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IP可以大火,逃不开一个客观现实:影响力变现能力。
IP火了,这是互联网时代文化行业必然出现的阶段,而且已经开始。当一个虚构的形象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必将产生新的价值。不说时下流行的芈月传、太子妃也在卖优盘,IP并不是这个时代才有,而是自古就有,只是在这个时代IP迅速延展繁殖,产生了巨大价值。然而IP如同房地产一样,炒的多了,就会出现泡沫,被金钱绑架过度消费,扑街在所难免。
影视翻拍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大IP等于庞大的原著粉死忠党,是话题和流量保障。
号称请来了大半个娱乐圈参演的改编自日本经典漫画IP的IP剧《深夜食堂》,豆瓣评分最低2.3,破了一个最低记录,也让黄磊等人的个人口碑大跌;近期播出的《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因为廉价的特效和矫情的台词,以及粗制滥造的影视特技,让观众直接弃剧。赵丽颖主演的《楚乔传》,让国内观众认识到“抠图”一词的含义,并对演员的敬业精神提出质疑。而在这之前,也有一些人气小鲜肉主演的IP剧的收视口碑双双扑街,主演的电影票房惨败口碑更是一塌糊涂。比如:《盗墓笔记》和《摆渡人》都算得上大IP了,但口碑都一塌糊涂,特别是《摆渡人》不但口碑烂,票房也扑街,就连梁朝伟也因此走下神坛,备受诟病。
以上种种现象,无不充分证明了影视行业内专业精神的缺失。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电视剧的成功是依靠工匠精神,而不是热门IP。
“有些投资人,今天拿到了这个IP,明天说拿到了那个IP,全都是P……”在腾讯视频主办的“打造工匠精神打造工匠精神”论坛上,“小钢炮”冯小刚导演如是说。也是因为冯小刚的频频开炮,引发了媒体和业内人士之于IP的强势关注。
IP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毛病,它不过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法治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IP电影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品牌概念,比如,一些热门网络小说,或者热门剧,由这些所谓的热门IP再进行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翻拍等。IP本身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因为热钱的过度介入,导致IP泛滥,虚高,再加上诸多所谓大IP都离不开小鲜肉的身影,而小鲜肉的演技备受诟病,又是天价片酬助推IP影视剧成本虚高,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以致IP剧、IP电影大有烂大街之势。
编剧袁雪曾发过一条微博,公开讨伐IP炒作带来的恶性循环:“我发现我有一个毛病不太好,一看到大IP扑街就忍不住幸灾乐祸,尤其是大IP加小鲜肉的组合,这样实在太不厚道了。可这两年整个行业都被IP整疯了,不懂行的棒槌裹挟着资本呼啸而来,把整个市场的水搅浑,好好做戏的公司被逼得也拿出血汗本钱来一起玩,游戏规则乱套了,标价标准也蒙圈了,现在热浪过去了,背后的操盘手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走人了,去找下个投资领域,要在这个行业里呆一辈子的从业者怎么办?不过只要他们撤了,咱们就还有拨乱反正的余地,该滚的早点滚蛋吧,让真心做事的人留下来。”

影视剧是网络付费内容的基石,而IP则是市场上的香饽饽。能被称作IP的内容一般能够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深夜食堂》有百事可乐、华为、安居客、统一等19个品牌植入,《欢乐颂2》有唯品会、佰草集、良品铺子、SK-II等50多个品牌,品牌购买广告的方式从以前的“以渠道为中心”,变成了“以内容为中心”。
所以可以看到,在2017上半年里,影视市场中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在IP上发力,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让拥有群众基础的IP发挥出该有的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激发广大网友的创造力。不过IP不能代表口碑,迷恋和执着于IP的影视公司、制作方、视频网站甚至电视台,不约而同地在2017年上半年掉进了坑里。
然而在收视率和话题度的驱动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许多都市剧制作粗糙,角色服装惨不忍睹,剧情甚至始终狗血,毫无逻辑可言,正如著名编剧高满堂所言“刻意制造矛盾,故事情节狂飙突进,人物形象还停留在原点。”然而越骂越看,越看越骂的怪圈,让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助推了《守护丽人》这类都市剧集在收视的走高。
热门IP扑街现象,该如何拯救呢?《后宫甄®传》、《琅琊榜》等IP改编剧的大获成功,就因为各位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用心。《后宫甄®传》光是为了还原清朝宫廷礼仪,就专门向晚清时期的宫人请教。剧中女演员在穿着古代花盆鞋的情况下,在剧组拍了三个多月。电视剧中的珍珠、翡翠、玛瑙,选取的都是高仿真首饰,就连各位女主的宫装旗袍,加起来就多达上千套。古装剧《琅琊榜》的剧中人物礼仪,不仅严格落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还原了魏晋时期没有板凳这一史实。在剧中关于靖王这一人物四次服饰颜色的不同变化,灰绿、金色、明红、玄色,也是根据人物从不得宠的王爷——五珠亲王——七珠——太子——皇帝的身份变化。
同时,热门IP在影视制作的利益追逐下,网文抄袭现象也变得日益严重。很多制作方明知道《热血长安》、《锦绣未央》等网络小说,深陷抄袭丑闻难以自拔,却依然购买版权。不久前随着电视剧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桃花债》因为抄袭纠纷上了微博热搜,电影版制作方却趁着热度,立即提交了《三生三世2》的申请。
尊重原作者的利益,捍卫影视市场的高品质,维护资本的良性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IP被诟病的背后大抵因为资本,业界流传一句话:“谈及IP,言必谈钱”。钱太好赚,人就容易面临诱惑失去定力,作品就容易丧失艺术价值,电影就不再是一部电影了。在国外IP大佬眼里,“中国目前的IP还不能叫做IP,只能叫品牌”。真正的IP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有思想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