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电视制播系统的音频电平检测

2016-03-10 宿迁广播电视总台 王新熙 传播与制作


  【摘要】 针对市县台电视播出节目音频不符合规范的现象,使用现有设备,参考非编、上载、播出的软硬件音频电平读数,从整体上考虑,比较、查找了制播系统音频电平低、高低参差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非编  上载  播出  音频  电平 

  随着电视台数字化进程加快,电视制播系统的各项指标不断得以提高,但是有些地方台受到制作、管理水平限制,距离观众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对照我台播出的各档节目,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音频电平参差不齐,观众反映强烈,大多是声音偏低,个别节目声音偏高。

  电视台的制播系统是一个大的系统,播出端有问题,不能仅仅限制在播出系统里查找原因,要从制作这个源头查起。

  我台制作系统使用联网的非编和单机非编两类,节目进入播出系统相应地有上载和网络导入两类方式。播出系统类型是数字标清 ,系统内含有PANDORA 嵌入音频压限和增益处理器(以下简称响度控制器)。该响度控制器会对音频信号进行一定压缩或者扩张处理。

  为了查找原因,笔者以-20db,1Kkz音频标准信号为基准,以WFM7200为检测仪器,对制作、上载、播出全系统进行检测,试图找到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检测的目的有几个:

  1、比较-20db,1khz音频信号在非编制作、上载、播出几处电平读数差异。

  2、比较不同的节目上载、传输途径,找出衰减原因。

  3、响度控制器哪一种模式更适合实际播出使用

  4、同一个节目在不同频道播出有无差异。

一.节目文件的准备

  为了便于统一比较,本次测试使用的节目源为100/0/75/0/彩条,附带-20db,1Kkz音频标准信号。非编以EDIUS为例,该软件自带“调音台”窗口,可以指示音频电平。

  为了防止非编自身的音频电平指示有误差,先通过WFM7200读取其电平值。EDIUS通过SDI接口输出的信号,内嵌音频电平用WFM7200读取也是-20db,说明该非编输出的信号可以作为电平测试基准。

  随后用EDIUS非编输出一个彩条节目文件,分别装入U盘、输出到磁带。在输出到磁带时,考虑到音频电缆阻抗变换带来的损耗,音频电平以录像机自带的电平表为准,将录制音频电平调整到-20db。

二.节目上载和传输途径

  与播出互联的非编网络,在节目文件制作完成后,通过网络直接导入到播出。与播出隔离的非编网络,以及单机非编在节目文件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病毒隔离墙进入非编FTP,再导入到播出网络。部分单机非编做的自办节目,以及外来、联办节目的磁带、光盘送到采编部门上载。上载的途径包括磁带,蓝光盘,节目文件通过DVD光盘机USB口读取这几种。因为蓝光盘和录像机一样,音频信号通过卡侬口输出,所以不单独加以比较。

电视制播系统的音频电平检测

  在上载端,由于载体不同,信号路径随之变化,并产生相应的损耗。切换器音频接口是RCA(莲花口)输入、输出。磁带通过录像机输出时,有2种途径,一是直接由XLR(卡侬口)进入上载站的卡侬口,二是录像机卡侬口输出到切换器的莲花口,切换后再通过莲花口输出到上载站的卡侬口。

  节目文件拷贝进U盘,插入DVD光盘机USB口,读取后音频通过莲花口输出到切换器,切换后再通过莲花口输出到上载站卡侬口。为了比较,选择了不同的三个上载站,2种不同品牌DVD光盘机进行试验。同时为了比较切换器带来的差异,比较了不经切换器,直接输出到上载站卡侬口的电平。为了比较莲花口到卡农口使用的电缆在制作方面带来的差异,笔者特意使用了不同人员制作的电缆,均为卡侬接口端地线和负端接在一起。

表1——上载接口比较

信号源 音频输出口 切换器 上载站
1号 磁带直入 XLR / XLR
2号 磁带经切换器 XLR RCA XLR
3号 DVD 1 RCA RCA XLR
4号 DVD 2 RCA RCA XLR
5号 DVD 3 RCA RCA XLR
6号 DVD 3未切换 RCA / XLR
7号 DVD 3电缆2未切换 RCA / XLR

三.WFM7200电平表的调整

  如果仪器配置了测量、读取音频电平精准数据的选件,就可以直接把仪器读数拿来作为结果。但是WFM7200只能够精确到1db,小数点后面要靠目测估计。

  为了相对精确读取电平,需对音频电平表加以调整。经DVD光盘机USB接口读取的节目,1khz音频电平从-20db衰减到-38db左右。而WFM7200默认的音频电平表显示到了-20db以下就以5db为一格,为了精细测量要加以调整。

  在WFM7200右上角选择音频测量所在区域,按full键,放大到全屏。在左侧按config,使用按右上角SEL周围的上下左右键选择Digital Audio Displays,Meter Scaling 进入缩放标尺菜单。使用Grat Setp Site,将标尺每格调到最小的3db。用Custom Offset将标尺最高数值调整为-18db,这样可以看到没有衰减的音频电平。用Custom  Height将标尺的长度调整到25db。如果要保存测量结果,用来写报告或者日后比较用,可以保存仪器屏幕截图到U盘。插入优盘后,按仪器左侧Dispaly,选择Save Display to USB ,按Press Select,按右上角SEL键,或者向右的箭头。保存图片为BMP格式。

电视制播系统的音频电平检测

四.比较电平读数差异

  非编输出的节目文件拷贝进U盘,通过病毒隔离墙传输到非编网络的FTP服务器,导入到播出网络后,分别在上载站播放、在播出服务器播出该文件。然后通过上载站软件自带的电平表,播出系统的响度控制器桌面端电平表分别读取数值,来和原始数值比较。因为网络传输中间没有任何衰减,可以通过这个节目电平来判断几个电平表读数的差异。

  在播出服务器播出该节目,用WFM7200在其输出端测试,得到的读数也是-20db。

  接着在上载站播放,可以看到这个导入节目音频电平读数仍然为-20db,没有变化。说明上载站的音频电平表是可信的,这里的-20db等同于非编里面的-20db,也等同于WFM7200里面的-20db。

  响度控制器桌面控制端的电平表在设置为直通状态时读数消失,而使用WFM7200测得的电平值和播出服务器端相同。该设备有4种Default(默认)状态,相应地进行不同的压缩、扩张等各种处理,所以读数也就各有不同。在Default 1状态下,-20db的音频处理后读数为-22db。这是由于其桌面端的电平表读数是以2db为单位的,和仪器相比误差较大。

五.不同上载、传输途径衰减比较

测试点 上载软件显示电平读数 播出服务器输出WFM7200测试结果 PANDORA桌面控制器电平表显示读数
      Default1 Default2 Default3 Default4
信号源            
网络导入 -20 -20 -22 -26 -24 -24
1号 -21.1 -21.3 -24 -26 -24 -24
2号 -27.3 -28.2 -28 -32 -28 -30
3号 -36.6 -36.2 -36 -32 -28 -38
4号 -36.6 -37.2 -36 -34 -28 -38
5号 -36.6 -36.9 -36 -32 -26 -38
6号 -36.6 -36.5 -36 -32 -26 -38
7号 -36.6 -36.6 -36 -32 -26 -38

表2 电平对比

  上载软件本身只提供了-18,-24,-30,-40,-50,-60这几个读数。由于直接标示的点较少,以及软件设计时的布局、窗口比例的原因,导致操作人员读取数值时无法获得精确读数。但是,通过截图后比较其像素点距离获得的读数看,显示电平数值与仪器测量得到的数值差别不大。

电视制播系统的音频电平检测

  从表2来看,播出服务器输出接口的WFM7200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导入的节目文件没有任何衰减。磁带经录像机播放后信号直接通过卡侬口上载时衰减为1.3db,衰减不明显。而录像机卡侬口接到切换器莲花口,再从切换器莲花口转换到上载站卡侬口后,出现了明显的衰减,达到8.2db。

  装入U盘的节目文件经DVD光盘机读取后,不经过切换器的情况下,莲花口直接转换为卡侬口到上载站,衰减为16.5db左右。使用不同技术人员制作的电缆造成的衰减区别不大。而当信号由DVD光盘机通过莲花口到切换器,然后莲花口输出转换到卡侬口进入上载站,衰减为16.2——17.2db,和未使用切换器相比没有明显扩大衰减。

  对比结果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莲花到卡侬的接口间转换带来了8db以上的衰减,比较大;二是经DVD光盘机读取再转换接口后衰减更大,达到16db以上,翻倍了;三是不同品牌的DVD光盘机,不同电缆对信号造成的衰减差别不大。

六.响度控制器不同模式的影响

表3 响度控制器输出口WFM7200测试结果

模式 Default1 Default2 Default3 Default4 Bypass
信号源 电平 响度 电平 响度 电平 响度 电平 响度 响度
    Short Ld Infinite   Short Ld Infinite   Short Ld Infinite   Short Ld Infinite Short Ld Infinite
导入 -22.3 -22.3 -21.5 -23.5 -23.5 -24.6 -24.5 -24.5 -25.4 -22.2 -22.2 -26.0 -20 -22.1
1号 -23.3 -23.3 -21.7 -25.1 -25.1 -24.6 -27.6 -27.7 -25.5 -22.5 -22.6 -25.8 -24.5 -24.2
2号 -26.5 -26.4 -22.6 -28 -28.0 -24.7 -26.2 -26.3 -25.5 -28.3 -28.4 -25.8 -31.3 -24.3
3号 -34.6 -34.7 -22.9 -31.8 -31.9 -24.8 -26.2 -26.3 -25.5 -36.2 -36.5 -25.9 -39.4 -22.3
4号 -35.6 -35.6 -23.8 -32.2 -32.3 -25.0 -26.1 -26.2 -25.6 -37.4 -37.4 -26.0 -40.3 -22.7
5号 -35.1 -35.2 -24.0 -31.8 -31.9 -25.1 -25.7 -25.8 -25.6 -36.9 -37.1 -26.1 -40.0 -23.1
6号 -34.9 -34.9 -24.4 -32.0 -32.1 -25.3 -25.9 -25.9 -26.0 -36.6 -36.7 -26.1 -39.6 --23.5
7号 -34.9 -34.9 -24.8 -31.9 -32.0 -25.4 -25.9 -25.9 -25.9 -36.7 -36.7 -26.2 -39.6 -24.0

  以网络导入节目为基准,可以看到在响度控制器桌面端电平表的读数从-22到-26,有一定差别。但这些读数仍然能够说明,在这个电平值阶段控制器已经进行了处理,并且是向下压缩的。同时对比网络导入节目和磁带直接采集节目可以看出,虽然二者电平有差异,但是由于响度控制器的电平表以2db为单位,精度较低,结果居然没有差异。进一步长期观察,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网络导入的节目读数甚至可能比磁带直接采集的节目读数还要低。

  从表3可以看出,Default 1对-20db电平进行压缩,而-28db及其以下的电平给予小幅度扩张,比较接近节目采集时的电平。Default 2模式对-20db附近电平进行了压缩,而对于-36db附近的电平进行扩张,压缩和扩张的比例都大于Default 1。数值变化大的是Default 3,对-20db附近电平进行少许压缩,而对于-36db附近电平进行大幅扩张,达到10db以上。Default 4则对-20db电平予以压缩,但-28db——-36db幅度基本不变。

  由此可见,单从音频电平方面考虑,如果制作的各档节目音频电平整体上能够符合制作规范,适合选择Default1、Default4模式。如果节目音频电平大多低于规范要求,适合选择Default3模式。

  比较表3中电平值和Short Ld响度值会发现,估算小数点后一位的电平值和Short Ld响度值很接近。考虑到目测估算误差,笔者认为在测量这种单一频率信号的电平值时,可以用Short Ld响度值代替。

七.比较2个频道全程音频电平是否有衰减

  有些观众反映,同一档新闻节目在本台2个频道先后播出时,听上去声音音量差别较大。

  播出系统播放的节目信号传输到网络公司后,要进行编码,进入复用器等一系列设备后送往有线电视分配网。在播出之后可能引入的电平差异我们无法控制,也无法测试。但是要比较两个频道的音频电平差异,就必须全程全网进行闭环比较。

  为了对两个频道的声音电平、响度进行对比,笔者同时在2个频道播放网络导入的节目文件,以1khz,-20db音频为基准进行测试。然后在有线电视机顶盒处进行验证,看从电视播出源头到终端接收全程是否引入差异。

  先将两个频道的响度控制器模式设置一致,确保参数相同。接着将2个型号相同的机顶盒音量都调到最大,两个监看的相同型号电视机音量调到同一个数值。保持机房安静,避免出现干扰噪音。

  因为没有声压测量仪器可用,笔者借用了一台摄像机。将摄像机音频输入设为内置,电平控制方式为自动。站在公共频道电视机前1.8米,将摄像机放置在与电视机扬声器相等的高度,测得声音电平指示为距离安全框3个指示单位。摄像机设置不变,接着按照同样距离,高度,测得综合频道声音电平也是距离摄像机液晶屏安全框3个指示单位。

  这样的测试可能不如声压测量仪器精确,不过至少能够说明,同一个节目在2个频道播出后,能够还原的声音音量基本一致。观众感觉有声音大小差异,问题不在播出系统。

  初步分析,是由于听音环境、周围背景声音高低、个人感受等多种原因造成了观众听感的差异。与此同时,公共频道有较多外来上载节目,经过DVD光盘机读取后上载造成较大衰减。进一步检查这些节目,又发现节目本身制作不够规范,同一档节目声音电平差异较大,有的节目仅仅语音电平差异已经达到20db。

  有些外来上载节目,声音电平很低,也通过综合频道播出,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分析这些节目播出时间后发现,即使同样节目在综合频道播出,大多是在清晨等时段,因此注意到的人较少。而对于电视剧、综艺这些节目,因为时间相对较长,自身声音电平变化范围大,如果不指定具体节点很难比较,所以观众一般不会指出。

八.结语

  通过以上检测说明,音频电平低的原因主要是上载方式不当,引入衰减造成的。为了控制音频电平的衰减,需要改变上载方式。此后我们主要使用蓝光录像机、磁带录像机,通过卡侬口直接接入上载站进行采集,从而使得上载带来的衰减基本可控。

  与此同时,某些节目通过网络导入,可能出现声音电平偏高,甚至爆表的现象。技术部门通知各节目制作人员,要参考相关规范制作,以非编内置的电平表为参考,不能够只凭音箱、耳机音量判断声音大小。

  由于缺乏足够的仪器,笔者只能够通过现有设备对系统进行检测,结果不够精确,谈不上十分严谨,但是对实际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视台是一个单位,更是一个系统。播出只是观众看到的最终结果,但是背后还有众多环节。在这样一个系统里,各自为战是做不好节目的,只有各个环节都按照规范工作,从源头抓起,才能够把电视做好。

  通联

  作者 王新熙

  单位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地址 江苏省宿迁市发展大道7号

  邮编 223800

  电话 13776467895

  邮箱 w2xking@126.com

  职称 工程师

  研究方向 播出系统设计和维护,电视节目制作

制播系统 音频 电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