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数字化时代的放映新技术-TMS

2013-09-26 谢宇朋 电影中国


  随着放映数字化浪潮的愈演愈烈,中国电影行业甚至于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从机械化胶片放映转化为数字化放映的大改革,各大主要院线更是从2009年开始就先行打破租赁数字设备进行数字放映的模式开始进行自购自建数字影厅进入全数字化放映的模式,同时老的影院也陆续开始对原有的胶片设备进行改造,着力打造全数字化影城的全新时代。

  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放映中的不断应用和支撑,数字化时代影院放映的管理也有了新的模式,数字影院自动化管理系统既TMS的出现以及实施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影院的放映质量,提高了放映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为影院的良好运营起到了关键性支撑作用。

  中国各主要院线目前采用自购自建数字影厅开始至今已使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DCI认证的科视、巴可、NEC品牌多型号数字放映机及杜比、GDC、doremi品牌电影服务器等国际主流的数字放映设备,此外也不乏国际顶尖的IMAX影厅、Real-D 3D影厅、双机3D影厅等,并在这些数字放映设备的基础上也陆续开始采用数字影院自动化管理系统(TMS)进行联网远程统一自动化放映管理,即采取组建局域网的方式,使用网络设备将这些数字设备统一规划分配不同的IP地址并连接在一个局域网内,通过中心服务器以及片库进行统一的排映、发送影片、监控放映质量等工作,这些数字化设备的使用使传统的放映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数字化时代的放映新技术-TMS

TMS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放映模式,带来影院放映管理新思路

  在胶片时代各大影院的胶片放映设备基本采用每厅双机配备的形式,以便于在进行一本拷贝播放完毕后通过胶片上感应部分在感应设备的感知下进行双机切换从而达到两本拷贝间播放的无缝衔接,在那个时候各影院放映员的配备是按照N+1的标准来配备的,N既该影院影厅的数量,这样主要是为了满足在正常放映情况下每厅均需由专人看守这些大量工作需要人为操作的机械化设备,人为的因素成为当时放映质量好坏的主要决定性条件,自动化程度的低下就形成了人不离机、机不离人的放映状况;而当数字设备上线使用后,影院随之而来部署的TMS系统即实现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单独的影厅数字设备连接到一个局域网内,从而达到在控制中心即可对所有影厅进行相关的排片和控制,并且能够在控制中心及时地检测到每厅的放映状况,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厅内声画的呈现效果等,这样就大大地节省了人力,使以前大量的人为放映工作转化为软件系统执行,不仅避免了大量的人为事故,同时在排班等放映模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要有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在中心控制并巡视就可以控制多厅影院的放映工作,这些也为影院的放映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要求影院的管理者在符合运营要求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放映安排达到既保证放映质量又提高管理效率的平衡管控。

TMS系统可联动对接影院售票系统及多媒体系统,管理更加高效

  TMS系统是信息技术支撑并应用在放映领域的一个很好体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可谓无处不在,在影院包含影院售票系统、影院多媒体发布系统等在内的多系统在过去都是单独运行,单独工作,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和联系,这就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资源重复和浪费的现象,比如,影院的排片执行时间和售票系统是要求一致的,更要求放映严格执行售票系统的时间,过去由于放映室与票房的距离、系统之间无相互连接等因素,往往会造成放映时间与售票系统时间有误差的情况,造成影片的早放或者晚放现象,以至于出现放映事故,影院也只能在放映间安装时钟每隔一段时间与售票系统的时间进行校正来进行解决,当TMS系统出现后,影院完全可以进行多系统的融合对接、组网及系统衔接后实现通过共同的时钟服务器达到放映时间的同步和无误差执行,同时也可以将广告的播放时间控制纳入统一系统管理,使整个影城的系统形成联动效果;此外系统的联动对接还可直接将售票系统的排片信息等直接下载并执行放映,可将影片、密钥、广告、音乐等资源集中存放统一分发,从而使管理更加的高效。

TMS系统可实现远程的网络维护和监控

  作为胶片时代放映工作的一大重点及难点应该是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后需要有了解电路知识及机械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维修,同时在大的故障出现时只能由工程师赶往现场进行处理,这就出现了四处救火的现象,尤其大片上映以及影城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对于故障的排除及设备的升级和检查单纯靠现场解决已经大大的不能满足需要也跟不上发展,但是在数字化出现后尤其是当TMS系统的使用将一个影城的设备通过局域网连接并接入外部网络,这就大大的方便了维护人员远程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测和定期网上巡检,并能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远程联网解决,包括设备及系统的升级等工作,这就大大的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以及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力,对影院的管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TMS系统要求影院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影院胶片机械放映时代,作为放映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电工知识、机械知识,要了解声、光、画原理,一个好的机械工程师也许能更好的驯服影城那些嗒嗒运转的胶片设备,但是当数字化来临之后,对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想更好的操作我们这些高科技下的产物,那么你必须有一定的IT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操作、分析、维护影院的数字设备并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各种新的高效的放映模式。因此,一个结合机械与信息技术于一身的技术员将是目前数字化浪潮所要求影院应该有的,纵观电影行业的技术人员,那些在中国电影行业奋斗了几乎终生的老电影技术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对于习惯了胶片放映的放映员面对数字机以及TMS管理系统或许会有短暂的困惑和迷茫,而在中国电影技术人才断层的现实情况下,对于年轻一代的计算机人员来说,数字化放映时代的到来无疑是一个机遇,但是想要真正的掌握放映这个集声光画于一体的神奇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TMS系统对影院网络的要求更加苛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了大大提高数字化设备的放映质量、效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大量应用已经打破了影院过去一个技术员盯一个影厅的模式,而是将若干厅的数字设备通过高效的网络互联起来,达到一个网络远程操作管理的模式,实现放映机的自动开灯、自动开光闸、自动播放进场广播、自动切换播放通道、自动调整银幕制式、自动调节场灯、自动开始播放等各项放映环节的操作,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大大的减少了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各种放映事故,从而更好的提升了影院的放映品质。由于这些自动的操作均需通过网络将各项指令发送给执行操作的设备,那么网络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就至关重要,因此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是数字化时代放映自动化管理的必备条件,在实现数字化放映的过程中要求信息人员做好一切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为数字自动化的影院放映管理保驾护航,附图为数字影院自动化管理系统网络拓扑,足见网络对于TMS系统的重要性。

  中国电影的数字化已经来临,放映自动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顺应潮流了解TMS、应用TMS、培养新型影院放映技术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影院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质放映品质,立于不败之地的重中之重。

数字放映 TMS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