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SDI和IP之争,我们将何去何从?

2016-08-05 传播与制作


  电视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升级,已经进入全媒体、超高清时代。随着融合媒体、以及4K等超高清技术的发展,传统广电专用基于SDI的台内基础架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近年的国际大展NAB、IBC等展会上,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了支持全IP架构台内基础设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基于IP网络的SMPTE 2022系列标准、SMPTE 2059系列标准,以及基于以太网的AVB标准,分别拥有各自的拥趸。也有厂商独辟蹊径,推出12G-SDI。电视中心基础架构是沿着广电传统的专用架构方向继续发展?还是放弃广电传统的专用/单向架构而采用通用的共享/双向IP架构?

  目前,国内中央台、江苏台、广东台、SMG、深圳台等不少电视台都开始在总控系统、演播室系统改造和融合新闻制播系统建设中进行IP化的尝试。电视中心基础架构SDI基、IP化两种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究竟如何?顺应IP化浪潮,电视中心基础架构IP化技术、产品是否已经成熟?

SDI和IP之争,我们将何去何从?

电视中心基础架构SDI优劣

  电视中心基础架构技术如果沿着传统SDI基带专用/单向架构方向继续发展,其优势主要是: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应用广泛,信号传输延迟低,适合于直播;信号和线缆对应简单,逻辑 关系清晰,维护简便,故障易于定位和排查。其劣势在于:随着电视中心SDI基础架构的信源数量日益增加,SDI/HD-SDI/3G-SDI信号调度矩阵的规模日趋庞大,布线及信号处理链路更加复杂,需要对大量不同的信号、网络、线缆进行整合,比如UHD 4K/8K信号 需要4根/16根3G-SDI信号线进行 组合同步传输,系统集成实施成本很高,其结构不支持灵活扩展,无法依靠软件来再造系统流程。

电视中心基础架构IP化发展方向 

  电视中心基础架构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采用通用的共享/双向IP化架构,但需针对AV数据传输采用专用协议。根据采用的协议,IP化分为AVB与SMPTE两个阵营,在SMPTE阵营内又分为专用和通用IP交换机两派。电视中心IP化基础设施能够消解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之间的通信边界,能够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发展,满足全媒体融合业务的诸多需求。IP网络架构简洁,布线简单,通过一根网线就可解决数据、控制、同步问题,能够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灵活配置网络,系统流程和业务流程可依靠软件来动态定制,生产能力易于平滑扩展和灵活升级。

业内的看法

  对于电视未来发展方向,行业人员持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应沿着传统的专用架构方向继续发展;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放弃广电传统的专用/单向架构,采用通用的共享/双向IP架构。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王亚明将这两种看法比喻为是建造自己的专用小船还是搭乘IP化通用大船。随着IT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播电视也势必要向全IP化的技术架构演进,但此过程中要考虑广播电视专有的业务特点,循序渐进,将IP与SDI技术架构相互融合。对此,王亚明表示,虽然电视中心基础架构的IP化是大势所趋,但相关技术标准仍在改进、完善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韦安明指出,电视中心IP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业务控制流和压缩编码音视频的IP化,即传输级的IP化;第二个阶段是无压缩音视频的IP化,总控交换级的IP化,SDI矩阵将被替代;第三个阶段是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传输、分发全流程的无压缩音视频IP化,节目质量、制播流程将出现重大变化。目前第一个阶段已经在现有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个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也有长足进展,但还面临着链路带宽不足、系统交换能力瓶颈、可用设备少等问题,在第三个阶段则需要更强大的IT基础设施的支持。中央电视台在电视中心实时信号处理系统IP化进程中,从基带信号的IP化、实时视音频流的IP化等探索中,得出IP化技术是未来广电大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互联网时代,IPTV、OTT、网络视频等新兴的视频传播模式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获取视频的途径,蚕食了传统电视的生存空间,客观上要求电视台建立开放的、实时的、基于广域网络的信号和节目传输系统。针对传输分发模式变革问题,中科大洋播控产品部技术总监陈震认为,IP化能够消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通信边界,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发展,但目前实现IP化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大洋为此研发的新成果——大洋IP化播出解决方案。陈震介绍,大洋IP化播出解决方案源于经典的“睿逸”播出系统,采用开放的架构,可与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对接,全面兼容传统播出和IP化播出常用的各种信源格式,同时延续了传统播出的高安全性设计,提供两维度双三维备份,核心的流媒体服务器内嵌流切换矩阵,内置图文包装功能,将传统播出系统与互联网嫁接,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研华网络暨通讯事业群资深经理刘咏平认为,广电产业的IP网络化是一种市场趋势。研华已经加入了全球电视摄影机大厂索尼公司的IP现场制作联盟,并推出利用标准的IP网络系统便可实时传输高清视频的产品,将广播产业从传统SDI讯号传输的封闭框架内完全解放到IP网络无远弗届的新世代,成为广电产业IP化的推手。

SDI over IP

  电视中心基础架构必然要向全IP化技术架构演进,但演进的过程必须考虑广播电视专有业务的特点,将IP化技术架构与SDI技术架构相互融合,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循序渐进地逐步走向SDI over IP架构。

  SDI over IP技术及产品,对于电视台在高清化、超高清网络制播发展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局面中,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SDI over P必将成为广电系统又一次重大技术性变革。以往在电视中心播出、制作中的VIDEO over IP传输,仅仅把网络作为传输通道来使用,对视频没有进行IP化封装,也没有涉及到SDI信号IP化传输。SMPTE ST2022则定义了专业基带视频信号IP封装格式及传输标准。要实现SDI over IP技术,需要对SDI信号进行数据化、网络化改造,并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传输、数据纠错机制。

SDI IP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