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电视踏实推进 新媒体新业务风起云涌 AV/IT融合进程加快
8月在一年中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段,同时也是一年一度的广电大展BIRTV的举办期。选择在这样的时段对一段时期以来广电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进行一下回顾,并对今后做一展望,我们觉得是再适合不过了。
盘点一下半年多来的广电行业,尽管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仍是各级广电机构工作的第一要务,整体平移也确实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但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高清电视从“谈论为主”阶段过渡到“实施为主”阶段的事实,似乎更令人欣喜。促成这一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上的日益成熟和高清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完善;二是相关设备厂家的全力推动,其中包括高清设备价格的下调;三是政府的政策鼓励及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迫近。
在高清电视踏实推进的同时,以网络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体新业务也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给本已不平静的广电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变数。高清电视毕竟是电视系统的内部升级,属于广电的纵向发展;而相比之下,新媒体新业务半年多来的风起云涌则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涉及到了广电与电信的业务融合,属于横向发展的问题。总体来说,新媒体新业务的发展对于广电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需要化解,机遇却必须抓住。
在高清电视和新媒体新业务之外,AV/IT的融合进程也明显加快。专业AV的特点是质量要求高,专业性强,但技术发展平稳;而IT的特点是开放,标准化,技术更新换代快。数字化打破了专业AV与IT间的行业壁垒,为专业AV全面引入IT技术创造了条件。而IT技术的引入给专业AV行业带来的好处亦是显而易见的——基于标准的,开放的工作流程、更高的制作质量和更低的制作成本、网络化环境带来更大创作自由度等等。
一.高清电视踏实推进
1.电视台纷纷上马高清
对于高清,世界范围内的状况都是技术推动市场。也正因如此,电视台上马高清,特别是开播高清频道,对于整个高清产业链的打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国内的许多电视台都加快了高清的建设步伐。中央电视台在已有一个400平米高清演播室的基础上,今年7月初刚招标第2个800平米7讯道高清演播室,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为即将于9月1日开播的高清频道提供专题类、综艺类节目,一天一小时的节目制作量。
中央电视台采录部主任刘畅认为,目前的高清节目市场还不太成熟,国外的高清节目制作也主要集中在体育节目和风光片方面。他认为,后期,包括一些渲染、色彩校正等技术处理,对于高清节目的制作十分重要。据刘畅介绍,央视即将开通的高清频道的播出将采用松下D5格式(非编出来后直接入D5),这主要是因为它质量高,制作则采用HDCAM格式,成本较低。展望今后,刘畅认为硬盘高清播出是发展方向。
与央视同处京城的北京电视台虽说发展高清的步伐不及央视快,但也已于今年7月完成了8+2讯道高清转播车和6讯道高清演播室的招标,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据北京电视台总工办介绍,该台计划先期拍摄一些有价值的转播节目,经下变换后播出,记录格式采用Sony HDCAM M2000,主要是考虑兼容播出格式。
据了解,北京台已计划在2007或2008年至少开播一个高清频道。但由于目前的高清还是单链,赢利模式还在探讨,因此北京台还是注重短平快的节目。
天津电视台的800平米7讯道高清演播室安装的是汤姆逊摄像机和切换台,将于今年12月应用。另外,该台的10+8大型高清转播车也已完成招标,Sony和英斯泰克共同中标,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该车将装备Sony的950摄像机,8000多格式切换台,3600多格式矩阵切换台,LUMA监视器。据天津电视台技术办介绍,该台目前已开始为好一些的综艺节目套裁高清版。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高清转播车已投入使用,它装备了汤姆逊摄像机、切换台、矩阵,这些设备将在今年10运会的开幕式转播中使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技术中心主任顾建国介绍说,台里决定以全运会为契机提升技术平台,为2008年奥运会演练。据他介绍,国家体委已决定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由江苏台转播,这对江苏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高清拍摄与标清差异大,因此台里决定在今后2-3年内加紧磨练,培养高清制作队伍。
在谈到推高清的困难时,顾建国认为首先节目源是个问题,其次,高清传输还未解决,市场还未形成,这也给全方位推进带来了难度。
山东电视台的6讯道高清演播室已经投入使用,高清设备包括Sony HDCAM950摄像机、8000切换台,松下D5和DVCPRO 100M设备。山东电视台技术部主任王新民介绍说,该台计划2006年上马8+2的高清转播车,租给奥组委,积累素材,为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的全运会做准备。王新民认为,现在的高清设备比想像中便宜,电视机厂家也有,老百姓也买得起,关键是高清节目缺乏。
青岛电视台的高清演播室已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该台还正在考虑HDV低成本的节目制作方式与工作流程。另外,青岛台今年6月还与新奥特公司签署合作开发高清制作技术设备项目。据了解,青岛台欲借2008年奥运契机加快高清电视发展,根据他们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等自身条件,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采用跨越式的发展,争取一步到位,用高清带动标清,加速数字化的进程,用标清作为高清的基础,全面实现数字化。
成都电视台的3讯道4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已于今年5月使用。该演播室采用高标清兼容设计,考虑兼容Betacam、SX记录格式及1/2英寸磁带,满足了电视台向高清过渡期间的需求。
成都电视台技术部主任薛英军介绍说,台里决定上马高清演播室并采用高标清兼容设计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今年是高清元年,国家大力推动高清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随着各高清电视频道的推出,高清节目大量制作需求开始显现;二是包括Sony在内的各大广电系统设备厂商目前纷纷加大力度抢占中国高清市场,在技术方面给用户提供成熟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购买高性价比高清系统的一轮良机;三是演播室系统设备使用期较长,周期一般为8年,也就是到2012年,为使新建演播室设备不至于因高清的来临而很快被淘汰,必须考虑向高清平稳过渡的问题。采用高标清兼容系统,既解决了后顾之忧,又有利于在目前标清制作中信号质量的提高。
2.技术设备厂商全力推动
自日本在模拟时代开发出模拟高清系统MUSE以来,高清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和欧洲各国对高清的态度也经历了从最初的冷漠到后来的重视再到现在的全力推进几个阶段。
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到来是高清电视得以快速发展的直接源动力。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松下、Sony、汤姆逊、JVC等传统的专业AV厂商纷纷开发出了高清设备,并迅速占据了市场。但与此同时,松下和Sony之间的“格式之争”也从模拟时代延续到了数字高清时代。松下DVCPRO HD和Sony HDCAM作为两大高清电视格式可以说是各有自己的拥蹙和用户群,技术上也是难分伯仲。Sony还与JVC等联合开发出了低成本的HDV格式,为更多电视机构拥抱高清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高清在全球的快速推进。
松下公司通过将IEEE 1394接口技术引入DVCPRO HD产品,从而不仅增强了产品的连通性,也大大降低了购置成本,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高清一体化工作流程方面,松下DVCPRO HD产品也得到了包括苹果、Avid、Canopus、中科大洋、新奥特等后期厂商的大力支持。
至于下一代的存储记录介质P2,松下也已将其带入了高清领域,并在今年NAB上发布了AG-HVX200 DVCPRO HD P2掌上高清摄录一体机。AG-HVX200拥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