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2022-06-23 张雪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依马狮视听工场


【摘要】 在中国之声2022年《中国声音中国年》特别节目中,技术保障团队一行5人在除夕当天完成了3场广播端和新媒体平台端同步的移动融媒体直播。在该直播活动中,技术团队以5G技术为核心,针对广播端直播和央视频端直播的不同播出需求、节目特点,制定了周密的技术保障方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广播节目和新媒体平台同步外景移动直播,为广播节目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播出的新模式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本文对直播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5G  广播节目  融媒体直播  移动直播


自2019年底5G商用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5G技术和5G网络飞速普及,几乎走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领先、最大规模的5G网络,基站总数超过142.5万座,基站数量占全球的70%以上,而在2022年底5G基站数量将超过200万座,目前已经实现了超过5亿的实际连接用户,而且这一数字也在快速增长之中。

5G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给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更是在5G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实践,努力将新技术应用作为内容产品创新的新引擎,通过5G技术来实现节目形态的不断创新。

一.节目形态的创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在2022年1月31日(除夕)和2月1日(初一)推出了总时长25小时的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节目紧扣时代命题,以“声声时代回响 岁岁家国守望”为主题词,以家国记忆、新春祝福为主线,以温暖、欢乐、向上为基调,与全国亿万听众网友一同体会声音里的年味,聆听奋进中的家国。

本年度该节目的最大亮点就是1月31日除夕当天的10:30、 14:00和17:30在总台新媒体平台启动了三段移动融媒体外景直播,每段外景直播时长约为30分钟,节目形态为广播媒体和新媒体直播并行,三段直播内容分别为:在时隔28年重新开放的吉祥大戏院感受“国潮归来”;与在中国居住了10年的俄罗斯姑娘列娜近距离体验“火锅文化”;与仍在一线坚守的快递小哥一起吃顿年夜饭,节目内容涉及访谈、演唱、演奏、体验、试吃等多个环节。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传统广播进行收听,还可以登录央视频直播间,看到外景直播的精彩画面并与主持人进行互动。

由于除夕当天进行的三场直播节目形态基本相同,我们将以17:30-18:00进行的顺丰网点直播为例简要描述该直播的节目形态。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直播节目形态如上图所示,每个直播时段新媒体平台直播进行约30分钟,直播由新媒体平台直播先开始,待新媒体直播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将广播直播信号切换至前方,进行约12分钟的广播端和新媒体端的同步融媒体直播,期间前方外景主持人和后方广播直播间主持人还要进行多次对话,前后方广播节目信号也将进行多次切换,待同步直播结束后将广播信号切换回后方直播间,新媒体平台的视频直播继续进行至自然结束。

二.直播系统设计

1.面对的挑战

·    节目形式的创新,特别是广播端直播节目的创新工作,必须辅以充分的技术保障才能达到安全播出的要求,特别是这种广播节目和新媒体平台移动直播相结合的模式,给技术保障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风险,特别是考虑到除夕当天为重点安播保障期,因此应务必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播出隐患;

·    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均是在多个场景移动直播的,因此所有设备均需采用直流供电方式,且供电时间应足够覆盖节目时长;

·    由于是移动直播,应尽量选用便携设备进行直播,如果个别设备实在难以小型化的,应采用背包固定安装的方式携带,以方便进行场景的安全转移;

·    为了让观众确认这是一场真直播,因此应尽量减少机位切换;

·    由于三场直播均在同一天内进行,且每两场直播间隔时间仅为3小时,因此对设备的使用和人员的转移均提出了挑战;

·    无论是广播音频直播还是新媒体平台的视频直播,均需采用5G方式进行节目信号的回传,而且三个直播地点均为室内环境,因此对于网络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系统设计原则

由于在直播活动筹备期技术人员就已经考虑到了上述的诸多挑战,因此本次活动在系统设计阶段,便定下了以下原则:

·    中国之声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工作必须优先得到保证,音频系统必须经过反复测试,以确定直播地点附近的无线电干扰情况,而且广播音频应与视频中嵌入的音频分开采集和处理,避免相互影响,并考虑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备用设备;

·    应尽可能提高技术系统的便携性,尽量避免不同人员之间的线缆连接以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如摔倒、线缆连接松动等问题),在满足直播需要的前提下,设备应越简单越好。所有设备都应能放置在背包中携带和使用,做到边走便播、移动直播,而且考虑到转场时间极为有限,应能实现背包就走、开箱就播;

·    活动选用的所有设备均可采用直流供电方式,满电状态下至少应能覆盖两小时的电量,以应对直播时段及开播前的测试使用,同时考虑到直播人员需要奔波于三个直播地点之间,并没有足够的充电时间,应带有足够的备用电池以应对同一天进行的三场直播;

·    活动开始前需要对直播地点的5G网络覆盖情况进行反复测试,特别是要对直播时段的网络占用情况进行预估,并演练主持人、技术人员的行走路线和站位情况,测试沿途5G信号覆盖情况,及时调整直播方案;

·    备件专人管理,包括备用的5G视频背包、音频传输设备、话筒、电池、线材等,使用过的电池与未使用的电池应分开保存并及时进行标记,活动前设备充电要有专人看管,避免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

·    技术人员应与现场导演、主持人就节目的沟通衔接和节目流程进行反复演练,特别应杜绝广播节目信号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播和劣播风险。

三.直播技术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尽最大可能保障活动的安全、稳定、顺利进行,本活动技术团队设计了采取5人小组背包移动直播的技术保障模式,分别为:摄影师1名,背上5G背包、手持拍摄设备及稳定器,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直接由5G背包推流作为央视频直播信号源;1人负责5G背包的维护工作,并对视频信号和网络传输状态进行监看;1名录音师进行广播音频直播信号的采集和制作;1人负责现场的指挥、沟通和协调工作;另有1人负责所有备件和电池的管理,并对摄影师的走位进行辅助,以避免发生摄影师摔倒、现场无关人员干扰直播等情况。

1.音频采集设备

本活动的主持人为2人,采访嘉宾若干,为保证广播音频直播的安全播出工作,本直播中广播音频与视频中嵌入的音频分开采集和传输,避免相互影响。在经过对若干拾音设备的比较后,我们采用罗德(RODE wireless go II)和枫笛(Saramonic UwMic9)两款一拖二无线话筒组合的形式完成音频采集和传输工作,其中罗德话筒用于新媒体端视频直播,枫笛话筒用于广播端音频直播,我们将两套无线话筒的MIC绑在一起组成两个话筒组,每个主持人手持一个话筒组完成直播工作。同时为了应对现场可能出现的无线环境异常等特殊情况,我们还准备了一套有线话筒作为应急备用(选用了shure beta 58A话筒)。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2.视频直播系统

视频直播系统如下图所示: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视频直播系统前端采用罗德无线话筒(RODE wireless go II)进行音频拾取和传输,完成音频采集后输入索尼FX3摄像机(配智云WEEBILL S稳定器),通过HDMI线送给5G背包(5G 4K/8K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由5G背包完成视频的推流工作。

视频直播系统的核心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研的5G背包,该背包通过4张sim卡进行网络聚合(内置3张SIM卡,通过USB扩展1张),进行负载均衡并通过多张SIM卡完成直播信号的传输。视频信号在总台5G实验室进行解码后,传输至集成发布平台,央视频直播平台和中国之声直播间分别从集成发布平台拉流完成视频信号的传输。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使用HDMI线缆进行传输时,偶尔会出现5G背包和摄像机视频信号不兼容的问题,因此又在背包中加入了一个洋铭(datavideo)DAC-70视频转换器,并配备了12V直流输出的充电宝供电,在出现偶发性视频格式不兼容问题时,增加使用视频转换器以备不时之需。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3.广播音频直播系统

广播音频直播系统如下图所示: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音频采集使用枫笛(Saramonic UwMic9)一拖二无线话筒完成,无线话筒接收机与传统广播外出直播常用的COMREX ACCESS音频编解码器连接,该设备配有屏幕和旋钮,可调节音频的电平、传输码率等相关参数,并可对音频传输状态进行实时监看,同时可监听台内直播间返听信号,因此中间无需连接调音台或其他音频设备,在设备更加简单方便的同时也降低了广播音频直播的系统风险。COMREX ACCESS音频编解码器和CPE设备用网线连接,使用5G网络完成至中国之声直播间的音频传输设备。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又给CPE设备配置了一个12V输出的充电宝用于直流供电,以利于移动直播使用。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4.电池管理

由于本次直播活动中设备大部分为移动使用,且要在一天内完成3个地点的直播任务,全天都几乎无法使用交流电,因此需携带大量需充电或可更换电池的设备,其中主要包括:2套罗德无线话筒(内置电池)、1套枫笛无线话筒(5号电池)、2套COMREX ACCESS音频传输编解码器(专用电池,共6块)、2套5G背包(共2块内置电池,4块外置电池)、2个摄像机(专用电池,共6块)、2套智云稳定器(共2套18650电池)、6个12V输出充电宝(CPE用)、6个普通充电宝(手机、无线话筒和稳定器充电用)。而且在每次直播开始前还要进行演练和测试工作,导致电池管理工作压力很大,因此在直播前的准备和测试期间,每天完成任务的第一件事就是务必完成所有设备的充电,且充电期间要留有专人看守,待充电结束后将所有电池远离电源和易燃易爆品放置,杜绝消防隐患。

5.测试和播出

由于直播的所有节目信号均是采用5G网络进行回传,特别是本次直播的三个地点都是在室内,网络环境复杂,因此实地考察5G网络覆盖情况是本次直播活动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直播工作的顺利进行,直播技术保障团队在直播的三个场地都进行了若干次有针对性的测试工作,期间反复实地模拟主持人的站位、走动情况,规划科学的行走路线以避开5G网络覆盖死角,并根据现场不同运营商网络测试结果调整SIM卡的组合方式,确保直播信号的传输流畅。由于除夕当天的每场直播间隔仅为3个小时,因此技术保障

团队也对转场方案、设备调试方案和开机测试流程进行了演练。

节目播出过程中,外景主持人以青春洋溢的形象和伶牙俐齿的口才,带领听众和网友走街串巷,参与访谈、演唱、演奏、体验、试吃等多个环节,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呈现给听众和网友,使广大受众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方式收听广播节目,还可以登录央视频直播间,看到精彩的外景直播画面并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在广播听众与央视频网友中均获得了良好反响,直播间互动踊跃、好评不断。

广播节目的移动融媒体直播

四.总结

在中国之声2022年《中国声音中国年》移动外景直播中,技术团队以5G技术为核心,针对传统广播端直播和央视频端直播的不同播出场景制定了周密的技术保障方案,使用总台5G背包加轻量化采集设备,对广播节目的融媒体直播新模式进行了成功探索和尝试,实现了中国之声“看见广播”的技术保障要求,圆满完成了直播任务。在此次直播节目中,声音信号稳定、音质饱满,视频画面清晰、流畅。前方外景直播与后方直播间主题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引发新媒体端直播间网友踊跃互动,反响良好。

与此同时,技术保障团队经过这次直播工作的锻炼与学习,也成功的积累了大量外景移动直播经验。针对本次《中国声音中国年》融媒体直播的典型案例,我们也将继续消化、学习、总结、改进,继续朝着设备移动化、便携化的方向前进,努力提供更加细致、完善、可靠的直播保障方案,努力为节目形态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B&P

5G 广播节目 融媒体直播 移动直播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