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有2018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三星展示了名为“The Wall”的146英寸的模块化电视。既称“模块化”,意味着它可以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更大的屏幕。三星方面表示,“The Wall”基于MicroLED技术,用户可以随意添加屏幕,对于屏幕添加的数量目前没有上限限制。
后有3月中旬,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大举投资开发下一代MicroLED显示屏,并且利用加州总部附近的秘密设施生产少量屏幕用于测试。事实上,苹果很早就开始布局MicroLED领域,早在2014年该公司就收购了MicroLED显示技术初创公司LuxVue Technology。
Micro LED,似乎要成为这两大巨头公司在智能终端市场继续“相爱相杀”新战场。
或许有人对Micro LED还不熟悉,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Micro LED、Mini LED一样,都是基于微小的LED晶体颗粒作为像素发光点,区别在于,Micro LED是采用的1-10微米的LED晶体,实现0.05毫米或更小尺寸像素颗粒的显示屏;MiniLED则是采用数十微米级的LED晶体,实现0.5-1.2毫米像素颗粒的显示屏。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小间距LED,采用的是亚毫米级LED晶体,最终实现1.0-2.0毫米像素颗粒显示屏。

显示原理图
据悉,Micro LED耗电量仅为LCD的10%,0LED的50%。另外,与同样属于自发光显示器的OLED相较,在同样的电力下,亮度比OLED荧幕高出三倍,并具有较佳的材料稳定性与无影像残留。
MicroLED被视为是新一代显示技术,被称为是次世代的显示技术霸主。国内外大批厂商纷纷强攻,其市场前景备受看好。据《1Q18 Micro LED次世代显示技术市场报告-2018 Micro LED与Mini LED产业展望》报告显示,microLED市场有望在2025年达到199亿美元,并在2019至2025年间保持54.7%的复合年增长率。
随着小间距LED技术的持续进步突破,我们的小间距LED性能标准也在一步一步向所谓的MiniLED、MicroLED靠拢,傻傻分不清楚的大有人在。不但概念容易混淆,参与企业之众也让人头大。
据统计,目前全球参与或间接参与MicroLED的相关厂商及机构达近百家,有机构统计了目前MicroLED显示领域全球主要专利申请人排名,依次为:Apple/Luxvue(美国)、X-Celeprint(英国)、Facebook-Oculus(美国)、ITRI(台湾工研院)、China Star Optoelec Tech(中国华星光电)、Mikro Mesa(台湾)、BOE(中国京东方)、Changchun Institute CIOMP(中国长春光机所)、Sharp/Elux/Foxconn(日本)、Samsung(韩国)、Vuereal(加拿大)、Goertek(中国歌尔股份)和SONY(日本)。这些企业可谓在MicroLED显示领域先下一城。
当然,由于MicroLED目前还存在较高的门槛以及技术瓶颈,各大厂商转而把Mini LED视为Micro LED的前哨战。对此,佰鸿董事长廖宗仁表示,MicroLED不容易做到物美价廉,小间距显示屏算是Micro LED的前身,但即使是已经步入量产的小间距显示屏,都被局限在小众市场,更遑论MicroLED。亿光董事长叶寅夫则认为:MicroLED不是LED厂的问题,而是精密机械的问题,如何将数量庞大、分散的MicroLED转移到小方块上,是非常高精密度的制程,目前各方都在着手开发,预估5年之内设备会比较成熟。
或许我们低估了技术发展的潜力和速度,但从MiniLED技术过渡,大概是MicroLED大尺寸化发展成熟的必经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