毫秒。
  •  

结论:

基于10G SDVoE系统的端到端测试结果,其整体延迟极低,适合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场景(如实时广播、医疗手术、电竞等)。
关键提示:

  • 显示器是系统延迟的主要来源,需选择低延迟的显示器或电视以优化整体性能。
  • 系统其余组件(编码器、网络交换机、解码器)的延迟贡献可忽略不计。

注:直通模式(Passthrough Mode)下信号未经压缩处理,直接传输以验证系统基础延迟性能。

各垂直行业的延迟需求:

不同行业对延迟的要求差异显著:

广播与实况

  • 需求:零延迟(≤100 μs),任何可见延迟均不可接受。
  • 适用技术:SDVoE。

医疗与手术应用

  • 需求:零延迟,手术中需精准实时反馈。
  • 适用技术:SDVoE。

企业与教育

  • 需求:可容忍低延迟(<50 ms),单帧延迟在演示或课堂中不易察觉。
  • 适用技术:H.264/265或JPEG2000。

数字标牌

  • 需求:容忍较高延迟,优先考虑成本效益而非瞬时显示。
  • 适用技术:高压缩编解码器(如H.264/265)。

电竞与游戏场馆

  • 需求:零延迟,确保流畅响应体验。
  • 适用技术:SDVoE。

模拟与训练系统(如航空、军事)

  • 需求:零延迟,实现真实交互式模拟。
  • 适用技术:SDVoE。

指挥控制中心(安防监控、应急响应)

  • 需求:零延迟,依赖实时视频快速决策。
  • 适用技术:SDVoE。

零延迟强制场景(广播、医疗、电竞、模拟训练、指挥控制)需采用SDVoE等近零延迟技术。

低延迟容忍场景(企业、教育、数字标牌)可灵活选择压缩编解码器以平衡成本与性能。

别落后:理解AVoIP的延迟

AVPro AV over IP 延迟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