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协调关系、布置任务、总结交流和决策计划等的重要渠道。会议系统则是用于会议的必要工具,有效地使用会议系统设备,可以使会议的进行更加高效和有序,甚至有很多会议在没有会议系统的前提下是无法举行的。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议越来越依靠会议系统来运行和管理,会议系统也像其他电子系统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会议系统的发展历史
在讨论会议系统的创新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会议系统的发展历史。早在1951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博世安保公司通讯和CCTV产品部的前身)就已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套包括同声传译和语言分配系统的会议系统。飞利浦于1960年开始生产世界上第一个电容式话筒,也就是目前我们会议中普遍采用的话筒类型;在196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全电子表决系统;在1973年又推出了第一个使用红外线的语言分配系统。1990年世界上最大的会议系统安装在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共有6000个代表机全部由飞利浦公司提供。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飞利浦/博世公司是当之无愧的会议系统鼻祖。
数字会议系统的推出
进入8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开始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音频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目前普遍使用的CD,它是由飞利浦公司发明并在1982年开始生产。而在整个80到90年代的专业音频设备中除了控制器等设备有少数开始采用数字技术(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的以外,其他设备都还都是还都停留在模拟技术上。而飞利浦公司在1993年就推出了全数字的会议网络系统(DCN)即系统所有设备都是数字设备,设备之间的音频信号也是以数字方式进行传输,DCN系统开创了数字会议系统的先河。DCN系统里采用了飞利浦公司专有的Praedice音频编解码芯片和ACN网络通信芯片,这代表了当时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也是会议工业领域划时代的进步。而其他的会议厂商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陆续推出全数字的会议系统。博世安保公司(原飞利浦通讯及视像安保部)又在0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全数字红外线语言分配系统Intergrus,这使得多年来困扰红外线语言分配系统的灯光干扰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创新的外形 2000年飞利浦公司(原飞利浦通讯及视像安保部)又在总结多年的数字会议设备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全新外形的DCN Concentus会议系统,这就是创新的翻盖式结构。这种结构采用了最新的平板扬声器技术使得代表机的音质和覆盖范围都有了很大地改善和提高。另外翻盖式的结构大大方便了设备的保存和运输。因此Concentus的推出在市场上普遍受了良好放映。Concentus会议系统的成功也导致了市场上部分急功近利厂商的仿制。由于飞利浦公司当年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也在国内注册了其产品外形专利(目前归博世公司所有),因此那些仿制Concentus外形的厂商难免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数字会议网络国内市场的应用
博世数字会议系统不仅在国际会议市场上拥有极高的占有率(欧洲达到60%),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直排名第一,从中国最早的第一套超大规模表决系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前几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再到今年在重庆召开的亚太区市长峰会,等国内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可以频繁地看到博世数字会议系统的身影。这一切和博世公司对中国市场重是视密不可分的,虽然博世数字会议系统是全球化的标准产品,但其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如代表机LCD屏可显示中文信息,中文控制软件和符合政府使用要求中文表决面板等的推出都受到了客户普遍地欢迎。
新一代的数字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