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化推进的长期过程。我国2000年“十五”计划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推进三网融合,应当把握三网融合的规律,找准三网融合的重点和着力点,调整政策,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顺势推进,最终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美妙生活。
三网融合有三大规律:
一是三网融合是基于技术驱动基础上的业务融合。数字压缩、IP协议等新技术新方式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近年来,三网融合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国际互联网提供网上电话、网上广播、网上电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运营商和用户越来越多;二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提供互动电视、宽带上网、网上电话、视频通话等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一些国家有线电视在宽带接入市场上占的份额很大;三是通过电信网提供互联网业务比较普遍,利用电信网开展IPTV业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兴起。三网融合不是一网取代另外两网,也不是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而是让用户通过一根线路(电话线、有线电视或其它)就能享受到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多种业务服务,享受到三网融合带来的数字化生活的乐趣。
二是三网融合是基于政策调整基础上的业务融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在1996年修改美国联邦通讯法时,为了打破市话领域的垄断,允许有线电视业者参与市话服务竞争,同时允许电信业者参与有线电视服务。这一政策调整加剧了电信和有线电视领域的兼并竞争,有线电视光纤化、数字化改造加快,美国有线电视提供宽带接入服务非常普遍,在宽带接入市场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三网融合需要技术推动,也需要政策推动。近年来,我国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发展都很快,但是由于政策限制,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全部依托于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的宽带接入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目前,我国有25个城市有线电视实现了数字化,包括青岛、深圳、杭州、佛山、大连、太原、南京、绵阳、南阳、淄博、银川和广西14个地级城市,此外,广东、山东、上海、天津、重庆、山西、云南、福建、江苏、陕西等地有线电视数字化比较快。数字化以后,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容量资源大量闲置,迫切需要开展互联网接入等多种服务。我国已允许央视、上海文广等与电信部门合作在哈尔滨、上海等地进行IPTV试点,利用电信网提供广播电视接入服务。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互联网、电信网将逐步对外资开放,理应首先对包括有线电视业者在内的内资开放。目前我国三网融合的重点在于调整政策,允许有线电视业者提供电信网、互联网业务,加快我国宽带用户的普及,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宽带网络发展上的差距。
三是三网融合是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结合的产物。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市场需求永无止境,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三网融合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完善、更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目前,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比如通信网的劣势在于用户接入的带宽不足,广播电视网的劣势在于交互性不强,互联网的劣势在于安全可靠性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三网的升级改造。
三网融合有三个重点:
一是加快建设宽带通信网。用户最后一公里是通信网的瓶颈,建设宽带通信网的主要任务有:(1)加快固定电话接入网改造,推广应用数字技术,大幅度提高用户接入网的带宽。(2)加快3G、4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推广应用流媒体等技术,积极开发手机终端的多功能,使手机真正成为多媒体移动通讯“专家”。
二是加快建设数字电视网。单向是广播电视网的瓶颈,建设数字电视网的主要任务有:(1)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通过整体转换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交互式的多媒体综合通信平台和宣传娱乐工具。(2)加快地面数字电视网建设,使千家万户能够免费接收到更多的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3)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产业化进程,使手机、PDA等便携式终端能够接收多套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
三是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安全和带宽是互联网发展的瓶颈,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互联网的安全可靠、传输带宽等问题,推动互联网融合提供更加高质量的通信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
实际上,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各有各的优势。推进三网融合,应当充分发挥三网的各自优势,应当充分使三网得到充分发展,扬长避短,形成信息时代的网络结构,适应信息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惟有此,才能消除数字鸿沟、信息鸿沟,才能实现三网融合的真正目的!我们期待着三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同进,共同谱写信息化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