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蓝海纵横,至臻追求

2007-09-12 迪文 依马狮网


——访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裁Warren Allgyer

    继中科大洋第八次精彩亮相NAB这一国际舞台后,2007年5月16日,来自大洋的又一个消息轰动了中国广电界——Warren Allgyer先生加盟中科大洋。一时间,大洋将在国际市场上何去何从成为了广电人竞相猜测的话题,Warren先生的战略思路和想法也变成了所有关心大洋发展的人的关注热点。
    带着众多广电同人的期待,我们走入了中科大洋,走近了Warren先生,伴随着夏雨敲窗的磅礴鼓点,聆听了他对中国文化、对中科大洋和中国广电市场的感情、感觉和感受。在此,我们愿再一次重温当时美妙的点点滴滴,与各位分享这位身材高大的银发大洋人对大洋国际市场发展的畅想。

蓝海纵横,至臻追求
大洋国际副总裁Warren Allgyer先生

  
    七年中国梦 
    风格简洁明快的办公室中,衣装笔挺的Warren先生和气而健谈,就像多年不见的朋友一般自然、亲切,笑容中带着美国味的洒脱与透彻,举手投足间却已隐约有了大洋人特有的严谨与自信。
    从2000年至今,Warren先生已在中国生活、工作了7年有余。Warren先生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尤其喜欢中国美食。当谈到这些的时候,他的目光里充满孩童般的快乐和热情:“……作为一名外国人,我永远都无法完全地理解、体会中国,我想充其量也就1%~2%。这个国度的魅力在于,她总是让我感到不断有新东西可以学习。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真是太深厚了,而这足以成为我选择中国的理由。”
    随后,我们的谈话自然的从中国过渡到本土企业大洋上,对此,他依然充满快乐和热情,那是对工作、对公司、对整个行业的热切之情。“1970年,我就职于美国一家电视台,到现在,已经在广播电视行业已经工作了37个年头,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地工作。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某一国家的本土企业在向国际市场拓展业务时,都具有相似之处。比如,每当我想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广电业知名日企如何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现在的大洋。”
    谈到为何选择大洋时,他坦率的表示:“大洋在中国本土非常知名,在广电业占据本土市场的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的任何一家电视台几乎没有不知道大洋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大洋又是本土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当大洋总裁姚威先生问我是否愿意加盟,我确实感到事业中的重要机会来到了。”
    就这样,这位行走于中国7年之久的副总裁与求贤若渴的大洋公司的传奇故事,拉开了帷幕。
  
    抓住市场 抓住机遇
    机会有了,但是能够把握住机会还需要很多年的沉淀和积累。37年的风雨历练为Warren沉淀了殷厚的实践经验,国内外市场的沉浮则雕琢了他高度的市场敏感性。面对我们的疑惑,他耐心的为我们整理出了一条电视台发展的道路。一般而言,电视台的收入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政府注资,二是广告等增值服务的收入。以前的中国广电,媒体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所以广电的收入很稳定;现在随着中国市场与国际的进一步接轨,传递广告信息的途径向多样化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在不断挑战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眼球,在众多的选择面前,广告花费正在流向多样化的传播通道——在线、离线,移动、固定,多媒体、富媒体等各种方式,现在的广告需要评估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消费从而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更多的价值。在这样的时代,作为电视台的设备供应商,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帮助用户继续从广告等服务中获得利润。
    对电视台等用户的充分认识和对市场的良好把握,为大洋成功拓展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而谈到如何在这个强者如林的市场中凸显自己的特色时,Warren先生则自豪的表示,大洋奉献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一台台产品,而是技术的价值,即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优势,牢牢把握大洋产品策略与国外市场的切合点,为国外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高质量、高性价比的成熟产品与服务。其中,他特别提到了要结合国际用户的特点和需求,量体裁衣,有的放矢,以数款精锐产品的为先锋,进一步切开国际市场的入口,这将为今后的国际化战略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局面。
    除了精锐的产品,Warren先生认为建立并扩充成熟的销售网络也是发展国际市场的重中之重。由于国际市场地域广,客户分散,使得一贯被中国广电厂商青睐的“一对一”和“主抓VIP客户”等营销方式遇到了阻碍;因此大洋将在关注每一位客户的服务、注重每一位客户的利益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全球各地知名的、有本土技术支持能力的、拥有本土资源的代理商,并为此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大洋的海外代理将不仅仅销售产品,还将担负与本土沟通交流、为本土用户作技术上的支持等众多使命。他们是大洋与国际用户的第一道接口,将大洋的产品、服务传递到国际用户心中。而用户对大洋所形成的最基本的概念和印象,也来自这些代理商。因此,可以说代理商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是大洋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有了产品和销售网络作基础,大洋将加快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而这也是大洋公司海外战略的重要步骤。Warren先生敏锐的发现,大洋在国际市场和在国内市场之间的差距,归因到底还是品牌影响力的差距。如何为大洋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如何用大洋尖端的技术进一步满足国际用户的需求,如何让国际市场也能关注、了解并认可这位中国广电的巨头,将是摆在如今大洋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对此,Warren先生感觉任重而道远,他谦虚地称,目前大洋的海外市场工作还有无限的空间有待发掘,在一次次值得欣喜的成功与意味深长的挫折中,大洋也从未停止过“怎样去做”和“从哪里开始”的探索,“至于多久能在国际舞台建设起大洋的品牌”就更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与沉淀。但是,“把大洋的开放与信心连同产品、服务传递给国际用户,并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接受,这个既定目标不会改变”。
  
    中国的大洋 世界的大洋
    当我们的话题延伸到大洋在中国广电的影响时,窗外的雨势已然渐小,伴随着雨中摇曳的绿意,Warren先生的笑容显得更加轻松愉快。大洋在国内市场的成就是令人满意、激人奋进的,他认为这份成就不仅源于公司的本土经验与国际化眼光的有机配合,还倚赖大洋公司的每一位员工的不懈努力与突破,倚赖以姚威先生为首的领导团队在公司成立之初的把IT技术应用于广电业发展的灵活思维方式和先见之明。如今,齐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中科大洋正在把民族企业推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更是一次激情四溢的挑战。
    往杂志社的归途中,雨过天晴云破处,已可见白日衔山,晚凉渐生,但我们还沉浸在与Warren先生的思想交流中。还记得临近分手时,他坦言,目前自己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让大洋这个民族企业真正、确实的相信自己能够披荆斩棘开拓国际市场,并最终成功的完成国际化转变战略。一直以来,大洋都担当着中国广电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的开路者,与中国广电共荣辱,同成长。从1999年NAB上五星红旗首次在异国彼岸飘扬,到现在荷兰IBC大洋众多明星产品群英荟萃;从1997年第一台DT50飘洋过海登陆美国大陆,到如今遍布五洲四洋的由多家办事处及60多家代理商构成的海外销售网络。在这段与大洋相伴的日子里,她给了我们太多信心与梦想,展露了国人的不俗技术实力和非凡气魄;她又代表着坚定与勇气,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市场,从“民族的大洋”向着“世界的大洋”昂首迈进。在Warren先生的笑容中,我们感悟到了执著与热情,还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也衷心祝愿奋进中的大洋能够马踏平川、一路顺风!

中科大洋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