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共由3个部分组成,在本期中,我们刊出了前半部分着重讲述远程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在选择远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下期中,我们将继续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与大家一同探讨音频系统中噪音、回声的处理方法,敬请留意。
一、音频质量的重要性和远程教室的组成
常见的媒体如碟片、电影、音乐提高了我们对“好音质”的要求标准。但是,在远程教学课堂上的音频质量却不是那么乐观,低质量音频让学生很难听懂教师演示材料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低质量的课堂音频质量大大地抑制了在不同地点听课的学生的交互讨论,因为技术障碍阻碍了学生的收听内容的质量,而作为学生,往往都不愿意去克服这种技术障碍,而继续做出努力。
学生和教师通常都会发出一些抱怨,例如:发言者的声音简直就像是桶底发出来的;别人在讲话的时候,经常都是把开头的内容丢掉了;如果不是收到了反馈信息或大喊声,我们根本就不能够听清楚;我们讲话的时候,都听到了自己的回音。对于没有受过特定的专业音频训练的人来说,这些技术和操作问题很容易产生。理解一些基本的音频概念能够帮助设计商、安装商以及远程教学音频系统的用户在教室里,获得更高质量的音频。
一个完整的远程教学教室通常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教室、一套音频系统、一套视频系统和一套传输网络连接器。本文将主要针对教室里的各种设备和音频系统——决定声音质量和传输到教室各个位置各个听众中的音频内容可理解性(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以及控制各种设备所需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讲解。
由于声音传输的媒介——光纤、卫星以及微波等都对声音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已经有了针对这些媒介的综合性讨论,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就不会讨论再次讨论这些媒介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将针对用于补充某些传输媒介音频质量的音频设备进行讨论。
二、教室
1、教室声音vs音频系统
传递到各个学生位置的声音首先是从教室开始的。教室的声音——教室影响声波的方式——都是物理因素决定的,如教室的大小、以及教室建筑采用的材料、墙和地板的表面等。如果教室的声音质量本身比较差,音频系统拾取的声音和传输到各方的音频质量就会比较模糊,让人产生听觉疲劳,在某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声音可能根本就无法识别,课堂很难进行交互教学。
教室本身和音频系统对声音质量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要想获得清晰的音频质量,让音频系统产生至善至美的声音,并尽量用户友好化,一定要优化教室声音和音频系统的设计。但在许多情况下,某些特定限制因素限制了某方面的条件,就要通过其它方面的优化来进行弥补。例如:如果由于条件限制,必须要使用一个声音效果较差的教室,那么在音频系统设计的时候就要做到尽量保证系统有着较高的质量。类似地,如果预算限制或者用户喜好因素让音频系统的设计无法做到很完美,那么教室的声音就应该满足非常好的条件了。如果低质量的音频系统搭配了低质量的教室声音,结果可想而知,教师和学生对系统都很不满意,最终不愿意使用该系统。
教室声音vs音频系统:如果一方有所缺陷,就需要优化另一方,维持系统的音频质量。如果你正好在发言人所在的房间,你得大脑会对耳朵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和眼睛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进行综合性处理,视觉、听觉和大脑的功能让你能够对一些噪音或无作用的声音进行过滤,并把精力都集中到期望听到的声音上(发言人的声音)。但是,麦克风就不具备这种能力了,因为,为了能拾取更加清晰、可识别的声音,麦克风就必须具备比人类听觉更加敏感的拾音功能。那么,有的房间声音质量好,有的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能不能预先知道哪个房间具备更好的音质,更加适合远程教学呢?[Page]
2、何鉴别一个教室是否适合进行远程教学
教室的声音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对于我们的远程教学来说,主要有2个方面对教室的声音有着主要影响:衰减时间和背景噪音级。
(1)衰减时间
声波将发言者的声音传递到各个方向。有部分通过直接从发言者传递到麦克风,有部分则无规则散发,穿越墙、天花板或者地板,反射的声音到达麦克风的时间比直接通过发言者到达麦克风的时间长,并进行混合,这就产生了持续声音或出现原始声音的拖尾。衰减时间表示反射声音变得衰弱或者衰减直至听不见为止这个时间段。房间的衰弱时间主要由房间的大小、形状和建筑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