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 2013,超高清(4K)无疑是最大的主题,各参展商都在大力宣传其产品和解决方案。由于尽管UHD岛已经存在,未来12个月还将出现更多,而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是关键的问题。此外,120fps的8K(NHK Super Hi Vision)是UHD的终极目标,传递它需要96G的带宽,短期内通过电缆传输是不可能的。因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HEVC标准也应运而生。UHD对广电机构和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近期可能更重要的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IP化及建立基于IP技术的基础设施。从IBC参展商演示的技术来看,似乎有三种不同的建设思路:基于AVB(音视频桥接)、基于SMPTE 2022高码率IP视频传输标准,或另辟蹊径。
多屏也是IBC 2013的热门话题,但今年的话题更多在多屏的货币化。
今年,还有一个现象是观众不仅对云服务有巨大兴趣,而且对大数据提供受众详细信息因而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和推动收入的潜在价值特别感兴趣。
4K
IBC 2013,4K无处不在,是4K的表演舞台,业界普遍认为广电行业正处于从HDTV过渡到4K UHDTV的转折点。
德国天空广播公司在IBC表示4K是公司计划的中心,特别是体育转播,它在公司正在考虑的下一批平台中位列榜首。4K平台不仅关乎图像质量,而且关乎此平台能够做的其它事。超高清需要一个新平台和一个强大的引擎,它开启全新的机会。
当然,4K现在依然处于试验模式。更多的广播机构短期内不会启动4K广播,都在等待4K技术可承受和可用。
Sony自然是4K的主角之一,其现在业务侧重于三个核心领域,即4K视觉体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和实时IP制作技术。Sony还在IBC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明年的巴西世界杯将有其参与的4K转播。
前期在4K没大张旗鼓的松下在IBC展示了一款计划明年上市的4K VariCam摄录一体机,并计划用切换台、掌上型摄像机、便携式录像机及其它4K产品填补主流4K广播中间地带的空白。松下欧洲广播和专业AV产品经理Rob Tarrant称市场上有高端摄像机及一些消费摄像机,但用于电视制作的选择不多。4K广播不光要求4K摄像机,还要求一个高效的工作流程。松下4K/2K/HD编解码将是AVC-Ultra444。确切的码率还未知,因为12比特4:4:4并不意味着仅为AVC-Ultra100(10比特4:2:2)的4倍。松下必须平衡数据率和图像质量。Rob说:“这是有人说我们是迟到者的原因,但我们一直在研究市场,观察我们怎样才能满足它。”VariCam将使用大规模集成芯片技术,支持24p-100/120p 4K拍摄,并采用新开发的Super35mm高亮度成像器,提供大动态范围、扩展的色空间,以及支持Log。

Sony、松下、JVC和TVLogic等一众厂商还发布了各种4K监视器。如TVLogic专为响应对4096 x 2160 DCI 4K数字电影监视高需求而设计的新型31英寸4K DCI监视器。
尽管4K产品已经很多,但在端到端4K传输方面依然必须解决许多挑战。
由于HEVC技术还不成熟,当前许多4K传输试验还是采用H.264编码,4幅图像合成在一起通过卫星传输。这种中间解决方案是可行的,但要求带宽很高,必须尽快采用HEVC编码和一个更高效的码流。业界期待视频压缩公司开始生产采用支持HEVC芯片组的编码器。
4K到消费者也存在问题,必须解决4K电视机与机顶盒相连的问题,此外还有版权保护问题等。
4K不只是更多的像素,而且是更好的像素和更好的声音。

由于目前4K在广播中主要用于体育节目,为避免运动模糊,增加UHD中的帧频是一个关键的目标。在IBC研讨会上,专家指出60fps是目前能够得到的最佳帧频,但对4K并不足够。更高分辨率需要更高的帧频,帧频越高,图像质量就越好。此外,UHD超级慢动作等的难题也不容忽视。
IBC上,FOR-A亮相了能处理最高900fps的FT-ONE 4K摄像机。
但对于电视机厂家来说,至少短到中期内50-60fps还是基准。这是大众市场的预期也是电视机厂家将支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高端厂家将支持增加的帧频。而整个行业面对的问题是这些先进的功能的成本,同时还要努力满足不断要求降低价格的消费者和广播机构的要求。
HEVC
新HEVC编解码在IBC 2013上是耀眼的明星,各参展商演示其的广泛用途,从移动设备上低码率运行表现出色的SD内容到提供给大屏幕的高分辨率超高清内容。在大约12家有HEVC编码器或解码器产品的参展商中,爱立信强调HEVC向移动设备提供高质量内容的能力,而Elemental Technologies演示HEVC(H.265)相比H.264在低码率提供更优异的视频质量。

英威(Envivio)进一步比较了HEVC与H.264和MPEG-2用于实时视频编码的效果,特别强调对于某一给定的视频质量所用码率的节省。通过各种使编码算法聚集于连续帧之间变化最快的部分图像的技术,获得了每比特质量增益,代价是更高的处理要求,但编码端在一定价格上可用能力的提高将轻松削减此代价。对于解码,重点是保持处理负荷尽量小,以便较便宜的小型手持设备可以完成此工作。
一些参展商演示采用MPEG-DASH自适应码率流传输(ABRS)的HEVC在线编码。汤姆逊视频网络公司在Nexus平板电脑上演示其VisualOn的OnStream MediaPlayer+解码HEVC编码的MPEG-DASH码流,而Allegro DVT演示其AL1200和AL2200凭借HEVC编码支持传输流输出和MPEG-DASH。

一个明确的信息是HEVC正在加速软件而非硬件编码的趋势,原因是HEVC与H.264不同,它与生俱来全面支持并行处理,这与最新的非专门设计的多核芯片非常吻合。
到目前为止,相比硬件方式和HEVC,软件编码的劣势是性能不高,由于其有更高的计算要求,为了控制成本要利用通用的处理器。转码厂商因此能够利用软件方式的更高的灵活性和可升级性。Elemental Technologies和英威等押注软件会在转码之争中胜出已有一段时间。法国编码厂商ATEME也在IBC演示其用于多屏分发的Titan Live/Titan File电信级视频转码系统及其Kyrion DR8400综合接收解码器尽管四年前就已推出,但已经得到升级支持HEVC。那个年份的硬件编码器现在也许只可用于传统设施。

但硬件和软件编码方式的差别正在模糊。视频设备公司Haivision在IBC演示的方案可归类为软件方式,因为它运行于最新的现成的英特尔CPU,而不是专用芯片。但该公司指出,这些CPU本身含多GPU核,他们直接用于编码和解码处理。事实上,GPU核为被HEVC的并行处理利用的多处理器。这样即使对高分辨率HEVC编码,也降低了对专门芯片的要求。HEVC通过其隐性支持并行性,尤其是通过波前并行处理(WPP),支持这种趋势。WPP允许图像分成多个部分,但保持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便顾及如图像内头部这样的目标的运动。图像这些部分可在不破坏它们之间的隐性联系的条件下并行编码,使运动能够在帧预测中得到恰当的顾及。
然而,软件在编码战中胜出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更确切地说,编解码的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通用处理器内专门的功能。
SDI转向IP
显而易见高速创新正发生于因特网上,而非传统的广播技术中。

IBC展馆贴满了Cinegy公司的“SDI must die”的广告,SDI真的必死吗?从磁带转向基于文件的运作几年前就已出现,但现在的趋势是从行业专用的流媒体格式转向IP传输。广电行业使用SDI和AES流式传输视频和音频,但普遍认为如以太网上IP等通用格式提供潜在的成本节省。不过,音频和视频的同步流式传输需要的不只是直接的IP。
从IBC展上来看,此转变在音频行业有很多证据,AVB大出风头,还有Ravenna和Dante。不过更高帧频的视频数据意味着转变时间要稍长些。在这方面视频服务论坛(VSF)和SMPTE还在不断进行标准化工作。

展会上有许多全IP视频产品的展示,但目前此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典型的广播系统,SDI依然是更有成本效率建设广播中心的方式。未来5年,成本优势将转移,终有一日XLR和BNC将成为古董。
随着行业转向IP连接,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IT和工作流程。
在我们采访的参展商如哈里斯广播公司、草谷公司、尼威公司、艾崧公司和Miranda公司等都特别强调产品和解决方案的IP化。
多屏
多屏正在发展,今年IBC谈论的是在运营商超越数十个频道到数百个频道时,平台运营商如何节约成本地实现规模,以及一旦家家都有对所有屏幕的内容,先行者如何才能使其服务独树一帜。

就视频分发而论,完全与现在的规模及为传统广播和多屏分发提供一个公共前端有关。有一个趋势是向基于硬件的转码发展,以便使每个机架单元支持更多的频道。有“传统”广播传承的编码厂家正加强他们的多屏产品,而把IPTV和多屏作为目标的供应商正在寻求有线和卫星上传统电视中蕴藏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希望有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因此能够满足客户所有视频分发要求。

IBC上,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都在冲向多屏环境。主要的区别在于围绕此技术开发的商业模式。多屏领域的趋势是“无缝”,也就是说多屏应集成入观众的付费电视体验内。而随着提供商寻求多屏领域的货币化,让多屏生钱,广告插入技术非常重要,正更紧密地集成到提供的软件包中。

例如,SeaChange的Adrenaline Cloud平台内含广告插入技术,允许运营商、广告商根据来自一个订户的特定元数据(如他正在试验的设备、位置和正在观看什么节目),将赞助商的信息或商业广告插入流媒体内容。Akamai的第二屏概念基于其Sola平台。订户能够接收关于一部电视剧或电影更丰富的详情,或链接到社交媒体与其他观众互动,或购买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看到的节目上的物品。
大数据
尽管大数据概念在IT行业已存在多年,但媒体业现在正开始意识到它面临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创作和处理的巨量信息。

在广电领域,云服务的局限性之一是需要迁移巨大的文件。获得IBC特别奖的欧盟项目Vision Cloud一直在研究它的可操作性。其基本结论是如果内容被存储于云,那么你必须把它保持在那里,而不是老是搬回来处理。总之要最大限度减少迁移次数。

大数据的另一应用是使行业实现长期追求的目标——瞄准个体受众的能力。此概念是积累受众数据并用它开展较适合受众的定向广告等业务,也可能是向观众推荐平台上他们可能想看的节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