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2017年,要做和想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对4K这个改变行业的格式我想是各广播电视台都在认真思考的。
无论是因为超清的图像、相对容易的上变换、此技术可承受的价格,还是上述这些优势的组合,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台和后期制作机构乃至OTT服务提供商都欢迎4K/UHD进入他们的日常制作工作流程。
但除了考虑是否着手购置4K摄像机外,业界还应考虑4K将如何影响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从编辑技术一直到归档。

美国《电视技术》杂志和昆腾公司共同完成的一项新调查发现,这些变化对电视中心和后期制作设施内的基本架构的预期影响看法不一。
该调查访问了400多位媒体专业人士,调查问题包括:在他们向4K转换期间,遇到了哪些工作流程变化?在他们为支持4K/UHD内容制作而继续更新改造设施时还预期有怎样的变化?
调查结果很有启发。尽管73%的受访者称在部署4K设施时,采取像升级或置换摄像机这样的初始步骤是必要的,但还是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发现。
例如,只有37%的受访者预期他们需要升级或替换演播室内的网络。这可能意味着受访者正指望先进的压缩技术减轻其网络上较大4K码流的冲击,又或许这些回应表明许多媒体专业人士还没有正视4K格式将对其工作流程和存储的全面影响。
该调查还提供4K和存储之间关系的有启发的信息。前四个回应中两个出现了对存储的关注,即预期存储成本增高和需要升级或改变存储架构。毕竟4K有更大的图像尺寸和更高的数据率。4K/UHD信号要求更大存储量而且也可能从升级的存储架构受益。
虽然4K电视机的整体渗透率依然偏低,但视频内容制作工作流程已开始迈向4K/UHD未来。消费者对4K的青睐意味着内容提供商正被迫制定向制作和分发UHD内容过渡的计划。
超过70%的受访机构计划在2018年前投资4K。
显然4K/UHD正成为从摄像机一直到归档的主流工作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和后期制作企业将考虑他们将需要哪种类型的升级以及何时升级,以便应对4K/UHD内容需求激增。
来自IHS的报告称,如果4K/UHD供应链的内容侧在向消费者提供4K/UHD节目方面反映迟缓,4K/UHD内容大部分为上变换的4K内容,那么4K/UHD可能“可能像它前面的3D那样,仅仅是大屏电视机一种很少使用的高大上卖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