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与切换系统是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的信号交换中心,对整个系统的指标影响极大。近年来,投影显示系统发展有两个重要特征,这就是大型化和数字化。作为显示系统传输与切换设备的生产厂家,必须研究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满足日益发展的工程应用需求。
大型投影系统的信号源分布范围广,连接关系复杂,于是产生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高分辨率图像信号的长线传输问题;第二是图像干扰问题;第三是大规模矩阵切换器的需求。
长线传输会对信号的高频端产生衰减。北京兆科恒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家凤老师指出,从系统整体带宽的角度看,线路衰减是瓶颈。系统的整体带宽是图像清晰度的决定因素。此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用线路均衡器,通常又叫长线驱动器。比如兆科研发的IFU-105计算机信号长线驱动器,它能有效地补偿线路衰减。赵老师介绍,早在1997年,兆科就推出成熟的长线驱动器产品,预见到传输系统对线路均衡的要求会不断提高,直到2000年,随着AV市场逐步向大型化显示系统过渡,长线驱动器的优越性才体现出来,目前,大型显示系统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增加,长线驱动器已经成为一些传输系统的必配设备。长线驱动器只能解决300米以下的RGB信号传输问题。对于超过300米的RGB信号传输,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光纤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是数字化传输方式,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兆科VGA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距离可达20公里,且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衰减传输。
工程实践证明,图像干扰通常伴随系统规模的增大而产生。干扰源主要来自系统的地线。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第一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对系统的信号地线进行精心设计,第二是使用干扰隔离器。针对工程需求,兆科最新推出系列化干扰隔离器产品,如RGB信号干扰隔离器、视频信号干扰隔离器和音频信号干扰隔离器。这些产品的推出,使系统干扰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毫无疑问,光纤收发器同时又是最佳的干扰隔离器,只是造价过高,只有在特别需要时采用。
一种新的传输方式开始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双绞线传输。双绞线传输是一种平衡方式传输,能有效抑止共模干扰。显示系统产生的干扰主要来自地线和电源系统,对于信号系统而言,这些干扰均属于共模干扰,因而,在双绞线系统中得到充分的抑制。双绞线传输中使用的收发器,其功能是实现非平衡线路与平衡线路的匹配连接,同时还具有长线驱动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长线传输与干扰问题一并解决。双绞线矩阵切换器的推出,使双绞线传输由局部使用发展到系统化。兆科推出的双绞线收发器、双绞线矩阵,可构成双绞线传输切换系统。
[Page]
综上所述,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三种传输方式在解决长线传输、抗干扰和设备价格方面,可谓各有所长。综合利用多种传输手段,可使之优势互补。双绞线能抑制地线干扰、成本低廉、安装简便,线路的传输性能适中,但线路品种少,选择范围小。同轴电缆规格齐全,选择范围大,75-5以上的同轴电缆传输特性优于双绞线,但是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造价也会增加,且对共模干扰无能为力。光缆专门用于超远距离传输,价格昂贵。赵老师认为,每种介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应该简单地认为哪种好或哪种不好。具体选用哪种介质,需要综合考量项目实际情况、场地环境、系统对指标的要求和系统总体效果,运用多种传输介质发挥各自的特性,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显示系统的大型化必然带来矩阵切换器的大型化。大型矩阵,尤其是大型RGB矩阵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研发难度较大。今年,根据市场需求,兆科研制出RGB矩阵规模达到64入64出、48入112出,并投入使用。
数字化技术代表显示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技术所在。从现在起,必须下大力研究。兆科今年推出自主技术的DVI分配、DVI(光纤)传输、DVI/VGA互转设备。近年来,数字信号的应用呈增长趋势。由于技术和造价的原因,数字传输目前还只是在局部使用,模拟系统仍占据主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传输的应用仍会逐步增长。但是,数字化传输尚有许多问题待解决,配套的设备还不完善。而模拟系统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十分成熟,设备配套齐全。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仍将是维持模拟系统唱主角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