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存储架构是广播电视台整体媒体合成和分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存储架构是设置台内数据管理、绩效、计量和内容保护策略优先级的基础。无论对于事务性流程还是对于非结构性的以媒体为中心的内容创建和分发,这个概念都是相关的。
存储管理体系结构是从分发的角度定义操作的方便性和操作的成功的更重要的领域之一。此外,未保护或不适当结构化的体系结构可能导致灾难;在当今的内容创作环境中,这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很常见。
存储技术在过去的30多年里稳步发展,如图1所示。今天,存储的架构样式可能由存储服务提供商、存储组件提供商和大量有丰富经验(有些经验不太丰富)的顾问公司或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的解决方案组成。考虑到系统的复杂性,企业级别的自己开发的存储已经不太实际了。为存储体系结构选择适当的样式或基础是其性能和你的业务持续成功的关键。

图1 过去30多年来存储架构及其技术的图示
分发内容
例如,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中,从观众注意力持续时间和收视率的角度来看,播出一个新闻的时间可能决定该节目的成败。“突发新闻” 标题内的一切都建立在谁首先看到了这个新闻的基础上。与新闻的推广并驾齐驱的是新闻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的分发平台的数量。新闻和信息机构不再仅仅依赖于无线或有线频道的分发。新闻依靠多种形式将信息(及其广告)传递给用户。
分发需要速度。从一个新闻背景生成的数据必须符合许多额外的形式——网络分发、社交媒体、适用于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流媒体服务、针对其他订户或用户的云存储,当然还包括带有它们的名称和识别标志的主服务。
此分发的每一个要素都将取决于一个可靠和有效的存储解决方案及其分发方式。任何单一故障都可能产生由于时间、影响、观众注意力等因素而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机构如何选择其存储体系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必须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分发内容,以及谁需要首先获得该内容。这些内容分发渠道(路径)可能是内部的:即编辑、制作、后期制作、即时演播室播出或下次/重复播出。需要外部分发的,可能是那些只看到线性格式内容的用户;或者是再利用和再现该内容的非线性服务;还有其它许多不同的消费途径。
竞争的处理
复制、重新格式化、转码、资产管理分发及其它成分经常在顺序和随机处理中使用。这样的处理可能需要能够适应突然的变化、服务突发和难以预测的异常高水平的持续压力的竞争的存储架构。
因此,为存储解决方案选择“最小公分母” 并不是最好、最有效或最有利的选择。配置这些平台的存储架构师必须理解这些要求,并开发一个(或一组)在一个灵活且可适应的环境中最好地满足这些要求的解决方案。
作为概述,存储体系结构类型可能包括以下类型或水平的存储系统的“分支”或例子。

图2 通常出现在企业系统、数据中心和以媒体为中心的环境中的存储架构的例子
紧耦合或松耦合
松耦合的系统不会在节点中间或之间共享内存(图2绿色部分)。在这种系统中,数据很可能分布在多个节点中,这可能涉及在数据写入期间大量的节点间通信。虽然使用起来很简单,但对数据可以存在于多个位置的分布式读取,在考虑系统周期度量标准时,这样的系统可能会很 昂贵。
事务性数据(非以媒体为中心的数据)可能会受到实际上低延迟而由NVRAM或SSD等类型的存储器导致的隐藏写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中,数据可能保存在一个以上的位置,允许多个节点保存它,并根据可能开放的路径加快访问速度,即使是暂时的。
相反,在紧耦合的架构中(图2蓝色部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之间,通常配置为并行运行,并由网格中配置的若干高可用性控制器调度。此时,为保持高效率水平、低延迟和处理在峰值容量运行,节点间通信是必要的。通常这样的系统被精心设计,I/O路径在所有相关节点之间是对称的。
与企业级网络交换机功能类似,存储系统故障(驱动器、控制器、内存)可以被快速识别,替代(指定的)路径几乎可以立即执行。这种影响不引人注意,可以在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继续 运行。
多层和群集
在这种模式中,应用程序(例如基于HTTP的调用)将管理并针对特定分发平台适当使用独立的、几乎层次化的层。网络、应用程序、数据库(资产管理)和处理(转码或打包)服务器已经在其代码库中嵌入了存储访问路径。对中央存储的调用是例行、安全和冗余的。 如果任何一层达不到标准,其它路径将在网络安全协议、防火墙甚至托管的物理交换机隔离的帮助下受到保护(即是安全的)。
在群集环境中,节点之间不共享内存,数据将 “停留”在一个计算节点后(图2红色部分)。群集结构模式中的I/O路径可能有不同的层。有些可能采用伞状或联合模式,允许整个系统在必要时向外扩展。I/O被控制,直到合适的节点抵达特定任务所需的数据集为止。重定向代码管理这些操作有一个潜在的缺点,即当正确的路径为所选的数据要求给予正确的连接时,会引起潜在的延迟。
分布式结构
当非事务性数据模式有必要时,例如在编辑、媒体资产管理或随机处理链(这是一种非线性和非转码操作)中的数据内,跨多个节点的分布式存储架构模式可能是个选择。在这种模式中,节点之间不共享内存,数据分布在各个节点,如同在扇出或多并行处理基础设施中一样。从文件系统结构来看,这样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使用对象,并且可以作为非POSIX(遵循IEEE Std 1003.1-1988的便携式操作系统接口)协议运行。
分布式架构不太常见,但有时仍被大型企业采用,它支持pB级存储(图2绿色部分)。搜索引擎和具有全球范围联合访问的极其复杂的资产管理实施方案是分布式架构的候选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大规模并行处理模式,从而提高了速度和可扩展性——一个在入口/出口可访问性不受阻碍时的基于云的资源的完美例子。
对于存储架构,还有更多需要考虑的事项,涉及成本评估、折衷和扩展要求——有时是根据特定项目的阶段或账面上还有财务预期寿命的传统和现有功能组件的影响。与这些领域的专家合作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企业层次。软件应用程序、工作流程和数据结构都成为决定完整解决方案的关键组分。当你的资产分发依赖速度、可靠性和性能时,做事不能半途而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