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掌中高清拍摄技巧

2007-04-13 李杰 依马狮网


    近年来,高清摄像相机、HDTV、HD技术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新科技,高清前期拍摄产品、整个高清制作模式,对摄制人员、对后期技术人员来说,根本上是一种革命。客观的讲,现在还没有哪一个人说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高清的“摄像-录制-编辑-显示-播出”全部技术。中国市场现在的高清节目制作与播出的情况,可以用简单两个字来概括—“积累”。电影电视制作机构和行业从业者在积累摄制制作的经验,同时也在积累高清节目的素材。行业从业者在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成功甚至失败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HDV以其出色的品质、广泛的应用范围、平易近人的价格,渐渐成为了一部分专业人士和广大非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出于工作,笔者曾经从2005年陆续使用过索尼、松下、JVC、佳能这些厂商的主流HDV产品,认真地研究摄像及其相关的问题,并总结出一些便携式掌中高清HDV的使用经验与心得,所以笔者今天要讲的问题基本上是针对电视栏目制作、新闻纪实、视频广告宣传制作的人。

    拍摄曝光问题
    曝光是摄影摄像的基本问题。无论您是使用传统的胶片为介质拍电影,或者是以数字介质拍数字照片和数字影像,都要面对这个关键的问题。由于小型HDV摄像机在外观上与家庭用DV几乎相差无几,而家用DV摄像机又几乎全部使用傻瓜式的操作设计。我发现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高清摄像机的时候,都理所当然的把HDV当成一个普通的DV傻瓜机一样,很“简单”的去操作它。因为小型HDV摄像机有自动曝光功能,很多新闻采集、纪录片的摄像师比较喜欢用“傻瓜”模式,这种曝光模式自动完成所有的光圈快门速度曝光组合,但几乎所有HDV摄像机的“自动曝光”功能不太能满足电影、电视剧摄影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因为摄像机内置的自动测光曝光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式测光表,它会给摄像师提供一个整个画面的平均数值,这个数值会随画面内容、光线不同而变化,并自动调整摄像机的快门速度与光圈孔径以达到一个平均曝光值,这套测光系统并不知道您所关注的镜头重点什么。正因为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逆光、剪影、深色背景等镜头,自动曝光模式提供的数值往往不是您想要的曝光数值。那如何确定曝光是否准确呢?
    其实用户不用担心,很多新上市的HDV摄像机已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拿笔者最近正在使用的佳能XHA1摄像机为例,如果在没有示波器和监视器的情况下,曝光的参考工具就是机内自带的斑马线条纹和机内测光指示条。斑马线可以设为100/95/90/85/80/等7个常用级别,曝光过度的部分通过斑马线的闪动提示,一目了然。在手动曝光模式下,机内测光指示条会开始工作,随时显示目前的曝光状态。值得一提的是,佳能XHA1摄像机,快门速度和光圈的调节按钮分别位于机身的左侧和镜头上,在眼睛不离开取景器的情况下,即可单手进行快门速度的调整与光圈的调整,这是延用目前专业摄像机的光圈快门操作方式,相信专业用户会马上就会习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我发现,高清HDV拍摄的图像,暗部的还原率是非常强的,假如拍摄的时候拍了暗一档光圈,通过后期调色,其还原能力还是有一定的空间。但是,高清的画面曝光过度的话,也会有非常大的问题,亮部就会损耗非常大,而且这个损耗是不能还原的。就像在拍摄胶片一样—“宁欠忽过”。在高清中,按所谓“正常”设定,我用监视器去作为我的曝光参考,暗部和亮部自己去控制。虽然监视器的还原能力还不到百分之一百,但如果我们能在“拍摄—编辑—放映”这个链路之内,能够按照高清的特性,透过调整摄像机内的设置把反差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清录像机纪录下来的图像,是绝对不会比电影胶片差。

    关于镜头与对焦
    现在的摄像机几乎全部使用变焦镜头,而且是16倍,甚至是20倍以上的高倍率变焦镜头,佳能XLH1摄像机推出了6倍变焦比的高清HD广角镜头。这是出于大家工作上的习惯,也是电视行业的实际而要。今天的HD高清镜头清晰度的线数已经达到了800线对,在笔者实际使用高清HDV摄像机初期,曝露出很多的问题。因为我习惯了标清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放在取景位置,手动对一下焦,在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而我们面对的电视观众,也无非是在25寸的标清电视上观看我们的节目。而今天,我们电视机的尺寸动辙29英寸、36英寸、甚至是50英寸,而这又是基于在高清的世界里!在这样放大比例的情况下,加上高清本身极为清晰的图像特点,画像焦点稍微有一点不准确,观众都会很轻易的看出来,这也是很多制作人说高清拍摄会使成本增加的原因,因为成本增加不单在于设备和器材租金支出,而是在整个制作环境、制作态度等方面,都要严谨。对美工、道具、服装、化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像标清一样做法。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清清楚楚地重现出来,所以制作各个环节都要更加认真。关于这点,我们先按下不表,单说高清摄像机的对焦问题。
    高清HD世界是1920乘1080像素,整个图像的感觉和清晰度大概是标清的4倍,光学上存在的种种缺点都会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好在佳能XHA1摄像机采用了1/3的3CCD系统,景深要大于大型专业摄像机,而它的镜头中央与边缘清晰度几乎一致,所以,对焦位置是否准确是我们唯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我建议如果制作环境允许的话,用大一点的监视器,而且一定是高清监视器!(如此说来,高清拍摄时曝光和对焦都要用到监视器,建议大家购置一台),XHA1的高级版——XHG1提供了HD-SDI接口,所以不用任何的转器设备,就可以把摄像机的信号通过SDI接口直接显示在高清监视器上,HD-SDI信号线可以长达50米甚至100米,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信号的损失,导演可以离摄像师相对较远的位置确认画面的焦点与曝光是否准确。可是摄像师是如何通过小小的取景器来完面精确的对焦呢?XHA1设计了两种铺助对焦方式—焦点放大和PEAKING勾边电路。焦点放大,就是把取景器内的图像放大两倍,以确认焦点,这个功能是通过机身左侧的功能键开启来实现的。PEAKING是把取景器内的景物做一个勾边电路,只要是边缘清晰的地方,勾边电路就会高亮显示其位置,以保证焦点的放无一失。

    关于画面效果
    大家在使用HDV高清摄像机时,总会带有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把我的影片拍摄得更像是胶片效果?我先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首先,我觉得胶片效果不只是代表大反差和高饱和度。另外,胶片效果并不是我们最终的要求,而是一个中间过度。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节目最重要的就是内容,有了内容才会决定整部影片的基调。至于怎么把这种基调体现出来,必须要用到曲线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就不单单体现在反差和饱和度两个方面了。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人能够完全界定视觉上,什么叫胶片,什么叫录像,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但是我们又能看出来哪是胶片拍的,哪是录像的。如果用科学一点的方法描述两种画面有什么不同,在图像的表面清晰度方面,胶片比较柔和一点,渐变的过程比较柔顺,层次比较丰满一点,高光部分保留的层次比较丰富,低光度、暗部分层次会压缩一点。所以,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对高光、中间部分到暗部分的GAMMA值等选项加以控制、调节摄像机内的数字图像处理设置,令摄像机对光的反应,对图像的还原效果比较接近胶片的特性。笔者使用的XHA1,有超过23项的用户自定义预置,我建议开启GAMMA、BLK GAMMA、KNEE和MATRIX,关掉SKIN DETAIL等。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设置,如果您用得上的话,可以在摄像机上保存9种预置。在精心调教下,这台机器拍摄出的画面,几乎可以达到胶片的视觉效果。
    笔者也是在使用中慢慢的摸索,如果觉得太复杂,就给大家几条简单的建议:曝光稍稍欠一点儿,对焦稍稍仔细点儿,菜单多多研究点儿,HDV应用更上层楼。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