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同声传译的含义
同声传译又名即时传译,顾名思义,是指基本同步的语言翻译。翻译工作由翻译员负责完成,同声传译设备只是提供操作的介面。换言之,配备同声传译设备后,这些设备组成的系统并不能对语言执行自动翻译,必须由传译员翻译。
当说不同语言的人会面,或召开国际性会议时,由于双方或者多方语言无法沟通,必须由翻译员进行沟通。下面以1+2语种(即一种母语加两种翻译语言)举例说明同声传译的过程和意义。
二 传统会议翻译模式
常见的是A、B两国代表会谈,各自有本国的翻译员陪同。A国代表发言时,B国翻译员将其内容翻译为本国语言,B国代表听到翻译后的内容作答,A国翻译员再将其发言翻译为本国语言,我们把这一个过程简化成原理图如图1所示。
另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A、B两国代表会谈,但只有1个翻译员负责传达所有的会话,我们把这一个过程简化成原理图如图2所示。
如此一个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翻译过程至少占据了整个会谈的一半时间,而且翻译员成了整个会谈交流的核心。由于这种会话是面对面的形式,代表们的口形、肢体语言都一目了然,所以相对而言这种翻译比较准确,如果会谈语种不多,这种翻译的方式还是可以接受;但对于3种语言以上的国际性会议,这种传统的翻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就需要一套同声传译设备,每位代表佩带一副接收器和耳机选听,不管发言的代表是何种语言,都基本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翻译员作出指定语言的翻译,这就是同声翻译设备的作用。
三 现代同声传译模式
A、B两国代表会谈,A国代表发言时,翻译员A将其语言翻译为B国语言,B国代表几乎是同步听到翻译后的内容,并及时作答,翻译员B再将其发言翻译为A国语言。同样,A国代表几乎是同步听到翻译后的内容,并及时作答,我们把这一个过程简化成原理图如图3所示。
如此的一个翻译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会谈的时间是及时的,因为利用了电子系统进行语音的传译、交换和分配,花在翻译工作上的时间只与翻译员的反应速度有关。
四 同声传译的传输方式
同声传译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多语种旁听信号的传输(分配、发送与接收),主要由有线与无线两种方案构成,而无线传输又分为电磁波方式和红外线方式两种。
1.有线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也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方式,通过从译员室、机房敷设到各个旁听位置的多芯电缆,传输多路模拟音频或一路数字音频信号实现。有线传输具备设备造价较低、不易受干扰、音质良好、保密性高等优点,但系统布线复杂、日常维护比较麻烦,多数应用在固定安装使用的场合。
有线模拟传输受功率分配和负载阻抗匹配的制约,通常采用定压式音频功放传输,所以每一种语言至少需要使用一对绞线,造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布线系统,电磁干扰、通道串扰以及电平衰减限制了整个系统的信噪比。图4所示为一个典型的1+3语言同声传译模拟传输系统图,可以看出,因为需要传输总共4种语言(1路母语加3路传译语言),所以需要至少4台定压功放,经过至少4对总线传输到每一个席位的选听器。
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