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张海涛同志在第十五届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主题报告会上的致词(2006年8月22日)

2006-08-23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网


张海涛同志在第十五届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主题报告会上的致词(2006年8月22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上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首先我代表国家广电总局对展览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展览会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厂商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BIRTV是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四届,展出的面积越来越大,参展的国际厂商越来越多,展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展览的服务越来越专业,已从国内的广播影视设备展,发展成为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盛会,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工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对于加强广播影视技术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民族工业和广播影视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1月17日,中央领导在广电总局召开的村村通现场办公会上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城市就是重点推数字电视,农村就是重点解决村村通。今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下发的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都将数字化和村村通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数字化和村村通是今年国务院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广电系统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一手抓城市数字化,一手抓农村村村通,解决制约我国广播影视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努力实现广播影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以数字化为龙头,带动我国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

    今年初,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做出了我国目前已进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判断,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广播影视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更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要依靠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巩固主渠道和主阵地,开辟新业务和新服务,推动广播影视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一些电台、电视台已建成数字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节目制播一体化。二是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取得突破,青岛、杭州、佛山、深圳、大连、太原、绵阳等城市已完成整体转换,广西、广东、山东、山西等省区数字化效果明显,有线电视数字化已从试点进入了向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开的阶段。三是数字电视多功能业务不断发展,视频点播、付费频道、高清频道以及本地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电子政务、资讯信息、电视商务等服务正逐步推开,全国已开播100多套付费频道。四是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技术试验取得进展。五是电影数字化效果明显,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取得突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已基本确定,不久将向社会公布。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从有线切入转向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广播电视数字化将面临着更加繁重、更加艰巨的任务,正考验着我们这一代广电人的聪明和智慧。我们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王太华同志提出的广播影视要做到“七个适应”的要求,特别是要适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数字化带来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变化,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凝聚力量,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实现我国广播影视由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过渡,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广电系统的神圣使命。

    当前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统筹制定数字化的总体规划、标准规范、技术政策和实施方案,统一标准,周密部署,分步实施。二是推动广播影视从节目采编、制作、播出到传输、发射、接收以及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逐步形成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技术体系。三是树立数字化带来的开放、融合、竞争、合作理念,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探索广播影视数字化发展的新模式,建立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管理新方式。四是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的自主创新,要着力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特别是要注意技术应用的集成创新。

    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转换主要有四个重点:一是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二是有线电视数字化,三是地面无线数字化,四是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数字化。数字化是广播影视自诞生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变革,是广播影视全行业的技术转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动员部署、全行业参与实践,需要全行业长期的艰苦创业。实施广播影视数字化转换,主要依靠四个主体:一是广电行政部门,二是电台、电视台,三是网络机构,四是电影运营单位。这四个主体的分工定位和任务职责不同,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广播影视数字化。

    广电行政部门是统筹数字化工作的行政管理主体,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主要有五项:一是组织制定广电数字化的总体规划、转换方案、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二是积极沟通汇报,争取将广电数字化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争取发改、财政、税收等部门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调动各级广电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协调,周密部署,形成合力,共同实施,确保公共服务,确保安全播出,确保平稳过渡。四是组织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系统内外为数字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组织做好队伍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数字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电台、电视台是推进台内数字化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五项任务:一是推进台内技术设备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二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节目制播一体化体系,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建立满足多种播出方式、多种接收终端需求的节目内容平台。四是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五是探索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节目新形态、服务新方式、发展新模式、管理新机制。

    网络机构是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实施主体,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做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利,在保证公共服务基础上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二是推进有线电视网的双向化改造,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发展。三是加强有线电视网的本地化服务,满足当地居民的本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不同需求。四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的产业化经营,推动有线网络规模化发展。

    电影运营单位是电影数字化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加强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设,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加快电影生产的数字化。二是加强电影数字化存储,建立数字化传输的电影发行体系。三是推动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建立以数字电影院线为主体、固定放映与流动放映结合、覆盖城乡的数字电影放映体系。

    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要处理好模拟系统的数字化转换和发展新业务的关系。推动模拟向数字化转换是全国广电系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发展新业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创业的过程。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总局的总体规划和整体部署,全力以赴,加紧推进,提升广电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数字化带来的新业务的开发,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强化管理,有序发展。在地面数字电视方面,国家将颁布有中国特色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并要求非国家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试验系统要在一年内转换到国家标准上来。根据国家标准,总局正在制定地面数字电视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政策,并为地面数字电视的正式开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地面数字电视,首要任务是转播好现有模拟节目,实现模拟与数字同步播出,确保广电的公共服务。各级广电部门要在总局的统一领导下,严格遵守国家的标准规范、频率规划和技术政策。在手机电视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移动通信网为手机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另一种是通过卫星或地面广播方式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称为移动多媒体广播。按照中央领导提出的自主创新、统一标准、全国漫游的要求,总局正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加紧编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规范,目前正在进行国际频率协调、技术测试、产业开发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地面数字声音广播方面,总局已制定颁布了地面数字声音广播的行业标准,确定在北京、上海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