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让冬奥观赛体验“更自由”

2021-12-17 依马狮视听工场


让冬奥观赛体验“更自由”

在“5G+4K\8K+AI”技术赋能下,北京冬奥会将为世界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也为5G赋能体育赛事新视听开启全新应用场景。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奥林匹克频道正式开播上线,这是国际上首个以4K超高清和高清标准24小时上星同步播出的专业体育频道。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IPTV平台均已上线奥林匹克频道,覆盖用户3亿户。

激动人心的冬奥会即将到来,CCTV-16奥林匹克频道将为观众呈现出哪些特别的精彩?这些 “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背后又有哪些先进技术和顶级厂家的支持呢?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


演播室+虚拟现实技术

“专业的频道!丰富的赛事!奥林匹克频道将见证更多冰雪奇迹!在观看完总台以全4K标准制作播出的《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之后,有观众这样感叹!

11月28日,《艺术里的奥林匹克》播出第四期——《画卷》,带领观众一同欣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开的令世人赞叹又极具中国审美的巨幅画卷。利用实景演播室+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大体育”的艺术气质。
在总台“5G+4K\8K+AI”战略引领下,《艺术里的奥林匹克》最大程度还原了艺术作品的细节。同时,节目利用实景演播室+虚拟现实技术,多维度、动态展现每一件艺术作品,并辅助主持人和专家讲解与奥林匹克文化相关的故事。节目中,虚拟艺术馆式的演播室被分为访谈区、互动区,各区域运用灯光、布景、特效等手段,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让冬奥观赛体验“更自由”

3D建模、真人演绎、二维动画……融合数字动画技术和多种艺术表达,节目使“凝固”的艺术品“动”起来——积聚两千多年力量的《掷铁饼者》终于掷出了那块铁饼。

 

新闻AI手语主播亮相

11月24日,总台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正式发布,它的缔造者是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让冬奥观赛体验“更自由”

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用AI发声,采用语音识别、手语翻译虚拟人像驱动等技术,可以实现音视频内容转化为虚拟数字人手语视频,将于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正式上线,让听障群体也能感受冬奥赛事的激情。

除了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还有两位“网红姐姐”——小C和娜娜。3D超写实数字人“央视网数字虚拟小编小C”,此前已经在两会和奥运报道中进行应用。而中俄友好事业和国际传播领域的创新IP“CGTN虚拟人物娜娜”,运用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语音合成等前沿技术合作设计而成,凝结了两国创新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

 

自由观赛视角

5G的信号覆盖让世界各地的奥运粉丝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特别值得称道的便是“自由观赛视角”,只要动动手指,便可实现无死角观赛,助您抓住每个精彩瞬间。

在5G环境下,自由交互式技术可实时提供冬奥赛场的比赛画面,并实现任意视角的自由观赛。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在混合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

“通过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实现高清视频即拍即传。在混和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云转播技术在助力远程编辑制作实现“轻量化”转播的同时,也有利于疫情防控。

11月8日五棵松体育中心“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活动迎来首场赛事,60个5G 8K摄像机呈180度吊装在馆内环形屏下方,进行赛事的全面拍摄,坐席中间还有三个“呆萌”的球形摄像头,现场的观赛人员只需扫取二维码,下载其APP,就可以体验180度自由视角观赛和沉浸式直播,实时观看到赛事精彩瞬间。 

让冬奥观赛体验“更自由”

过去大家观看的体育赛事直播画面,是由导播人员在转播车上对多路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合成的一路信号,导播切什么画面,大家就只能看到什么画面。而在5G和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VR头盔和电视大屏实现自由视角和VR直播观看,突破了传统固定视角和被动式观赛,实现用户自主交互式观赛体验。

8K与5G技术相结合,与传统单视点转播相比,在数据容量上是数倍甚至数量级的提高,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北京冬奥会的8K技术升级,可实现用户交互式、连续自由视点视频生成与传输。

所以说,这些新型观赛技术能让观众体验别致的“身临其境”,甚至会比在现场获得更自由的观赛体验。B&P

5G 4K 8K AI 演播室 虚拟现实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