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因时而变的大洋新闻制作

2013-05-24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广电网


  大洋历来有在CCBN发布当年新产品的传统,大洋公司新闻制作网络部总经理王国星在CCBN 2013向笔者阐述了新闻制作网络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大洋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王国星说,当前,随着全媒体及OTT乃至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闻制作技术将有大的变化。传统的新闻制作网基于IT,在台内构建存储和服务器平台的后台系统,而到前端是工作站的双网架构且接入纯IP,这都成为过去。现在,真正应用的客户有几个特性:随着移动终端的兴起和全媒体的发展,客户能够随时随地、灵活自由地进行新闻节目生产,大洋的技术系统必须与此趋势相匹配,产品和解决方案应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最新的移动智能终端,将它们融入全新的新闻制播业务中。这正是大洋目前关注的话题,也是下一步工作和产品的目标。在这方面大洋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因时而变的大洋新闻制作

二维码运用于新闻制作
  他说,例如,在今年CCBN,大洋演示了对新闻记者写稿和领导审稿业务改善的有效尝试。目前二维码很流行,它对社交型应用很实用,尤其是对广告推荐。但实际上二维码还承载了更丰富的信息。今年大洋尝试将二维码作为记者在外写稿和领导在外审稿的传递媒介。其好处是替代原有的网络架构,原来想让记者在外写稿或领导在外审稿,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且安全性要求很高。若基于二维码,新闻生产网则不用通过台内安全区,就可渗透到因特网,把文稿信息压缩加密,以二维码的形式通过彩信发到能接收彩信的有权限的用户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收到后,解密解压缩,文稿就显示在上面,领导就能审稿。这种方式灵活性很强,且由于没有通过因特网,大幅提升安全性。
  今后还可能借助平板电脑,在安卓或iOS平台上做更多的开发工作。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技术,大洋都要积极探索利用,大大推动新闻制作模式。
 
后期编辑云
  王国星表示,在新闻制作后期云端,大洋有了新拓展。在新闻后期制作中,不涉及太多的包装和特技,但有时需要制作新闻专题片,以往建设时要专门考虑新闻制作系统内用于新闻后期编辑和包装的设备数量,模式就固定下来。但当新闻生产模式比例改变时,就比较难办了。大洋推出的后期编辑云有效解决了此难题。目前大洋率先真正有效地把后期编辑云落地,投入使用。大洋能够在后台搭建一套渲染云,根据前台业务需求分配相关的渲染资源,动态匹配资源,使后期编辑和包装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并且显著减少客户端的资本投入,真正令前端瘦客户端化,大洋在展台演示了三种客户端: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大小的瘦客户端和传统的非编工作站,通过后期编辑云,可以发现它们达到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用小型的瘦客户端,完全能够实现主流非编工作站达到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后台渲染云。这大幅降低客户端的投资,并且渲染中心必要时可以动态扩展,同时还简化了网络结构,目前后期制作网还是双网架构,投资压力很大。采用云架构,客户端完全IP接入,网络结构很简单,并且省了很多光纤、交换机、光纤端口和共享文件系统,使布线、维护管理也更简单,因为所有存储都发生在集中管理的后期渲染云端。目前大洋正在落实此解决方案的落实,希望和客户一起共同推进后期编辑云的建设。从去年DDMN大洋发布广电后期编辑云的概念,从概念演示到现在CCBN多种瘦客户端和集中云的展示,基本上达到可应用的产品。这是今年大洋产品的很大变化。
  以上是从新闻生产到后期编辑两个领域,大洋在CCBN的两大亮点。
 
安全的文件传输
  王国星称,另外,大洋还因应用户的要求,提出和研发了一些新应用模式。
  随着非线性介质的广泛应用,磁带基本退出了舞台。许多电视台用P2卡或蓝光盘记录素材。P2卡作为移动介质,用途广泛,除了记录拍摄素材,记者还往往把它作为小型移动硬盘使用,这可能感染病毒,对生产系统很不安全。为有效阻止这种现象发生,业界都推崇一种安全传输网关的概念。很多用户希望非线性采集在生产网以外(如办公网)进行。采集完以后通过网闸等,杀毒后才进入生产系统。以前这种方式遇到一个瓶颈,就是传输效率,普遍应用的USB 2.0传输速度很慢,用户不可接受。为此,大洋自主开发了基于USB 3.0的安全传输网关。结合非线性介质前移的应用模块,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展台上大洋展示了这个网关,单链路传输能达到90-100MB/s,基本上达到单块硬盘I/O的传输极限,有效提高了传输效率。而且整个解决方案包括了专用P2、蓝光采集模块,结合异构杀毒、Linux OS主机,从前台办公网采集到安全杀毒、黑白名单过滤,3.0传输到内网自动入库,整个解决方案都非常完善。为用户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所有生产网前面的资源入口的保障或门户。另外再加上基于Web的通用模式结合USB3.0,可实现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新闻内外场的安全高效数据传输,就基本上构建了新闻制作系统的对外的资源出入口门户,这是以往的系统所不具备的东西。
  最后,王国星表示,在高清后期制作领域,大洋一直名列市场前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大洋占据了49%以上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了广电行业对大洋多年来在后期编辑领域(包括底层编解码板卡等)深耕的认可,用户的支持是大洋继续发展的动力。在新闻制作领域,目前是三分天下,说明此领域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大家都对新闻制作有共识,如时效性和安全性并重,各家对新闻制作的关注和投入都很大,从技术的选择都有所趋同,未来能够异军突起的是借助于前述的移动终端,有效地为全新的全媒体新闻业务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支撑和技术运营的保障。
  他说,不进则退,大洋对已取得的成绩绝不能沾沾自喜,应清醒地看到今后的挑战,在后期产品的人性化、稳定性、可用性等将继续大力投入,而且不断提升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等。B&P

大洋 新闻制作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