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博汇科技历经风雨,紧随行业发展趋势成长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博汇科技多年来专注监测领域,在行业内已由一颗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多年来的技术钻研与产品创新,时至今日,博汇作为安全领域的风向标,已然成为广电安全专家。在BIRTV2014期间,本刊采访了博汇科技事业一部总监李国华,探讨了博汇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发展方向,以及博汇人对客户服务至上的责任感。

据李国华总监介绍,广电安全专家,本次BIRTV2014展会期间,博汇带来了全景监测*画面云、新媒体运维支撑、融合监管云平台、高标清插截播系统等解决方案。其中画面云、融合监管平台、高清插截播系统都是今年3月全新推出的产品。“画面云”的第一个用户是广西省网,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传来了对它肯定的声音。高标清插截播系统主要面向数字网络公司的数字增值业务,客户遍布全国,也受到了广泛好评。
那么备受关注的“画面云”到底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有何不同呢?
李总介绍说:“画面云” 基于视频云计算的概念,将传统多画面监测设备分解为监测“云端”和示“终端”,使得监测系统也能完美融入运营商的整体云化架构之中。我们考虑研发这个产品,主要源于目前的机房多画面监测设备遇到的以下几个问题:多画面设备上屏依赖于显卡,无法使用制式服务器,无法构建统一的虚拟化平台;高清节目越来越多,屏幕却非常有限,单台多画面的性能又有瓶颈;设备机房到监控台距离太远,视音频的显示输出、调度需要大量的视音频线缆。
博汇画面云还具有以下几大创新优势:不需显卡,任何刀片、制式服务器都可用做多画面云端设备;不需矩阵,可灵活的实现基于IP的画面、屏幕的调度;不限性能,任意数目的高清信号监测只需扩展云端设备即可实现;不限距离,长距离上屏时视音频线缆布线工作量降低70%以上。这款产品目前已经陆续在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发射台、地球站、广电网络公司以及监测监管部门得到应用,用户反馈效果良好。
目前国内的高清建设正在紧锣密鼓,4K也风头正劲,这对博汇的发展有何影响?
李总认为,高清建设脚步的加快,对博汇而言是一个机遇,博汇在不断的为客户的监测系统和产品进行升级,满足用户需求。面临有线电视、OTT、IPTV的竞争,高清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对4K而言,它与高清有一定的结合点,与其他的传输形态上,不管是IPTV还是OTT,它的网络带宽是最大的挑战,而有线网络是不存在带宽问题的。4K带来的大数据量,这对博汇而言没有任何挑战,博汇时刻做好应对大数据的准备。
目前广电的互联网化趋势和融合业务日益突出,博汇科技在未来发展方向中有何策略调整?
“从安全角度而言,我们的融合监管云平台。涵盖全媒体监管、全业务监管、全流程监管。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集前端无缝接入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基于开放接口,可以和第三方系统平滑对接。融合监管云平台将安播异态数据、视音频数据、频率资源数据、描述性数据(如EPG)、按照采集、汇聚、处理、发布自下而上的顺序实现集中管理。通过PC 客户端、移动终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进行监管,通过短信、微信、定制终端软件实现全天候动态掌握。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仍将紧紧围绕融合监管云平台,特别是IPTV、OTT等业务开展工作,不断充实我们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完备的服务。”李总说道。
在CCBN2014的主题报告会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指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业务形态、用户需求、监管对象复杂多样。发展和监管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不断完善软体功能和硬件建设,提高监测监管科学化水平”。这对博汇来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面对这种形势,博汇科技会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监测监管手段、注重监管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护航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是着眼于辅助新媒体的运维支持,以及面向教育、培训等的录播系统,都是面对新媒体业务作出的尝试,在公司所占比重相信也会逐渐变大。”李总补充道。
在客户服务方面,李总很自豪,越来越多的客户对博汇的服务赞不绝口。博汇科技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推行服务本地化服务。博汇陆续在华南、西南、东北、东南等地设置办事处,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对用户进行全方位支持。
二十一年的发展历程,博汇已经取得辉煌的成绩,在未来,博汇还将不断拼搏进取,推进安全领域的新发展,引领中国安全领域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