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数字中间片(DI)实现更高效的电影后期制作

2006-06-15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网


    数字中间片(DI)制作的出现是当前电影业中最具意义,从其潜在影响力来看也是革命性的发展之一。DI正迅速成为未来电影后期制作的行业标准,同时它也正逐渐成为电影导演们最喜欢的完成手法之一。DI在帮助制片人实现创作构想方面,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然而,过去几年中行业对DI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事实上DI已经成为许多类工作流程和产品中的一个时髦词汇。这也导致了人们对DI制作的实际流程,以及针对某个给定后期制作项目哪种技术最有效的问题产生了困惑。

数字中间片(DI)实现更高效的电影后期制作
    对DI处理的通常定义是:素材从胶片中导出后借助数字手段进行校色处理,随后数字输出并转胶进行母带制作,最后以电影胶片的形式发行。发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不同变化——如素材以HDTV格式采集后直接上载入服务器,或者是将最终的输出保持数字文件状态而不在胶片中进行母带制作,这些都可被认为是DI创作流程的一部分。

    DI创作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剪辑、校色、位置大小调校以及恢复处理,这些取代了底片剪辑、校光及时码处理等传统电影创作工序。起初,只有极短的一段胶片素材如1、2分钟的素材用DI处理。素材导出后被传送至任意数量的设备进行各种后期处理。而现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将全片进行DI处理,而DI用户也在寻求将各种完成工作整合到一种新的,甚至是一套设备中进行,以便能优化整个制作流程。

    da Vinci,作为一家曾获艾美奖厂商,数十年来一直引领着该行业的发展。现在该公司又针对行业的这一新的需求开发出了Resolve。

    DI流程简析
    DI处理通常先将电影底片的工作样片以HD或SD分辨率扫描转换成数字磁带。这一过程通常需使用实时电视电影机和一台da Vinci 2K Plus进行校色。随后后期制作公司可对素材进行离线编辑。

    在等待离线编辑完成的同时,后期人员可先期进行校色和效果处理,方法是以更高的分辨率将胶片的素材扫描至数字存储系统中。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分辨率扫描及其他过程一般都要等到离线编辑完成后再进行。

    在用datacine或胶片扫描仪获得高分辨率画面并将之存入服务器或存储 阵列中后,再借助一份离线EDL表,用户即可对素材进行预合成处理以确保最终的成片能与离线编辑结果精确吻合。这时也就是Resolve在DI流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时候。通过预合成,制作人员可对所有文件进行浏览和定位,将位置信息存入Resolve的Media Pool数据库中供以后参考。随后可对图像套片,合成好后可以回放以检查是否与离线编辑结果一致。

数字中间片(DI)实现更高效的电影后期制作

    在非线性的DI工作流程中,校色过程可在素材上载入SAN中后即刻进行。这种工作流程与传统的线性流程相比要灵活得多。但校色师根据预合成结果开始工作时,他可在最终编辑顺序中观察用全分辨率回放的素材。这使校色师可以按照成片的顺序或任何自己希望的顺序选择场景镜头。这对于,比如说在特定的场景镜头间来回切换,很有帮助。这些场景镜头须拥有匹配的色彩效果,如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一组不同场景镜头等。

    在DI工作流程中经常还会使用合成效果工作站如Inferno,有时甚至还需要3D动画工作站,以提高图像处理性能。这些工作站可能需要依赖共享存储,后者能使Resolve方便地从各种处于存储网络中的开放系统存取素材。这能大大节省从其他本地基于硬驱的存储系统中导入导出素材的时间。各系统间能共享素材的能力能大大减少DI创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加快工作进度。这对于导演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当校色和合成工作以及其他各种处理工作完成后,成片即可输出。在许多情况下,Resolve会对来自外部的特效和图文效果加以合成,并会按照EDL表进行剪辑和淡变处理。随后系统进行最终的合成,并输出成片作为母版供胶片发行。在要求素材在别处进行合成或剪辑的情况下,可将素材按原始顺序而不是最终合成的顺序输出。制作人员可简单地在所有镜头中加入序号,并按顺序将带完整校色效果的镜头输出。

    影响DI工作效率的因素
    对任何DI工作流程来说,最大的潜在缺陷来自网络和存储系统的处理速度、渲染能力及带宽限制。用户当然希望能在工作流程的全程观看全分辨率的素材而不是低码率的代理素材。但在大数据量处理的任务中许多系统难以做到这点。

    可喜的是,Resolve利用da Vinci公司专有的PowerPlant可编程式硬件技术,克服了这一处理与渲染速度障碍。它能处理多层全2K分辨率的图像,支持最多3个数据流并行,同时还能支持进行处理。用户还可将若干个PowerPlant处理器集成入PowerGrid中,以实现系统性能的最大化。

    由于可提供这种增强的处理能力,因此在搭建网络和存储架构时应认真地进行评估。比如,如服务器的带宽不足而无法足够快地传输数据时,用户就无法充分利用Resolve的全分辨率、实时图像处理能力。而如果数据存储得不到合适的管理,又会使可用空间过早地被消耗完,从而对整个工作流程造成影响。

    线性工作流程的优势
    非线性的DI工作流程由于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因此能大大节省时间和制作成本,同时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然而,别忘了最热门的新技术并不一定是适合所有校色应用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线性的工作流程在一些情况下却是适用的。例如,在需要对设备进行控制如电视电影机、录像机、以及降噪/颗粒设备的系统中使用时,线性流程最合适。线性流程还很适合胶转磁或磁带到磁带转换视频传输应用,因为这些工作可不将内容转录到硬盘中完成,而这却是非线性工作流程必须的。

    线性流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无法快速转胶、校色并将素材转录到磁带中的情况。后期公司多年来一直在使用da Vinci公司行业标准的2K Plus系统进行校色处理,该系统也是艾美奖获得者。如在后期制作中与其他设备配套使用,2K Plus也能提供一个高效的非线性的工作流程。截止目前,用2K Plus系统完成的DI项目比用其他DI系统完成的项目总和还要多。

    DI的出现绝对是行业专业人士的一个福音。随着有越来越多的导演使用DI创作,DI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扩大。借助DI,导演和摄影师都能与校色师就影片的视觉效果创作进行合作,同时不影响其他后期制作工作的展开。可以预言,随着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制片人认识到DI制作的好处,能提供并擅长DI创作的后期制作公司将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业务。

da Vinci公司供稿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