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2013-10-25 信息化视听网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 新闻发布会于10月2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共同主办的“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 新闻发布会于10月2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当传统昆曲遭遇现代3D声音技术,会呈现怎样美轮美奂的效果?著名昆曲艺术家张军在此间宣布,将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成熟的3D声音还原技术,于上海国际艺术节打造一台“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

“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此举也是中国内地首次将“3D全息声音”技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

  数百平方米的房间内,107个音箱环绕会场。现场播放的两段试音效令人惊叹:灯光熄灭,原始丛林哗哗的树叶声里,土著人吟唱着远古歌谣踏着节奏由远及近,一直来到人们身边,仿佛要把这声音吹进人的耳朵里。

“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四维音乐工程设计公司总裁,邹四维介绍说,“三维全息声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先进、最成熟的3D声音还原技术,其“空中呈音”的方式既能重现自然、真实的声场环境,又能进行夸张的艺术创作。他称,传统的舞台演出是“镜框式”的,观众面对正前方舞台被动聆听;而“3D全息”的效果则截然不同。不同的音效、乐器可以安排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所有人都在音乐里。这将改变作曲家的创作方式,把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融入创作。

  随后,张军现场演唱了昆曲《玉簪记·琴挑》中的选段。古琴、箫、笛子和鼓仿佛被安置在房间中的不同地方。有时,一声短促的琴音如同一只跳跃的兔子从脑后倏忽而过,有时又被轻轻送到耳边,而后飘散在空中。虽然只是清唱,但其营造的音效,已足够让听众感受到美轮美奂的昆曲魅力。

“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张军透露,自己是个音响发烧友,所以第一次受上海国际艺术节总监刘文国邀请听到“3D全息声音”的音效,得知这一最前沿的技术可以跟昆曲混合,感到非常激动。事实上,他很早就尝试过把昆曲和其他曲风融合在一起,曾携手著名音乐人彭程,将昆曲音乐“水磨腔”和NEWAGE、电音、摇滚、爵士等音乐曲风融合,获得许多青年观众的青睐。此番为了全新的“3D全息声音”,张军工作室的团队把原来的“水磨新调”中融合好的有厚度的声音全部拆开,根据技术要求和原理作重新组装调整,所获得的音乐效果让他非常惊喜。

“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邹四维介绍,“3D全息声音”让音响成为剧情的一部分,未来在更大的会场中,可以安排演唱者戴传感器,这样不管走到哪个位置,观众都能感到演唱声是从其口中,而非音箱中传送而来。这一技术甚至可以定位听众的手机,以更具创意的方式传输声音,比如直接定位后“把声音朝你扔过来”。

“张军水磨新调3D全息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举行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总监刘文国在现场表示,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计划将这一技术更多地用于明年的艺术节中。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文化创意产新的发展方向。这一技术或将改变人的聆听方式和对于“听”的概念。

  定于10月25、26日上演的此次音乐会上,每场将有80名幸运观众率先体验这场传统戏曲与现今最先端声音技术的“历史性碰撞”。演出现场,观众将围坐在由107个音箱环绕一周组成的声场内,借助强大的3D全息声音技术,体验到仿佛“触手可及”的精确声音定位,而且能够感受到有纵向高度定位的声音效果,如雷声、雨声等,演出现场还将安排真人演奏古琴、萧等乐器,并游走在观众周围,带来更为直观的听觉感受。

四维音乐工程设计公司 水磨新调 3D 全息音乐会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