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2年11月21~26日作者受德国录音师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德国录音师协会在德国汉诺威市举办的的第22届国际录音师会议。会议期间聆听了当今录音界最具前沿的学术报告,参加了环绕声节目的拾音和制作的实践活动,其间在汉诺威会展中心临时搭建的审听室作者亲身感受了新的声音记录方式SACD和DVD-Audio给声音的表现所带来的魅力,本文就是根据会议资料整理而成的有关SACD的综述文章,在此介绍给对此该兴趣的读者。
一 SACD简介
1.什么是SACD
CD的问世,可以认为是音乐重放领域中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它将音乐表演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近些年来,一些要求苛刻的听众对重放声音的音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飞利浦和Sony(CD的发明者)开发出了超级声频CD(SACD)。SACD采用了最先进的DSD技术,使重放的音质更为出色,将现场演出的所有细节还原得淋漓尽致。该技术接近于重放原始的模拟波形,从而得到清晰和更为自然的声音,将音乐表演的临场感和情感交流都表现得极为真实。由于采用了比CD高64倍的采样频率,所以SACD可以重放出极为纯正和自然的声音—不论是双声道立体声还是多声道记录的声音。
2.为什么要开发SACD
SACD是CD的一场逻辑上的革命,它给声频产业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SACD复合光盘为音乐专辑到零售商这一环节中的每一个与光盘相关的产业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这是因为SACD复合光盘能在SACD播放机上播放出具有极佳的音质的声音,同时这种光盘也能在现有的任何CD机上进行正常的播放。
二 SACD与其他相关声频格式的功能比较
见表1。
对所有新声频格式的要求 | SACD | DVD-Audio | DVD-Video |
应用的领域 | 家庭,轿车以及便携式和将来的PC驱动器 | 家庭,轿车以及便携式和将来的PC驱动器 | 家庭,轿车以及便携式和将来的PC驱动器 |
性能 | 优于CD质量的独立多声道和单独的立体声混合信号 | 优于CD质量的独立多声道信号;立体声信号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自多声道混合信号 | 劣于CD质量的独立多声道信号; 立体声信号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自多声道混合信号 |
兼容性 | 与普通的CD播放机完全兼容,兼容DVD-Video播放机(CD内容) | 与普通的CD播放机不兼容,兼容DVD-Video播放机(当AC-3内容可用时) | 与普通的CD播放机不兼容 |
防盗版措施和复制保护 | 强有力的一系列的复制保护机制 | 一系列复制保护机制 | 一系列复制保护机制 |
增值内容 | 歌词,图片和视频 | 歌词,图片和视频 | 有广泛的内容增值潜力 |
导航式检索 | 与CD一样的导航式检索。附加内容的增强型CD式导航检索。 | 在增设的TV屏幕上,通过菜单式结构进行光盘的导航式检索。 | 在增设的TV屏幕上,通过菜单式结构进行光盘的导航式检索。 |
三 SACD格式简介
不论是在民用还是在专业领域,飞利浦和Sony都是声音记录和重放技术方面最具创新意识的先驱。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就成功地推出了CD这一世界上第一台民用数字声频格式。CD以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为基础,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集于一身,成为播放音乐最为友好的民用格式,很快CD便成为预录音乐节目最成功的记录载体。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发售了8亿台CD播放机,而软件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40亿盘。尽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是人们一直在探寻具有更高分辨力的数字声频技术。其目的是找到能够满足音乐领域非常高质量的要求,并且能让最苛刻的听众满意的数字音乐载体。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要求有一个全新的声频记录和重放方案。为此飞利浦和Sony提出了SACD这样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了直接流数字(DSD)信号处理技术。这种信号处理技术原本是为珍贵的模拟主版磁带进行数字建档而开发的。
DSD是基于1比特菲调制原理开发的处理技术,它使用的采样频率是2.8224MHz(相当于CD使用的44.1kHz采样频率的64倍)。该技术使得SACD的可使用带宽达到100kHz, 信噪比达到120dB。最终的DSD数据流比PCM调制的数据流更加接近于原始模拟信号。
DSD调制的解决方案使得信号处理链路中的几个处理步骤被取消了(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