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维德 分析“制作”市场,判断“制作”商机,分享“制作”成果
一个实体能够处在行业领导地位并影响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不仅需要其拥有宽广的产品线及得力的本土资源,更需要她对本土市场有前瞻性的认知、对用户的发展和成长有正确的判断从而实现有效的引导。BIRTV2006在我与Avid亚太区副总裁Chris Albano、大中国区总经理谭伟康交流之后,我理解了为何Avid能在后期制作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副总裁Chris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对市场的分析早已“胸中有成竹”。他直言,Avid的定位很清晰:行业的领导者。现在的中国市场正在在进行的从模拟到数字、广播到多播的转变过程给Avid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Avid在数字化制作这一领域(包括高清、多渠道内容发布)的产品表现出色,为中国市场的这一转变提供了非常到位的解决方案;并且,Avid是一家媒体整体流程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它不同于IT设施供应商,Avid理解如何运用IT的技术或网络去解决媒体和广播遇到的问题,所以市场转变、技术融合同时成为AVID的好时机。Chris继续分析在2008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的市场状况,客户目前正在寻找适合他们的技术和方案,Avid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基础设施推荐给客户,把客户卷入到奥运的准备工作中,“现在是非常好的时机。一切都会发展得很快。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内容”在韩国是如何被使用的,在中国也一样,中国将成为亚太区最有力的市场驱动力量,驱动媒体内容以各种形式分发到用户眼前。”特别是这两年,Avid要协助“terrific China”拥有一个“terrific Olympic”。
谭伟康进一步解释和丰富了BIRTV之后及2006下半年Avid部分具体方案,首先,围绕着DVB标准尘埃落定,Avid把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为用户降低高清制作成本而针对HD推出的“非线性制作流程”,明确表示“不排斥第三方产品和系统加入”,希望在大规模的电视台获得成功,作为典范陆续推开。其次,增加中国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从“非线性制作流程”的研发开始,招募技术人员,加强与各地电视台的沟通与交流,配合用户的要求。再次,2006年下半年,全面开放Avid的存储系统给所有公司,在权限和结构两个方面同时开放,结构包括异构或者跨平台等各种架构,希望Avid的系统能参与进入现有的各种基础设施与结构。
谈到Avid面临的挑战,Chris坦言,因为产品覆盖全面,往往会失去focus。在多变的时代,要满足客户的变化;在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代,要满足客户的要求。这就需要针对客户的特定的需求,在宽泛的产品线中帮助他们发现他们需要的解决方案,需要前瞻性地预见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地判断客户希望怎样发展:他们现在处在什么位置?他们现在有什么?他们将来会做什么?他们将来会处在何处?哪里才是他们的right place?总而言之,要运用发展的思维把客户放在发展变化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帮他们考虑长远的发展方向和投资回报。Chris同时透露,在当前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客户的兴趣点主要是多渠道、多平台的内容发布。对于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谭伟康说,对于具体的工作流程、工作类型等细节(比如文稿系统的建设和工作流程),我们需要和客户充分的沟通与磨合。对于客户的要求,Avid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满足有代表性的要求、相应更新产品(比如修改或添加一些新的功能),随后,作为标准产品在其他用户乃至其他国家推广应用;对不同的技术平台,Avid也考虑用户的需要同时提供苹果和PC两套系统。不断地与时俱进——抓主要问题、把握大方向,在满足客户的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规范自身,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用户共享这些变化的成果——商机青睐知己知彼的公司。
在参展、宣传推广自家产品的同时,Avid也邀请了担任好莱坞大片《金刚》的后期制作Jabez Olssen前来BIRTV,与中国同行分享他的制作经验和使用Avid产品体会。Jabez对本行非常熟悉,他直言,对于大规模的电影制作,现在Avid是比较自然的选择。首先,像《金刚》这样大的项目,需要很强大的媒体管理系统管理拍摄前的建模、实景拍摄素材、音频素材和各种其他素材等等。如果把媒体素材在硬盘之间移来移去,就有掉线的危险;Avid的媒体管理系统功能非常强大,尤其在一个大的工作环境中有许多工作站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控制视音频媒体素材的修改、更新以及在特效、编辑、音频和辅助部门之间的传送。另外,Media ComposerTM和UnityTM系统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法处理多个编辑共同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协同性,而这一点是其他系统难于做到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编辑人员熟悉Avid的工作界面,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编辑,一般都喜欢轻松讲故事的系统,而不喜欢再学习使用太多的电脑键和其他控制功能。《金刚》的后期制作非常庞大,需要从三百万个实景拍摄胶片中精选出3200个镜头,并配以成千上万的视觉特效镜头。Jabaz Olssen和导演Peter Jackson与他们的团队共使用了九套Media ComposerTM AdrenalineTM系统、两套Avid UnityTM共享存储解决方案(9.6TB存储容量)和一套Avid XpressTM Pro系统,这些工具让影片全部的拍摄和编辑工作在短短18个月内准时完成。Jabez坦言,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Avid新加坡以及麻省总部的整个团队都给《金刚》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多次派来工程师解决问题。到最后,一切都很顺畅。Jabez说,“我喜欢Avid的工作方式!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系统,方方面面设计很周到。它并不只是提供一种工作方式,通常都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操作,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方式。”当问及从Avid得到的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时,他回答,“一些自动控制的功能还有数字化制作方式。Avid提供的数字媒体设备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宽泰 以独特的方式实现后期制作
宽泰在BIRTV的展台分成“广播”与“后期制作”两个区。分别展出“Newsbox+Paintbox”和“iQ/eQ”,侧面则搭建“数字电影中间片(DI)工作室”陈列宽泰目前最受欢迎的Pablo非线性校色系统,模拟真实的DI工作环境。
宽泰产品以结合自行开发的硬件和软件产品从而高效率驱动视频和媒体处理为特点,比如后期制作的任务之一“校色”,需要依靠艺术和技术的双重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Pablo作为新一代非线性校色系统,把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图像处理硬件和灵活的全能的色彩校正软件很好地结合,为后期制作公司带来新的DI工作流程,让色彩校正工作在一个前后关联、更加自由的环境下完成,让制作结果更加理想。宽泰中国区总裁Philip Roebuck进一步强调Pablo的优点,有了它实时的2K和4K分辨率的工作方式,电影剪辑师或导演可以边操作边看到即时的屏幕效果,帮助客户在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其打开新的业务领域。并且,正如eQ那样一台合成系统可以提供四项收益;在电影后期制作领域,iQ提供了在同一系统内实现DI整体商务模式:集预审看、套片/重组、特技/颜色增强、片头/片花制作、多版本发行和修复于一身,这成为宽泰产品的另一大特色——多功能、高集成、易控制和高效率。iQ所有这些操作都可以对4K素材实时全分辨率地进行,让导演或剪辑师在非线性或称“立体化”的后期制作环境中安排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另外,据宽泰公司韩国办事处透露,韩国的数字电影市场也发展很快,从2005年下半年到现在,已有4~5台iQ产品卖出,它们正在把一个新的并行、交互、协作的电影制作模式渗透到韩国的电影业。
在我国,DI技术也“小荷初露尖尖角”,香港先涛数码利用iQ完成年度最精彩的武打片《功夫》的制作,先涛CEO朱家欣感到“iQ就像装在盒子里的数字洗印厂”,并对其易用性很满意,“我们的调色师很轻松地就掌握了这种技术,很快就能集中精力进行校色创作。”除了校色,iQ在后期制作链条的其他环节也大显身手——通过CG画面与实拍画面合成、预览、将CG角色与现场画面背景融合,把各种精彩打斗场面做得天衣无缝。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