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音频混音非易事

2014-07-08 传播与制作


  编前语:电视混音一直存在薄、弱,软等问题,但现在电视收视高品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细腻的混音处理和纯正的高保真传输已经提上日程。电视台亟需创作好的音轨素材,拥有过硬的制作设备和培养经验丰富的混录团队。

  70年代末,电视技术模拟时代,电视混音只是一种补充,不是关注的重点。当时,如混录两小时的综艺节目实况到卫星上,内容包括完整的乐队、声乐合奏和受邀的艺术嘉宾,这都需要非常努力地混录现场音乐,要让家庭收看者获得舒适的体验,是非常不容易的。

音频混音非易事

  在播出处理链中,无论怎样精心调节,仍然可能造成混录损害。因为是全模拟信号,不存在动态范围,只能设置大多数播出链以保持信号符合标准,即使这样做也将意味着粉碎音频。事实证明,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播出混音预调节,认真管理动态,限制动态范围。

音频混音非易事

  这些处理可以减轻损害,但播出的声效依然和其在控制室所表现效果不匹配。数字电视出现,随之出现是最后交付的混录承诺,企图让声音在家庭听起来和在控制室里的一样。不幸的是这一承诺已被证明在实践中难以实现的,这归因于数字传输链的复杂性。让我们着眼于这些复杂性,看看工程师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获得他们的想要提供给观众的声音。

路径处理

  创建好的混音是一个挑战,但创建内容要比传送内容给观众要更容易。只要内容进入到传输链,事情开始变得棘手了。一些传输链可能设置不变化音频传输,但很有可能在传输路径中仍然需要一些处理。它是确保音频最终符合频道的交付标准,如果不处理的话就需要重新格式化内容,并且确保音频播出是符合要求的。

  一些高清电视台希望音频在观众接收时全部是5.1,这意味着任何的立体声内容将被上混为环绕声。如果混频器设置正确,新创建的环绕声在家庭播放时会相当不错。不幸的是,观众在收听立体声或观看那些标清频道时,上混的声音将被下混为立体声,变成最开始的格式,但是它听起来不会和最初的音效一样,因为其声场已经被改变两次了。在这种情况下,下混是不可避免的,要是一开始就传输5.1的音频内容,就可以避免的最初的上混。

  有一些广电机构,实行温和播出链处理,这仍然会改变内容的原始组合,虽然不是大幅改变,因为它在播出前使用AC-3编码器(在美国)作为其最终编码。其他的广电运营商通过设置积极控制响度以及内容和广告的动态进行播出链处理,以避免观众投诉。奇怪的是,投诉还是来了,但是这些投诉来自于那些重视其节目声音表现的内容创作者。

  这个过程中最棘手和最不可控的部分是在声音交付端。最好的状态则是观众订阅高清服务,并且有自己的电视、有线电视机顶盒、接收器,并正确连接到其家庭音响系统等设备上。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观众都没有看高清,即使他们订阅了高清,并且大部分不是通过高品质的音响系统收看。事实上,很多家庭观看者以及机场等候室和酒店观看者,最终通过电视机自带扬声器听到的是立体声或单声道。

  这意味着他们通过动力不足扬声器听音,也可能听到内部处理之后的声音。电视制造商现在实施一系列音频处理方案,从环绕仿真、仿真不同环境的声音模式、到自动音量控制模式。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处理选项生效,音频将被改造成新的效果。

移动设备

  视频内容比以往任何时候出现在更多不同的地方。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很方便的设备,但它们通常有可怕的喇叭,有的只有一个单声道扬声器,带一个很小的放大器,远远不能满足质量高的播放需求。个人电脑也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声音,除非有像样的外接喇叭连接,即使这样,音频很可能仍然是被限制带宽的立体声流。这意味着,大多数移动和流媒体电视将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底座收听。

  然而,许多的工作混音工程师可以做,以确保音频让观看者感觉尽可能完整。首先,如果可能的话,以其预定播放格式传输内容,如果以立体声播出,那么就以立体声传输,如果以5.1播出,那么就以5.1传输。以最终的格式传输应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向上或向下混音。

  接着,采用CALM法案测量和控制音频响度标准(BS.1770-3),不滥用±2 dB,因为这可能引起干扰或触发播出链处理器去寻找这一类型的变更。尽量限制音频的某些部分的动态范围,大幅度改变音频内容,不值一做。控制最响亮和最柔和的部分就足够了。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音频内容和广告之间强烈的响度差异。

  最后,比以往更重要的是以各种格式监听声音,可以是环绕,立体声,单声道,尝试在每款可能会用于收听的设备上监听。记住,创建优质的音频内容,以设定好的播出格式传输,控制好正确的响度级。

音频 混音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