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从1996年DAB项目被列为“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计划算起,屈指数来,DAB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这其中包括建立DAB试验台和DAB先导网,开发DAB复用器、调制器和接收机,制定DAB中国标准,开展DMB运营。中国DAB产业可谓一路坎坎坷坷,在曲折中前行。
广科院十多年努力,正式成为WorldDMB论坛会员
今年三月,传来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正式加盟WorldDMB论坛组织的好消息。为此,我们特意赶到位于中国音像资料馆的广科院研发基地表示祝贺。据DAB项目负责人高鹏博士介绍,广科院是国内第一家正式成为WorldDMB会员的单位。
作为中国广播电视的最高研究机构,广播科学研究院一直致力于跟踪国际DAB的发展动向,积极参与DAB的科研活动,开展DAB节目制作、播出、传输、网络规划、制式标准及相关硬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科院完成的“DAB复用器”和“DAB正交调制器”项目分获国家广电总局199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完成的“DAB信道编码和调制器”项目获得国家广电总局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AB也逐渐发展为DMB,并在国内从试验转向运营。2000年,广科院开始在DAB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业务,将流媒体播放器Media Server技术与DAB结合起来,在国内首次试验用DAB传送视频。2005年,广科院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共同合作进行《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在Ⅲ波段应用研究》,建设区域性广播试验网,在该系统平台上对不同的信源编码、业务及信道编码参数进行组合试验,优化系统配置。在此次试验的基础上,广科院还先后制定了行业标准GY214-2006《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地面数字音频广播发射设备技术指导意见》,对DAB相关设备开发商和运营商都有行业引导作用。2006年5月18日,广电总局颁布中国数字广播行业标准GY214-2006,并于2006年6月1日开始正式在中国执行。
2006年,广科院立项《DAB广播干扰基兼容性分析》,开展地面数字音频广播与其它广播电视业务之间互相干扰的研究工作,分析地面数字音频广播与其它业务之间的兼容性,包括邻频干扰、同频干扰、FM干扰等测试,并完成地面数字音频广播与其它广播电视业务之间的干扰测试报告,地面数字音频广播兼容性评估报告。项目的关键在于对DAB频点的确定,最大利用频率资源,提高我国的数字声音广播的频谱利用效率,为今后大范围推广DAB频率规划积累了技术参数。2007年,广科院对现有DAB系统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开展《高效数字音频HE-DAB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在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技术等各项关键技术多方面权衡借鉴各领域现有的最新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DAB的系统容量和数据传输效率。同时,开展DAB接收机省电设计,解决手持终端耗电问题,探讨进一步降低接收门限的可行性。
高鹏博士还告诉我们,在不久前启动的中欧数字广播技术合作项目MODIBEC中,广科院是国内唯一进入理事会成员的单位,MODIBEC项目的目标是促进中国和欧州在数字广播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投资和联合开发项目,并且确定制定标准的通用方法和相关配套政策,帮助中国政府部门利用欧洲的经验来制定适用于中国的行业标准。目前参与 MODIBEC项目的单位共有14家,分别是中国和欧洲相关领域的优秀企业和组织,如欧洲智能交通协会(ERTICO)、中国卫通、高德软件、西门子、博世蓝宝、摩托罗拉等。该项目将重点推动数字广播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并将为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提供DAB-TMC实时交通信息解决方案。
换个方式看赛事,DMB与体育盛会同行
随着北京奥运的来临,观众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在掌上观看赛事该多好!不论是在路上还是在被窝里,摆脱电视的固定位置,随心所欲的观看任一场比赛多么惬意!
由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广播电视发展中心、广州电台、佛山电台、佛山电视台、广东志高公司共同出资在佛山成立的广东粤广数字多媒体公司负责广东地区DMB商业化运作。2001年广东省举办的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期间,DAB/DMB成功地应用于实时转播比赛画面,进行移动接收,使体育迷、记者在往返十五个城市的途中能收看各城市的实况转播比赛。据当时九运会电视转播技术总指挥,主抓广东数字音频广播(DAB)工作的原广东省广电局副局长兼总工冯锡增回忆到,江总书记乘坐的面包车上安装了一套自主研发的DAB系统中传输的一路视频信号,转播的图像效果很好,受到了江总书记的好评。冯总认为:一些企业看好DAB,可以请他们进行一些投资,DAB的点可以分布得多一些,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为发展契机,进行活动图像移动接收。
对于上海足球迷来说,“通过手机电视看世界杯”的梦想已在2006年6月德国世界杯期间实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向国际足联购得在每场球赛后立即送出4分钟的节目直播,内容是对该场比赛精彩集锦的回放。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的用户可通过手机直接享受这“4分钟节目大餐”,上海观众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DMB两种方式收看。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东方明珠进行L波段DMB的技术实验,同期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也批准了DMB商业营运的使用频率。当然,受益的不仅仅是球迷。手握丰富节目资源的上海文广,已按用户需要同时提供2至3套实时传播新闻、2套体育赛事、2套财经及2套娱乐等视频节目,同时伴以多套高品质音频节目及专业化的气象和股票咨询增值服务,轻而易举地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数字电视广播节目。目前,上海外环线以外的室外空间,手机电视信号覆盖率已达到80%左右。东方明珠计划增设两个信号发射点,目前仍在积极进行地铁、机场、写字楼等场所的信号覆盖,力图使室外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前瞻规划:奥运会开幕的时候,北京市将有100万用户使用手机等终端接收设备通过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收听或收看奥运会实况。根据北京市的统一安排,北京DAB移动多媒体广播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奥运文体电视频道将于明年开播。北京政府官员表示,“我们希望DAB手机终端中有一批是外国客人来了可以租用的,用这样的手机很快可以找到饭店,进行GPS定位。此外,进入比赛场地的群众还可以收到短信息,如进哪个门、遵守什么规则,比赛马上要开始或结束等等。”更长远的考虑是,这套系统还可以用来应急,如有突发情况通过DAB传递到达市民的终端。
北京数字广播平台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开播。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公司总经理秦学刚介绍,目前已开播20套广播节目北京台的交通台、音乐台、新闻台、城市管理台、体育台、外语台、文艺台等等,也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套节目和国际广播电台3套节目,环球资讯等等。还有4套节目通过数字广播提供,包括怀旧金曲、欢乐时光、长篇评书和音乐。大家可以看到CCTV新闻频道、CCTV体育频道,北京卫视等三套电视节目。目前中央电视塔上1.2千瓦发射机已经可以覆盖北京六环的室外地区。为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已经采购了16台发射机,开始在北京新建四个发射站点,共五个发射站点,可以更好地覆盖北京的平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