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 举办东京奥运会(世界首次成功进行卫星直播)
Inter BEE于1965年(昭和40年)秋季在东京·虎之门的发明会馆举办了由日本民间放送联盟(民放联)发起、作为第2届民放技术报告会联合展会的“播放设备展(当时名称)”,共有12家展商参展。

第2届(1966年)由民放联和电子机械工业会(现在的一般社团法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共同举办;第3届(1967年)起将会场迁至当时新建的东京·北之丸的科学技术馆;第4届(1968年)由电子机械工业会主办,日本电子展览协会承办,民放联协办。
◆1969年 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全球6亿多人通过太空转播实时观看)
随后自第10届(1974年)起,日本广播协会(NHK)也加入协办单位行列,作为以播放设备用户为对象的专业展会开始受到瞩目,从此奠定了在日本国内展会中的地位。
第11届(1975年)展会中作为特别展联合展出的“播放前景-电视多重播放”的公开实验备受瞩目;第13届 (1977年)起,展商和参观者数皆大幅上升;第14届(1978年)起,来自海外的展商及参观者也开始不断增加。

◆1977年 职业棒球选手王贞治创造了本垒打世界纪录
第18届(1982年)起会场迁至东京·和平岛的东京流通中心,展区面积扩展到科学技术馆的2.5倍。此外,,随着海外参观者的不断增加,展会以会场迁址为契机,改名为现在的“国际播放设备展(Inter BEE)”。
由专业音响设备、播放相关设备、相机·录像机·演播设备这三大部门构成的展示部门使展会的专业性更加鲜明。由此,展商及参观者范围由广播电台扩展至软件制作公司、CATV相关单位、公共设施、播放设备引进公司等更加宽泛的领域。
第21届(1985年)起会场迁至东京·池袋阳光城的东京会展中心,展区面积扩展到13,000平方米。此外,展商数超过了250家,作为一场国际性展会逐渐享誉海内外。从这个时期开始,采取了发行播放设备目录集、召开国际研讨会等活动、导入参观者全面登录制度等各种新举措。

◆1989年 从昭和时代进入平成时代
第26届(1990年)起,会场迁至现在的幕张国际会展中心,展区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之后约每5年增加一个展厅,规模不断扩大。
第34届(1998年)起,参观者数超过了3万人次,作为一场播放设备专业领域的展会,被定位于媲美美国NAB、欧州IBC的国际性展览会。
◆2000年 BS数字电视开播
第36届(2000年)起,由BS开始的数字化进程为播放行业带来了一场巨大变革,各种数字设备提案层出不穷,为播放行业及其周边行业的发展、以及创造新的商机带来了重大影响。
◆2002年 日韩举办世界杯足球赛
◆2003年 地面数字电视开播(三大城市圈)
◆2006年 手机数字电视开播

考虑到未来展会内容将会跨越播放以外的媒体领域,故自第43届(2007年)起开始全面采用“Inter BEE”作为展会名称,同时启动“Inter BEE online”官网,通过文字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展会信息、新闻报道、会场采访报告等,由此加强网站的信息发布功能。
第44届(2008年)展会上新设了专业照明部门,由此不但为寻求影像与照明共同合作的企业提供了商机,同时也扩大了参展领域,参观者数超过了3万5,000人次,成为以播放行业为中心的众多媒体人士关注的展会。次年的第45届(2009年)展会上,展商数首次超过了800家。

第46届(2010年)起积极开拓亚洲市场,以当年的韩国年度计划为契机,实施每年选定特定国家/地区前来参展的国际举措。
◆2011年 停播地面模拟电视(东北3县除外)
在全面实现地面数字播放(东北3县除外)的第47届(2011年)展会中新设了跨媒体部门,该部门汇集了运用模拟信号停播后波段的新媒体开发动向、播放数字内容以外的商务应用提案等各种信息,力求打造一场媒体领域的综合性展会。

◆2014年 开始Channel 4K试播
在即将迎来第50届盛会的今年,Inter BEE正在积极筹划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并推出新的策划项目。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届时除了6个展厅(去年为5个)以外,会场还将扩展到幕张国际会展中心的活动大厅。
Inter BEE将根据专业需求并瞄准国内外市场,及时且准确地向目标人群发布行业信息,继续为广大展商及参观者打造一个高效且具有价值的信息交流和创造商机的平台。
作为媒体领域的综合展会, Inter BEE的未来值得期待。
◆2016年 开始8K试播
◆2020年 举办东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