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张海涛副局长在影视学会新春联谊会上的讲话

2003-01-18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网


    时间:2003年1月14日
    地点:职工之家
    主题:2003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新春联谊会(由CCBN赞助)

主持人:
    各位嘉宾、同志们,下午好。正当我们刚刚庆祝了2003年的元旦,即将送别中国传统的壬午年,很快迎来癸未年的春节,也是在我们祖国上下进一步学习十六大的文件,认真贯彻十六大的精神的时候,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抓紧这个时间,举行今天这个隆重而简朴的新春联谊会。邀请我们的主管单位、挂靠单位、相关的司局领导同志,同在京的院所、公司、商社、企业的朋友,共聚一堂,互通信息,共诉发展的大好时机,共诉友情。出席我们会议的有国家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国家广电总局有关司局的领导、中广影视集团各单位的领导、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国内外86个影视企业的140名朋友。刚才我讲到有关领导机关的朋友来了39位,特别是我们的张副部长,加在一起我们一共是180位,我们今天的内容有三项,第一是座谈,第二是有一个晚宴,然后有联欢会和自由参加一些友谊活动。首先欢迎朋友们能够参加今天的联谊会,感谢联谊会的合作伙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组委会的合作和支持,现在我宣布联谊会正式开始。
    现在进行大会第一项议程,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议程,请学会的名誉理事长,国家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致新春贺词,大家欢迎。


张海涛副总局长:
    各位来宾,首先我代表国家电影电视总局,对来宾一年来对我们国家电影电视工作的关心、支持、合作表示感谢。在辞旧迎新的这个时刻,参加今天的联谊会非常高兴。前年2001年是中国西新工程年,去年是我们全国广电安全年,迎接十六大的召开,再就是法轮功对我们广播电视的破坏,为了安全播出,应该是安全播出年。去年一年也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克服了非常多的困难,从元旦开始就遭受法轮功的攻击,一年来攻击我们100多次,剪断我们电线60次,干扰我们卫星9次,所以我们为了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克服了非常多的困难,应该说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广电系统上上下下,去年这一年,应该说是凝聚力最强的一年,破坏干扰最强的一年,团结协作最好的一年。去年除了安全播出以外,我们的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应该说过去的一年是广播电视改革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同时我们中国广电的改革,去年也迈开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国家组建了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全国成立了19个集团,其中有13个集团已经开始运作,广电的体制创新,事业发展应该说去年有了一个大的变化,大的发展。2002年已经过去了,2003年对中国的广播电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徐光春部长确定今年是网络发展年,发展将是我们今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主题,数字化、网络化又是我们2003年发展的一个重点。我们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数字化、网络化的用户要达到3000万用户。大家都知道十五已经过去了二年,十五计划还有最后的三年,回过头看看中国的广播电视的发展,虽然大家谈论的话题很多,但是发展并不是很快,特别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数字化、网络化的距离,应该说是有了进一步的拉大。要完成我们十五期间的计划,现在看来任重道远,因此国家广电总局决定,今年要把数字化、网络化作为我们整个广电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但是我们也感觉到中国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依赖于节目,依赖于业务,也就是说技术、网络仅仅是手段,老百姓需要的,人民群众需要的,广大观众需要的是节目,是服务,所以我们今年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以节目为龙头,以业务为龙头,推动中国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我们今年比较明确的目标是今年要建立中国有线数字技术新体系,建立这个新体系是我们今年非常重要的一个大的动作,因为大家都知道,模拟技术传统的广电技术是个离散的系统,数字技术从播出一直到用户,是端到端无缝的技术,它要求整个广播电视要重新分工,重新定位,每一个环节都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重新调整分工,重新调整布局,建立一个崭新的体系,一个新的系统,这是我们推行数字化、网络化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也就是说数字化、网络化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给我们广电生产发展带来的变化,管理方式带来的变化,我们的盈利方式带来的变化,我们各个方面运作方式带来的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变革,就要进行调整,所以我们建立这个新的系统,我们也感觉到要建立这个系统,要推动数字化、网络化,首先是发展,把发展作为一个龙头,因为中国所有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解决,我们前几年也走了一些弯路,就整合考虑整合,就调整做文章,在整合上下工夫,结果越整越散,越整劲越小,我们现在要想改革,我觉得发展是必须的,我们要紧紧抓住,坚定不移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第一要务推动我们整合、推动我们的改革,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要坚持坚定不移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什么叫中国的实际,在这方面过去人为的东西太多,我们把很多事情想的过于理想化了。我记得我们广电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就是37号文件发布后,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四级办,1982年时中国是两级办,中央和省两级办,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国家是处于比较欠发达的阶段,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解决老百姓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但是当时全国广电系统,完全靠国家拨款,各级政府给广电系统的拨款加起来是9.8亿,用9.8个亿解决十几亿中国老百姓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恰恰当时中央37号的文件,三个字,四级办,就象邓小平包产到户四个字,解决了中国十几亿老百姓几千年吃饭的问题,四级办解决了中国了老百姓十几亿人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从82年至今20年间,中国广播电视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就是因为当时中央制订的政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所以邓小平经常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改革的精髓。中国的实际是什么?如何认识中国的实际?当然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计划经济形态下它有它的社会组织形式,计划经济形态下四级办是他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下,社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四级办应该说完成了在计划经济下的历史任务,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下,要探索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个组织形式是什么?恰恰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就是中国的广播电视经过这50多年的发展,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实际不一样了,但是我想中国的实际有很多很多,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就要考虑到中国广播电视的多元化这个实际,就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产的多元化、管理的多元化、方方面面的多元化。从中央到地方,中国电信一条线联系到全国。广电系统,是一层又一层,一级又一级,这种层级式,这种多元化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我们过去曾经也想过用一元化解决多元化,但过于理想,因为资产、所有权等一切都不是你的,想用一元化的办法解决中国多元化的问题不现实。从我97年当副部长,就是一心想着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网,把中国广播电视做成大一统的完美的世界,现在看来想的太理想,用一元化的手段解决多元化的实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一个实际。

    第二个实际,要想发展中国的广播电视,我们最大的实际就是广电的优势。广播电视和电信、其他行业比起来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优势是节目,节目是我们区别于任何系统一个最大的优势。在IT产业,广电最大的优势是节目,而不是所谓的网络,因为我们的网络比起中国电信5000亿布下的网络来说我们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广播电视50多年的经验,50多年的积累,50多年形成的实力,这是广电最大的优势。恰恰这个优势是老百姓在信息产业当中,在发展当中最需求的,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广电的实际,广电有节目这是第一个很大优势。

    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有1亿有线电视用户,庞大的用户资源是我们的第二个优势。中国有1亿有线电视用户,有12亿广播电视听众观众,,听众观众、有线电视用户是我们庞大的资源,所以我们要抓住两个资源,一个是节目的资源,一个是用户的资源,这两大资源是中国广播电视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如何发挥这两大资源的优势?如何调动这两大资源的积极性?是我们推动今年中国广播电视有线数字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调动节目龙头的积极性,节目是龙头,用户是基础,网络是纽带,通过网络纽带联成一个广电真正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的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今年基本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两个主力军请上主战场,一个是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节目生产的主体请上主战场;再就是把市地县2861个县,333市地用户网这两个用户网的主力军请上主战场,所以龙头、纽带、基础通过分配环节连接形成良性循环的系统。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通过监控、结算平台连接起这3个平台,形成一个闭合完整的系统,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给我们带来最大变化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全球化,是一体化,是社会化。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打破了国家与国家间的界限;打破了一体化,打破行业的界限,使广电和所有IT产业已经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全球化打破国家界限,一体化打破行业界限,社会化进入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