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院线的市场价值探索

2013-10-15 郭晓平 电影中国


近期好像院线并购有了苗头,嘉禾吞了深影,世茂吞了翼达九州,安乐买了红鲤鱼, 这个市场好像有了生机。笔者并不了解这几项交易的价格,本文也就做一个公允价格评估,实际成交和成本价毕竟两码事。

院线的市场价值探索

院线的稀缺性
  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票房纪录院线45条,1亿元票房以下院线20条。院线资源看上去还是非常丰富的,好像泡沫还很大。但如果细细分析院线,会发现一个问题,国字头和省字头院线过多,实际的民营院线却很少(也就2-3家),这样院线的吞并可以说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操作起来可操作空间却非常有限。不断有江湖传闻,电影局不批新院线了。笔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之所以新院线少,不一定在于不批,很大程度上想批院线的影投公司够不着那个数量和质量,比如说世茂13家影城,卢米埃也才11家,左岸10家,恒大2家。成立跨省院线的资格线是15家,据说这个门槛在准备调高,但总是有明确要求的,达到线不批,你可以上诉行政不作为,没达到线想获批,就不能说是不批了。院线的稀缺性是有的,但也不是那么严重,只不过行政管理更加严格了,后门不是那么好走了。

院线的盈利性
  院线靠为影院提供影片盈利,收净票房的1-5%个点。院线的位置很特殊,影片的发行职能在中数,院线也只是过一手,所以盈利不高,成本也低。如果一条院线年票房30个亿,按照2个点提净票房,毛利润5500万;如果院线年票房只有1个亿,毛利180万。上面说的翼达九州(2012年,年票房440万),红鲤鱼(800万,2012),很有可能院线并不盈利。

院线的估值
  如果按照市盈率法估值,股权投资阶段10倍,够高吧。万达院线也就值2个亿,1亿票房以下院线,看着给,给多少都是高价。在笔者完成本文的时候,华谊收购了耀莱20%的股权,给了15倍的PE值,市场给影院定价了,院线的定价也快出来了吧。

院线的风险
  收院线不是收影院,院线是和影院绑定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单收星美院线,星美影投下的影院转投到别的院线,你就等于拿了一个空壳。虽然说影院和院线是有合同约定的,但在契约精神淡薄的当下,单院线是有风险的。

院线的需求
  需要的是影院,不一定是院线。影院数量够了,院线也就到了,影院和院线是绑着的。市场上谁需要院线?CGV100家影院项目握手里了,博纳100家影院项目也储备的七七八八了,华谊在实施着控股策略等等,那谁在需要这个壳呢?院线批不下来,壳就有需求。收购影院绑着院线,壳就有价值。建一个影院2千万,买个院线2千万,选择买条院线,更有面子。建10个影院2个亿,签个导演2个亿,选择签个导演,更有价值。买院线,买的是个平台;签导演,签的是个工厂;买影院,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一间铺子。

院线的市场价值探索
 
院线的市场价值探索

 

华谊兄弟 影院 院线 市场价值探索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