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日韩暂停研发OLED电视 国产激光电视是否迎来发展机遇

2014-05-19


  继液晶电视之后,OLED电视曾被认为是下一代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为什么最近,多家日韩企业却在迈出这个领域呢?

  先来看看日本。松下原计划2015财年实现OLED面板量产,而现在计划要推迟到2016财年或者更晚。2012年,松下曾把印刷技术应用于生产OLED面板,与索尼联手开发,但去年底宣布中止合作,转向自有医疗等其他业务。索尼也宣布冻结OLED电视研发工作,把重点转移到医疗和广播应用等业务。

  再来看韩国三星电子,已经取消年内建设电视用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的计划,而且暂时不再发布新OLED电视机型。

  截止目前,日韩彩电企业中依然致力于OLED电视研发的,也就剩韩国LG电子一家了。

  三星是全球液晶电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说维持目前液晶电视的这种局面,时间越久是越有好处的。日本的企业对OLED的积极性也没有过去高了,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在全球家电市场的领导力在迅速的下降,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成本太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OLED电视的普及。OLED技术的主要价值在于更好的色彩还原度,通过曲面显示屏来降低环境光的反射,并扩大视角。不过这项技术花费了很多年才实现大尺寸生产,即使部分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类产品的价格依然很高。

  比如松下一款55英寸OLED电视接近6万人民币,而同尺寸的4K液晶电视,在2万人民币左右。整体看来,OLED电视的价格能达到其他类型电视的3到4倍,甚至更多。与日韩企业相比,国内家电品牌对激光的热情显然高得多。今年是激光电视的推广元年,明年、后年它的市场渗透力会逐渐提升,成为行业的普及化标杆。

  数字电视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智能化、OLED新型显示技术、4K超高清技术、激光显示等的发展,都在不断引领电视行业的发展。

  作为拉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家电产业曾经造就了“日本制造”的良好口碑。如今,液晶电视现在的市场已经出现了下滑,面临巨大亏损的日本家电巨头还在奋力摆脱亏损泥潭。这个时候恰恰就是新技术、新产品进入的最好的时候,激光显示的技术成熟的比想象的还要快,如果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抱团去推进,那成长的会更快。有远见的企业一定要积极的加入激光电视市场,否则在下一个电视时代的竞争力很可能出于被动的局面。现在正是电视制造业新旧技术交替的时代,这对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是超越发展的机遇,必须抓住。

  近日,国内家电巨头长虹表示该公司的激光电视即将上市。去年,光峰华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100寸炫幕激光电视。产品一推出,就受到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今年4月,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也明确表示,海信已组建了研发团队,即将量产激光电视。家电消费网了解到,目前,在国资委、工信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ALPD激光显示产业联盟成立,联盟以“掌握核心专利、聚集领军企业、共享产业机遇、改变产业格局”为宗旨。日前,还对外发布了北京激光科技园规划。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激光电视在这个里面,我们国家、我们的家电厂商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而且激光电视它的画面和屏幕的稳定性也还是不错的,而且价格也有一定非常大的空间,所以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更多时候要总出符合自己的路往前发展。

OLED电视 激光电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