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2019-06-27 吴铮 广东广播电视台


【摘要】近年恰逢我台新广播技术系统升级改造,广播全媒体发布系统是为加快融入新媒体时代步伐进程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我台架构了一套基于阿里云平台为基础的混合云系统粤广云融媒系统。这里主要介绍粤广云融媒系统中的广播可视化子系统。

【关键词】 融媒系统 阿里云 粤广云LIVE 广播可视化

引言

作为我国传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广播电台的宣传影响力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近几年受到各大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等冲击非常大。过去几十年,传统广播在技术上的要求始终强调的是在技术管理和运用中,做好音频制作播出传输等技术维护工作,维护播出安全。但在现今各种外界因素冲击下,加快技术革新、推动广播新技术的运用等成为重中之重。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总体设计思路

广播全媒体发布系统是我台新广播技术系统升级改造的一部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的指导下,基于以上的技术改革需求,我台架构了一套基于阿里云平台为基础的混合云系统粤广云融媒系统。

由于广电播出的安全性要求的独特性,我们的整套融媒系统与播出内网将是基本剥离的状态,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然后,通过数据摆渡过滤的非对称网闸设备以安全的、有限互通的方式将播出内网和粤广云融媒系统连接起来。

并通过有控制、有限度的互通,安全地与其它公有云平台及省内下属地市私有云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新形势下“一省一平台”的建设构想。

二.粤广云融媒系统模块介绍

我们的整体思路最主打的思想有几个方向,首先是融媒可视化互动直播。对于电台来讲,我们要做的是“可视化”,但并不是与电视台争市场去做视频直播。这个就是充分考虑电台的特点而做出的技术方案建议。其次,实现主持人与大众的互联互通,行程及时响应,提高广播节目接收信息的时效性。再次,实现异地办公,随时随地传送突发新闻,转播前线音视频图文消息等。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传统广播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副产业链,增加副线创收资源。根据电台方面的需求,我们设计的粤广云融媒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如图1。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三.粤广云LIVE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粤广云融媒系统中最重要的“可视化”部分。针对可视化方面,我们设计出粤广云LIVE——网络视频直播。电台做直播的场景主要包括:电台直播间的日常节目直播,将对听众神秘感距离感较强的传统广播的直播间现场,展现给大众;针对部分重要节目、重要的户外外场活动专门的视频直播,弥补过去广播节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缺陷,提高节目丰富度、精彩度;还有少量的,跟电台节目无关的例如转播省内电视台实况等其它内容的视频直播。

传统电台直播间的空间、设计、摆位、装修方式、灯光、显示器等都是没有考量视频直播的传统广播模式设置的。众多设备围绕主播桌、主播没有化妆师等都决定了电台的日常可视化直播绝不能按照电视台视频节目拍摄方式去做。电台节目的形式并不都适合视频直播,所以我们的系统是“可视化”而非“视频”,所以,粤广云LIVE可视化的要点在于可以让主播和节目制作人员在播出过程中非常方便地发送图片、微视频、投票、红包、礼券等内容到微信公众号的“可视化窗口”,对于很多没有视频直播的节目这个窗口中丰富的图文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完全不输于直播间的视频。软件界面如图2。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硬件方面,由于我们整套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轻量化”部署。也就是说,我们的整套系统搭建,是以简单、高效、便捷的手法架构起来。对传统广播直播间的空间要求,不会特别苛刻。简单来说,就是电脑、调音台、AOIPBOX(音频协议转换器)音频网关、摄像头、话筒。

而针对外场活动,我们有厂家专门设计的LIVEBOX多通道视频一体机。如图3。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L I V E B O X出厂时可以有多种配置,典型的视频信号输入输出配置有:4个SDI输入;全高清1个SDI输出;可作为多画面监看使用2个HDMI输入;全高清4个USB摄像头输入接口;1个DVI显示器接口;1个VGA显示器接口;1个HDMI显示器接口。考虑到现场直播中的音频信号的实际情况,LIVEBOX设计了实用的音频信号输入输出。考虑到很多应用都需要现场音和麦克风评论音,LIVEBOX内置调音台功能,一般的现场直播不需要配备单独的调音台,极大地方便了现场直播。LIVEBOX一体机的音频输入输出包括:2个MIC/LINE模拟音频输入,卡农及大三芯接口;话筒支持48V幻像供电;2个音频输出,卡侬头及大三芯接口;输出音量调节;旋钮式混音调音台功能;耳机监听及监听音量调节。如图4。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同时,不论在直播间内还是外面的外场活动,我们都可以结合融媒系统中APP的环节,利用手机作为移动端信号源,灵便获取外部视频源信号。而主操作界面,可以实时实现内外切换、场景切换、获取前线图文视频报道等功能。

四.前期准备

在频率正式使用之前,我们会有一个试运行阶段,测试系统软件硬件的使用情况,保障软件、网络运行正常。对于使用者来说,过去传统广播的主持人是没有进行过镜头感捕捉,以及切换镜头等专业摄像技术的培训的。所以,在试运行期间,主持人也可以在直播间进行实际演练,先适应新系统的存在,镜头摆位等。然后,再尝试在传统广播节目播出中,逐步添加融媒系统的操作流程,务求在正式播出时能够做到手眼一致,操作流畅。同时,在试运行期间,还需要针对使用者在软件方面的用户体验,进行细节方面的调节,对系统进行升级。

根据直播活动场地类型的不同,我们设定了内场直播间及外场活动现场这两种直播环境系统搭建方案。下面我们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五.内场直播间搭建方案

1.设备列表

如表1所示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2.软件环境

我们在搭建整个系统前,需要调试好所有的软件运行环境,设置好Dante声卡、驱动、WIN10系统、插件、net framework 3.5补丁、摄像头驱动等。

3.系统搭建图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六.内场直播间搭建方案

1.设备列表

如表2所示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2.软件环境

外场活动对软件稳定的需求度更加高,需要调试好所有的软件运行环境,设置好Dante声卡、驱动、WIN10系统、插件、.net framework 3.5补丁、摄像头驱动等,且需要与所有连接主机的外场设备源做好网络连接。

3.网络及音频环境

由于外场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网络环境更加复杂,受限范围各自不同。所有我们一定要反复检查AOIPBOX 与粤广云onair工作站、粤广云live工作站等连接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电脑正常连通外网,检查好视频信号信道输出情况,并将调音台音频通路设置好。

4.外场活动现场勘测

不同活动场景,需要的线材和各设备摆放位置都不同。设备线路走向需要进行提前预测,留取合适的视音频器材连接线材的长度,各设备的音视频接口,也需要提前做好预设,保留好充足的信道输入输出。

5.系统搭建图

如图6。

广播融媒系统可视化设备搭建方案

6.外场应急备份方案

(1)网络问题

首先,视频推流需要对IP做重点筛查。外场场合网络环境复杂,经常会有网络端口受限,类似政务网络,一些小型商务网络等等。发现网络异常时,需要及时联络现场网络工程师,打开受限IP端口。如果在此情况下网络依然不能使用推流情况下,台式机和笔记本这些用有线上网的推流设备就会失效。这个时候需要紧急启用4G推流设备,通过4G流量卡进行推流,一般选择的4G推流设备会存放起码两家移动网络公司的流量卡做应急切换使用。

(2)外场一体机LIVEBOX报错

启用备用台式机或笔记本进行推流。由于LIVEBOX本身集成电脑主机、快捷导播台、多种视音频线材接口于一体,所以切换为台式机或笔记本时,对应线材的接口设备要提前准备好,我们选择增加两个采集卡来应对HDMI、SDI等视频线接口,对音频卡侬线需要用其他设备类似音频分配器等进行转换,最后以小三芯接口接入主机。

(3)视频线备份

线材储备一定要有冗余,在备线时需要前期进行查测老化。现场的视频线都准备了相应的备线,当某一条线路出现问题,用备线紧急顶上。并且,在备线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音视频接口受限的问题,预留音视频不同源线材做冗余备份。

(4)视频接口备份

出外场时需要提前准备双向的视音频转换器。当SDI接口出错时,用SDI转HDMI设备转换成HDMI信号进行采集;当HDMI接口出错时,用HDMI设备转换成SDI信号进行采集。这也是对信号线材受限,需要转换其他接口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七.结束语

以上是广东广播在融媒体架构上内外场搭建的实操方案,此文章是来自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设备方案,系统架构还在初期尝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在实操过程中逐步完善。

我们旨在加快传统广播节目可视化的进程,在传统节目的接触上,增加广播节目形态,提高与用户互动的密切程度。广播节目的要义始终是广播,平台建设要围绕自己的轻量级、上线快、社交媒体集成、强互动、个性化、强调车载、强调智能硬件等特点发力。新媒体传播,类似两微一端及其它高访问量的平台,相当于一条已经铺设好的高速公路,传统广播只需建立一套高速路上的引导路标,将听众引入高效便捷的“听体验”,而通过传统广播结合新媒体传播途径,广播业务能给予听众广播的移动互联新体验。那么广播业务即能实时、跨界限地收到来自听众的回馈,建立传统广播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副产业,从而更深层次的达到扩大广播业务影响力的效果。

另此文需感谢INFOMEDIA公司软件工程师彭学,他在架构方案等工作中对笔者提供了大量技术方面的帮助。


广播融媒系统 可视化 融媒系统 阿里云 粤广云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