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月26日——由中央新影集团与中央新影微电影文化基金会举办的央视微电影频道于香港国际影视展会中亮相。央视微电影频道作为微电影行业的领航者,致力于打造更专业、产业化的微电影产业链,并推动多项微电影相关项目。本次微电影频道重点展示了即将于2014年10月25日至29日举办的全球微电影产业大会,大会主办单位是中国(国际)杭州微电影节(展)组委会,主办机构包括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微电影频道将会邀请专业人士前来指导拍摄,召集微电影爱好者参与制作,并选拔优秀作品与人才,发觉影视专员“潜力股”。

微电影频道事业发展部主任兼城市频道执行总监严涌恩
公益微电影系列
此前央视已着手打造了五大主题公益微电影,在微电影界反响积极。央视微电影频道陆续推出了“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美丽中国极拍48小时》、《复活的情韵——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等一系列微电影活动,在微电影迅速流行的当下掀起一股新浪潮。微电影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聚焦时下生活情感,人文古韵、华夏精粹,微电影频道作为微电影的发布平台,将引领行业走入更专业化、产业化、民用互动的领域。

微电影频道事业发展部主任兼城市频道执行总监严涌恩说道:“去年5月在网络上先发起了这个平台,接下来我们将在今天8月份上线一个收费的数字频道的电视平台。”谈到做微电影的初衷,他表示:“我们想在微电影领域树立行业旗帜,目前我们做的项目、节目的创作都以正能量为主:一部微电影将创作一个几百部的大系列。比如我们做的《美丽香港》、《美丽台湾》、《美丽澳门》系列,一个城市一部电影这样大规模的拍摄,不同国家、不同角度、同一主题来拍摄。”
打造微电影产业链
微电影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严涌恩谈及微电影与别类视频形式的区别及魅力时表示:“微电影的核心是‘短小精干’,非常适用于移动用户、手机、互联网等。我们相信3、5年后将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微电影产业大会等活动推动专业的频道,结合基金参与,打造整个微电影产业链。”
3个层面
严涌恩认为微电影可分类成3个层面。首先最高层面的微电影,即成熟的微电影。这类微电影可以走入院线。由于微电影的品质不同,与电影的传播、发行渠道大相径庭。他举例如冯小刚导演拍摄的《私人订制》是由几个不算太长的小短片拼凑而成,这类作品还不在少数。比如不久前上映的《北京爱情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短片拼凑成的电影票房热卖也证实了观众对微电影的积极响应态度。
其次严涌恩认为第二个层面是具备了成熟的商业属性的微电影。这类微电影由专业人士创作、采用专业的摄影器材等设备拍摄,大部分是为某品牌货产品创作的微电影作品,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第三个层面是指老百姓日常随手拍的微电影,利用平民化的摄影工具,比如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拍摄,具备草根性质。这类微电影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缺乏系统性,艺术价值较少。严涌恩希望通过央视微电影频道的平台,发觉更多草根的摄影爱好群体,通过免费的专业指导发掘各种潜在的优秀摄影人才。
鼓励平民化微电影
针对草根类微电影拍摄,本次全球微电影产业大会将对优秀的参赛作品进行评选,鼓励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此外其推出的微电影公社作为微电影频道的线下互动平台,利用低成本场所改造,为更对微电影爱好者提供拍摄条件、拍摄指导,相信这项线下活动将促进微电影的全民参与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