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提出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可能认识到它——但并未对其深刻性有足够的认知。现在,新冠疫情的爆发与反复,乌克兰局势引起的俄罗斯与欧美关系的紧张,中国和西方关系的错综复杂……如果让我选择2021年的关键字,那不二首选是“变”!

陶涛
桂林广播电视台综合
广播977城市之声频率总监
在“大变局”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变”的不期或者如约而至让从业者感到措手不及。互联网借新兴信息技术之力量演化成新兴媒体,不断突破准入政策限制以及既有媒体形态和媒体格局,在政策的边缘地带发育成长,又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野蛮生长,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市场和产业空间。回看抖音的发展过程,估计传统媒体人的感受只能是羡慕嫉妒恨……
但是,就此束手就擒?非也,不可为也!围绕建党100周年传播活动的实践证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依然决定着主流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效。换言之,没有强大的主流传播,社会可能会丧失主流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阵地。回顾电视剧《觉醒年代》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看看电影《长津湖》的票房雄踞世界第一,以及位于二三线地区的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唐宫夜宴》成为网红节目等等,蓦然回首,你发现2021年传统媒体依然处在灯火阑珊处。
维系传统媒体发展与辉煌的关键就是以“变”应“变”:适应党中央对媒体要求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语)、适应媒体受众需求的变化——爱国情怀的高涨与对正能量的渴望、适应传播技术的变化——终端移动化……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媒体节目的选题、内容与制作水平永远是根本!
谨以此感想祝贺《传播与制作》杂志的读者2022年新年快乐!愿我们都不负这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