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的设计和实践

2023-12-27 王金海 依马狮视听工场


【摘要】 该项目是根据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技术现状而实施的,充分利用了台内非编网络已有功能,节约化地搭建高安全、信息化的文件化送播系统,将制作、审片、送播、存档各业务环节互联互通,构成网络信息化生产管理通道,融入自动技审功能,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了技术升级赋能业务生产的作用。

【关键词】 文件化编审播存  三审  网络边界安全

 

引言

国家广电总局2007年下发了《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用于指导各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2013年我台已完成高清非编制作网的升级改造,全台节目制作业务以非编制作网为主体,媒资、播出均为独立的子系统进行运营,节目承载的物理介质以磁带(或专业蓝光盘),承担着节目拍摄、剪辑、审片、播出、存档全过程的重要角色。2020年完成媒资库改造,2021年非编网升级改造,因此籍此以文件化的形式来替换原有的节目带(盘)流通方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运营费用的降低。自2015年起,我台《节目预告》制作送播中已采用文件化送播方式,基于多年的体验,建设一个全台范围的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平台和管理机制,无疑对我台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

 

一.节目送播现状

上海教育电视台为单一频道,平均每天自制节目近4小时的播出量。电视技术从标清到高清技术升级,节目承载的载体虽有变化,但依然是采用物理介质,由磁带转为光盘或存储卡,流通环节依靠人员面对面交接,交接方式虽直接,但运行效率低下。

节目生产已采用数字化、文件化、网络化,将文件化制作、审片、播出、存档等流通审核环节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可避免多次上下载、编解码的时间损耗和质量下降,减少人员等待、沟通上的误会。通过后台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又增加工作深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上下载设备和耗材的投入。

每天《节目预告》有近二十条之多,都是二、三分钟长度,若用蓝光盘来播出,上下载的工作量十分繁琐。采取文件化送播的方式,无疑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但《节目预告》是局限于一个部门范围内的制作和审片管理,沟通顺畅,实施数年未发生安全事故。但若对整个节目生产全面推广,涉及编导制作、制片人审片、总编室终审、播出部复核,以及媒资库存档等,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经试运行体验后,我们汇总所有意见,排除因界面不熟悉的问题后,梳理汇总出二三个问题,着重予以解决。

 

二.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的方案设计

1.全台编播审存一体化推进的思考点

首先对送播文件的格式要求进行统一:高清1080 50i,视频编码MPEG-2,帧结构IBP,取样空间4:2:2,码率50M;音频编码PCM编码,采用双声道,采样率48KHz,量化比特16bit;双声道为立体声或两个电平相同、内容相同的声道。

其次,尽量做到技术架构的简化和流程管理上的可控,确保安全可靠为第一原则。因此,我们采取以节目播出版的生产驱动来构成文件化编播审存的闭环生产链。

我们梳理了编审播存整个流程中,各环节必须知晓的信息数据(节目ID、时长、播出日期、生产日期、编导、精剪师、审片人等),从非编流程上规范各环节人员的上机登录行为,在前端操作时由操作人员完成使用者的信息登记。第二,从播出版制作完成后的三审制执行过程中,所有审片意见需留痕不能更改,并能导出汇总成审片报告;第三,送播出与送媒资库存档同步自动化完成。三审通过后送播出,同时后台发起合成无字版和播出版送媒资库;第四,充分利用现有非编软件功能,减少定制服务,降低技改造价。

2.文件化编审播存的流程构成

文件化送播从取播出版节目代码开始,完成播出版节目的制作,进入三审审片环节。三审通过后,将制作域完成的备播节目以文件化方式通过网络,迁移至播出域的二级存储。播出系统,通过与播出节目单对照是否符合,通过后取该节目文件进入备播阶段进行人工复审,完成人工复审后经MD5校验,迁移至播出服务器,进入节目待播状态(图1)。媒资库的节目若需再播,则按照重播重审的原则,发送至非编制作系统,重新走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由此,从节目制作需求端开始,至播出和媒资存档,完成整个节目的生产闭环。

 

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的设计和实践

图1 文件化编审播存业务流程图

 

3.文件化送播的优势

(1)审片流程的展示(图2)。用节目文件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取代传统方式后,实现了审片各状态即刻展示,也可用手机端访问BS网页,即刻知晓播出版节目流转状态。

(2)审片意见汇总成审片报告。审片界面完全遵循原有的节目三审制,各审核意见均留痕并锁定,便于再上一级审核时对照审片意见着重检查是否完成修改,并且各审核意见可导出汇总形成审片报告。

(3)自动化技审。文件化送播时技术后台对播出时间线进行打包合成播出文件,合成过程中融合了技术审核,可对彩条、黑场、静音、视音频指标超标,做出技审警示。

(4)自动入媒资库。播出机房工作职责在于播出安全,聚焦于节目的播出和重播,不对播出版节目做处理和推送。因此三审通过后,审片客户端向合成后台同时发起送播出和送媒资库的请求,并发起无字播出版后台合成后进媒资库,由媒资库管理人员审核。

(5)降低物理介质和设备的消耗。极大降低了播出版蓝光盘的下载量,也减少了专业蓝光播出机用于审片的需求量。后台文件自动打包合成,减少了原来依靠非编终端来合成蓝光下载文件的不稳定,减少了上下载蓝光录像机的配备量。为台内可减少年均40余万元的支出。

 

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的设计和实践

图2 文件化送播状态展示

 

4.编审播存文件化送播过程中的疑难点分析和措施

(1)播出节目文件的ID唯一性。

要确保审片文件即为播出串联单上的节目,需要对审片文件进行身份认定。从播出版文件制作开始,按非编软件账号流程进行登录,登录者即编导人员的信息录入系统,调用播出串联单节目ID建播出版节目文稿(同时间线),由此播出版节目文件ID与播出串联单信息相捆绑,精编技术登录账户后完成播出版时间线制作,后续审片流程中审片人员陆续登录,审片人员信息自动录入,整个编审人员信息和审片意见汇聚完整。对于未确定播出时间的节目,也可在节目编单系统中先赋予节目ID,先完成制作审片后,发送至播出备播库中,待排入播出串联单后,调用至播出库中,由此降低节假日期间节目爆发量的审片和送播任务的等候。

(2)审片界面和功能优化。

非编制作网已兼具审片功能模块,但只是作为新闻条目审片之用,与台三审制的要求存在距离。一是增加审片功能,加入审片意见(递交后锁定不能更改)和节目开刀点信息(时码和信息描述),审片意见可导出汇总成审片报告(供评审用)。二是对审片界面优化,按照临近播出时间的近远进行排列,将各送审节目的状态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

(3)退回修改重复审片机制的优化。

三审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着针对一二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修改,多次打包合成,后台合成服务器增加工作量,而且因对原节目重新合成,审片需从头至尾完成再看一遍,工作量增加很多。

为提高工作效率。一.采取一二三审完成后,统一将意见返送至非编制作端,完整修改后,再合成送一二三审;二.如果是局部段落的视音频修改,可单独修改该段视音频,然后覆盖在原合成的视音频文件上,重新打包合成送审,审片端可着重对修改片段和前后连贯的审看,对未修改段落可快速审看,提高整体审片效率。

对于时效性节目播出的应急处理。

按照安全播出的要求,时效性节目应至少提前4倍时长通过网络送至播出系统(最低不少于2小时),同时将该节目播出蓝光盘送至播出机房作为备份送播。对于应急状况,时效性强的,直接以蓝光盘交播出机房播出。

 

三.文件化送播系统的安全策略

文件化编审播流程是从在非编网上建播出版节目时间线开始的,按业务进程发起与媒资库、播出网业务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否引发对各子系统的访问而产生安全隐患需着重考虑。

按照业务安全等级划分,播出域为最高等级。防火墙配置在制作域与播出域之间(图3),相互间只进行白名单文件的递交(播出格式文件,以及播出文件的XML信息)。各业务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不主动向非编制作网发起通讯请求。通过交换机的配置实现各业务子系统的边界划分(VLAN划分),实现对各业务系统的访问控制。

在网络传输设计方面,从数据安全和便捷性等多角度综合考虑,采用了非编系统和播出系统专用线缆直连的方式,传输过程中无跨系统、跨设备传输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被监听或者被篡改的可能性。

在网络边界安全防护的设计方面,所有文件化送播节目在通过播出安全边界的过程中,均由防火墙和网闸进行数据扫描,辨别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文件感染或者网络攻击行为。此外,所有通过防火墙和网闸的文件化送播流量,也会复制一份镜像给到入侵检测系统,由入侵检测系统对源目端口、流量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进一步加强了网络防护能力。

 

文件化编审播存流程的设计和实践

图3 文件化送播网络的安全拓扑图

 

在数据安全和完整性保障方面,所有文件化送播节目在触发送审操作前,在后台合成文件时均会与播出串联单中对应的节目时长进行校验,一旦时长不一致则无法触发送审操作。在节目顺利发送到播出后,由播出的二级存储向一级存储迁移的过程中,均会由播控系统进行文件的MD5校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文件化送播试运行阶段,播出技审人员以一比一播放速度完整审看播出节目文件,防止编解码的错误发生。

 

四.文件化送播效益分析

1.工作效率的提高。原来靠电话或面对面沟通,靠人力送片。现在各生产环节状态通过网络传输,网址可查询节目流转状态,甚至审片人员出差在外,依然可审看节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各生产环节的状况一目了然,对相关环节的评审意见,一线人员可直接知晓,扁平化管理,减少扯皮推诿。

3.节目信息的完善。媒资库一直苦于缺失播出版节目的完整文稿信息,此次建播出版节目线的同时,该节目的文稿信息就建立了。编导只需按文稿信息格式,将撰稿复制进文稿中,时间线上的唱词也可导出进文稿,编导只要在非编平台中就能完成。避免了以前跨多个平台的繁琐。媒资库获得该播出版节目的文稿信息后,方便完善该节目的编目工作。

4.送播策略的制定。确保播出安全,提升送播效率。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送播策略。非日播档节目,如电视剧,可以在晚上送播。对于时效性强的节目,可采取应急机制,以蓝光盘送播出。

 

五.结束语

该项目的实施,是基于非编系统原有功能基础上的升级优化,投入少,作用显著,是一次节约型技术升级的实践探索,对于我们今后的技术改造工作有着实际借鉴作用。

文件化送播的实施,是我台涉及范围最大的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涉及到诸多部门,对于我台进一步融媒生产的信息化规范管理,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腿,对传统电视媒体员工来说,真正体验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诸多便利。

 

 

【参考】

文件化制播下电视节目送播方式的重构和实践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 方钟鸣、马军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1 vol48)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文件化送播流程设计及实践  (广东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腾建新 现代电视技术 2018年9月)

文件化编审播存 三审 网络边界安全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