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 ——电影制片人陈晓波、导演邵大卫专访

2019-01-02 电影中国


由陈晓波投资并担任制片人,邵大卫导演的悬疑电影《夜魔奇案》早在2018年2月份就登陆了WFA纽约冬日电影节,之后在国际上拿了几个奖,还入选了戛纳影展。12月21日才在国内上映,对于翘首以盼的观众们来说可谓是姗姗来迟。看过之后会发现,电影中西结合,采用多线叙事,在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而电影在美术和摄影方面也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夜魔奇案》不是终点,邵大卫已经开始构思下一部作品,制片人陈晓波也有自己的蓝图,将在影视、文化和教育等领域持续深耕。我们采访了陈晓波和邵大卫,请他们谈了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陈晓波:整个产业链都有自己的团队

听说您在深圳大学毕业,和深大有哪些缘分?

陈晓波:对,我在深大读书的时候学的是设计,经常帮老师画图。印象最深的是大二的时候,学校给了我一次实践的机会,当时有设计公司要设计一间五星级酒店,到深大找人帮忙出设计图,他们知道我设计图画的很好,就联系到我。在老师的支持下,我接下了这个设计图的工作,赚到了第一笔钱。

 

一直做设计也挺好的,后来怎么开始做文化产业了?

陈晓波:我在深大之前有个鼓浪屿艺校的同学,也就是导演邵大卫,他写小说、做编剧,后来又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我们平时沟通比较多,他有一个剧本找人投资,也搁置了挺久,后来我们商量自己开发。刚好我对电影很有兴趣,有这方面的情结和追求,就这样开始了电影创作。

接着往前延伸就是和影视相关的文化创意,目前上海有几十平方公里的文化创意园版块,我们负责影视、文化方面的开发;在宁波目前也有同样的项目,我们的版块主要是文化、影视创意版块产业链的提升和延伸。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公司的整体发展呢?有怎样的布局?

陈晓波:主要是影视、传媒、文化地产,还有教育版块。教育分两块,一部分是幼儿教育线上教育,是视频教育;线下我们将意大利的绘画、美术、雕塑等培训引入国内,做提升班、留学班,以及实用美术的培训。我们还投了厦门大学医药研发,大概这几个版块。

 

文化和地产怎样和影视结合?

陈晓波:我举个例子,开发商造城,其中会有一些创意园区,然后由我们来设计规划,其中有影视城、前期后期拍摄、各种室外室内影棚、拍摄场景等,这部分都是我们擅长策划的。

 

和深圳大学有没有进一步合作?

陈晓波:我前面说过,我在深大毕业,之前就读的设计系变为艺术系,我等于是从艺术系出来的,我所学的专业,以及最初的赚钱机会都是深大给我的,我当然想要有回报的机会。

目前和深大艺术学院在探索的合作是教育这部分,将意大利的艺术引入进来,让这部分在深大艺术学院落地。另外还有美国几所影视院校,他们的一些专业课程我也想引入到国内,但需要国内高校的配合才能落地,也在看深大艺术学院能不能包括服装、化妆、美术、置景等课程落地实践,给在校学生一个实践和创业的机会。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电影领域,有中戏、中影,有相关专业但没有那么细化。行业在说人才断层,各个环节的专门人员比较薄弱,在教育方面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陈晓波:对的,现在基层缺的就是这些岗位的人才,是电影行业很刚需的部分,我们就做这方面刚需的培训,如果能和深大艺术学院结合,就能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在电影创作方面有什么优势?

陈晓波:影视方面,我们有自己的创作团队,比如这次《夜魔奇案》,从编剧、统筹、拍摄、剪辑,以及宣传发行,我么都有自己的团队,其他多数电影都是分成几块,交由不同的公司完成,我们不用受托于人,所以更灵活也更高效。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邵大卫:要迎合市场,又有艺术表达

您和陈晓波怎么想到合作这部电影?

邵大卫:我先写好了《夜魔奇案》的剧本,然后一直在找资金,这对于新导演来说是挺难的一件事,陈晓波是我同学,我们彼此很信任,谈到这个项目后一拍即合,就合作把电影拍出来了。这也说明了一件事,现在很多年轻人想拍电影,往往找资金是很难的一件事,可以说百分之八十都挡在资金这一关,而往往能帮助你的都是熟人,这是很现实的情况。

 

《夜魔奇案》在国外很成功,拿了一些奖,对于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邵大卫:更多是评委的鼓励吧,他们觉得以往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往往是文艺片居多,这次有一部商业类型片和中西结合的风格,有一种新的模式让他们看到。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电影里有西方元素,天主教堂、天主教等,为什么做这样的设定?

邵大卫:本身这就是西方电影比较多的类型,也和我的生活环境有关系,我在厦门鼓浪屿长大,鼓浪屿是一个中西文化结合,国际合作社区的典范。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就有很多教堂、古老的宅子,包括黑暗骑士的出现也是有西方电影的影响,看起来比较酷,造型上比较有识别度,这是一个商业的考量。

 

电影在哪里拍的?

邵大卫:在上海拍的。室内的景是现成的,只是在光影营造上与众不同。电影是骗人的把戏,我们有一条纵深很长的小树林,那个主场景变了好多次,让观众看不出来。包括来的路、孤儿院、墓地等都是在那拍的。这样才能节省成本、加快速度,如果说我们为了景换地方就会很麻烦。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电影其实是多线叙事,剧本给人的感觉比较精妙,剧本创作多久?过程中有没有参考学习了同类型电影?

邵大卫:这部电影是有一点哥特暗黑的风格在其中。多线叙事是希望能把故事讲的更巧妙一些,故事一环套一环,这也是在国外部分影展引起重视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是比较偏西方的,多线叙事观众也会更喜欢看。当然,电影到后来因为市场原因砍掉了一些元素,到时我们会考虑发行加长版,将被剪掉的部分也放上去。

 

悬疑和惊悚题材很容易在审查上受限,有没有碰到这方面的问题?

邵大卫:《夜魔奇案》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这部是悬疑+剧情,带有惊悚氛围的悬疑电影,我参考了希区柯克的电影,我很喜欢他,也很了解他的电影。还有就是选择这种类型,导演往往第一部和第二部作品没有太多资金,我们尽量集中在讲故事上,选择这个类型是取巧的方式。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悬疑惊悚题材的美术很重要,这方面都做了哪些设计?

邵大卫:我和陈总都是学美术的,大量美术都是自己设计,包括服装、场景选好后,美术师帮我们进行道具方面的实施,在影像风格方面都是我们自己把控。

 

摄影和灯光呢,也很重要,也决定了电影能不能出来气氛,我们和工作人员怎样沟通?

邵大卫:我们这部电影用了很多逆光,冷暖对比的反差,都是美国电影里常用的手法,气氛营造有哥特风格出现,这些一是我们和摄影很熟悉,二是我们有画分镜,所以在拍摄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拍摄的影像大概会是什么样,实施起来没有那么难。

有一两场戏,当时准备不充分,延误了五六个小时,才把灯光搭起来,总的来说,灯光和摄影、美术部门都是全力配合的,电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是多部门协同才能做出来的效果。是综合艺术。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电影是不完美的艺术,有没有觉得遗憾的地方?

邵大卫:有遗憾,有良心、有诚意。我自己想的是把这部电影拍成中国悬疑电影里相对来说与众不同一点,能让人记得住这部电影,有标签和在其中,能打一个记号,大家看过能记住。我们在各种限制的条框里尽量做好。我们拍摄时间很短,资金方面也要控制预算,所以已经达到了能达到的比较好的效果。

 

观众对泰国、美国的类型片比较认可,您创作完之后,认为国产电影在类型片的范畴里差在哪?

邵大卫:其实就是说故事的能力,我们国产电影比较弱,但是太会说故事观众又很难接受。观众普遍比较喜欢看合家欢的喜剧片。

多线叙事让《夜魔奇案》在国际影展得到重视

这部电影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邵大卫:这是我的第一部院线电影,也让我深深了解了电影不是爱好就可以的,里面有很多专业技能,包括营销、发行、宣传等等很多技巧,是专业度极高的行业。这次拍摄让我从开始喜欢电影到现在,完整的了解了电影的产业链,上了很深的一课。

 

接下来还有其他什么计划?

邵大卫:我们要创作既迎合市场,又能有艺术表达的电影。不能太任性,尽可能的多拍一些优秀的商业类型片,这样电影市场才能繁荣。

夜魔奇案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