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视频画面体验的追求永无止境,从标清、高清到现在主流的4K,甚至大家都在追捧的8K、10K,分辨率的进化几年就提升一大步;与之同步的是屏幕的尺寸也越做越大,因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这些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不断推升数据量的增长,而用户不得建设更大规模的系统来匹配数据的使用。
市场对大尺寸的追求也正在改变着整个大屏幕市场的格局。传统的DLP占用空间大,大规模部署受限,LCD拼接的物理拼缝限制难以满足更好的视觉体验,而小间距LED则凭借技术的不断提升,克服了传统大屏幕的这些局限性备受用户追捧,改写了原本三足鼎立的市场局面,变成一家独大。

小间距产品的点间距越来越小,目前主流点间距还是1.2mm和1.5mm为主,0.9mm也开始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为了提高分辨率,各个厂商仍然在技术手段上寻求突破,IMD、COB、倒装COB各种技术百家争鸣,尤其是芯片尺寸50um以下的“Micro LED”还未没有量产,但已备受关注。小间距LED是屏幕往“大尺寸”方向演进最大的受益者。
业内人士指出,大屏幕系统要进一步考虑“大”的需求,这里的“大” 指的是“大系统”。“大系统”的发展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数据整合越来越多的大系统对厂家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厂商除了提供大屏幕,还要参与到大数据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中去,成为真正的解决方案专家,比如对海量数据融合呈现的需求,要实现大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把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数据,以易于感知的图形图像,通过立体、二维、动态、实时等方式进行展现,便于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数据内容,辅助领导做决策。
同时,将大屏幕显示行业通过平台化一定能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带动新技术在大屏显示行业的发展。
另外,大屏幕应用的扩展带来了更多无限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显示设备与各种信息传输终端连接起来,信号的调度和交互手段上如何真正做到适配不同场景,做到“触手可及”,以及更多的个性化,这都是大屏幕及周边厂商要面临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